《最后生還者》HBO電視劇簡評第2集:孢子與菌絲

本文內(nèi)容包含劇透,繼續(xù)閱讀可能影響觀影體驗。

1:倒序是本劇非常慣用的表現(xiàn)手法
第二集的開場,從印度尼西亞開始講。
這跟上一集喬爾吃早餐的時候,收音機播放的內(nèi)容形成呼應(yīng)。
由于游戲要控制某個角色,且不好頻繁切換主角,自然是無法展現(xiàn)美國以外發(fā)生了什么。
這一點,電視劇則很靈活。
第一集之后的主要時間線已經(jīng)是“爆發(fā)日”的二十年后,是2023年。
而第二集的開場又回到了2003年,而且時間線,還在“爆發(fā)日”之前。
這種敘事手法,與第一集的開場——先講1968年的專家訪談,之后再講2003年的“爆發(fā)日”非常相似。
既然如此,如果用類似的手法,第二集肯定是先講2003年“爆發(fā)日”之前——印度尼西亞發(fā)生的事,之后再講二十年后,發(fā)生在2023年的主要劇情。
當時看到這里,我猜想:會不會之后的每一集,都會講一些以前發(fā)生的事呢?
后來,我又看了幾集,發(fā)現(xiàn)我這種猜想也不完全對。
但是,可以說明,倒序,在本劇中,是非常慣用的表現(xiàn)手法。

2:再次出現(xiàn)專家
這一段讓我簡略表達,其實有些難度。
跟上一集一樣,第二集的開場,也出現(xiàn)了一位專家。
這位看上去很有學問的女士,是印度尼西亞大學的拉特納教授。
當時,她正在餐館吃飯,被慈眉善目的軍方長官接走,帶到了醫(yī)院的觀察室。

由于故事背景是2003年,在醫(yī)院的走廊上,會有一些抗擊非典的宣傳海報。

隨后,在醫(yī)院的觀察室,拉特納教授看到了寄生在人身上的蟲草菌。
為什么兩集的開頭都選擇以專家的視角開始呢?第一集,我認為是交代世界觀。
但是1968年的專家,距離2003年的“爆發(fā)日”,有些遙遠。
重新設(shè)定一個“爆發(fā)日”當時的專家,通過權(quán)威的解讀,更能展現(xiàn)出疫情的可怕。
3:鄰居老太太被感染的原因?
第一次看完第一集,我有一個疑問,喬爾鄰居的一家三口,首先被感染的,是老太太。
老太太坐著輪椅,應(yīng)該是足不出戶的,那么,她是怎么被感染的呢?
當時的疫情,是從城市開始爆發(fā),莎拉的分析是,老太太進城看病,因此被感染。

但莎拉并不十分確定,擔心此時的自己也會被感染。
喬爾為了安慰莎拉,給了她一個肯定的回答。
意思是,鄰居老太太肯定是進城看病的時候被感染的。

莎拉此時仍不太確定,說:“但要很常去才會得”。
湯米跟喬爾不知道接下來怎么回答,于是轉(zhuǎn)移了話題。
疫情是怎么爆發(fā)的,游戲通過收集品略有交代,但提到的不多,也并不明確。
電視劇的第一集,看到這里,觀眾自然會認為,鄰居老太太去城里看病,被感染。
之后回到家,過了一段時間,才逐漸成為感染者。
4:孢子與菌絲
但我越想越不對,電視劇里的感染者,與游戲相比,是略有不同的。
游戲里的感染者自帶孢子,能釋放出毒氣,因此,進入感染區(qū)域,是需要戴防毒面具的。
電視劇的感染者新增了菌絲等設(shè)定,主要通過咬人等方式傳播,不會釋放毒氣,因此,進入感染區(qū)域,無需佩戴防毒面具。
這并不代表電視劇的感染者更弱,因為有菌絲的聯(lián)結(jié),感染者容易成群出現(xiàn),更加不好對付。

5:可怕的面粉廠
拉特納教授看到的菌絲,寄生在一名面粉廠女工身上。
在這間位于雅加達城西的面粉和谷物工廠,一名女工,不知道被誰咬了,突然發(fā)狂,開始攻擊和撕咬其他同事。
隨后,這名女工被擊斃。
其他被咬的同事,幾小時后,也出現(xiàn)了相似的癥狀,同樣被處決。
由于發(fā)現(xiàn)晚了,面粉和谷物工廠的人數(shù)又比較多,事態(tài)已經(jīng)不能控制。
印度尼西亞的食品加工,尤其是面粉產(chǎn)業(yè),非常發(fā)達。
通常來說,該國食品加工需要的小麥、糖、大豆等原材料,都需要進口。
通過工廠加工,再出口到其他國家。
因此,雖然電視劇關(guān)于疫情的起源,交代的比游戲詳細,但依然沒有明說,第一個感染者,究竟是誰,來自哪里。
6:不要吃面食
到了第三集,通過喬爾與艾莉的對話,表明了早期的蟲草菌,由食物傳播。
結(jié)合第二集的開場,基本可以確定,面粉,是蟲草菌早期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之一。

印度尼西亞的面粉,出口到了美國,是導(dǎo)致“美國末日”的直接原因。
讓我們回到第一集,一大早,莎拉想給喬爾做松餅,發(fā)現(xiàn)家里沒有松餅粉,這是面食。
由于喬爾不喜歡吃松餅,因此躲過一劫。

送莎拉上學的時候,鄰居大叔正在給老太太喂餅干,這是面食。
由于喬爾沒有要鄰居給的餅干,因此躲過一劫。

莎拉讓喬爾晚上帶蛋糕回家,這是面食。
由于喬爾忘了買,因此躲過一劫。

莎拉從鄰居家離開之前,鄰居康妮大媽讓莎拉帶些餅干走。
這一段,我仔細看了好幾遍,也沒有看到莎拉帶走餅干的鏡頭。
可能莎拉沒有帶走餅干就回家了,也可能出于禮貌,還是帶走了餅干。
如果帶走了,那她有沒有吃呢?我又看了好幾遍,仍然沒有發(fā)現(xiàn)莎拉吃餅干的鏡頭。

如果她吃了,吃的少,會被感染嗎?
這一切,都只是假設(shè),答案已經(jīng)永遠無法知道了。
喬爾不吃面食,躲過了好幾劫,但他仍然是不幸的,他永遠的失去了女兒。
7:廢墟與大坑
得知蟲草菌可以寄生在人體,拉特納教授是絕望的。
她無法造出疫苗與藥物,建議對城市進行轟炸。
之后印度尼西亞發(fā)生了什么,電視劇沒講。
在二十年之后的美國,場景中,能看到倒塌的大樓,和隨處可見的大坑。
這說明,為了防止蟲草菌的進一步擴散,美國也采用了印度尼西亞同樣的方式——轟炸。

8:蝴蝶
艾莉早上醒來,身旁有蝴蝶飛舞。
她睡覺的姿勢,如同嬰兒,在這里,我覺得可以有多種解釋,在這里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我最直觀的感受是:“爆發(fā)日”之后出生的孩子,由于許多東西,都沒見過。
艾莉跟著喬爾和泰絲出去尋找火螢,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這在之后的劇情中很明顯。
一束光打在艾莉身上,也可以說,她是未來的希望。

蝴蝶是莎拉非常喜歡的動物,在第一集,曾多次出現(xiàn)蝴蝶。
比如,莎拉的枕頭上的圖案,就是蝴蝶。

家里窗戶上的蝴蝶裝飾,大概也是莎拉貼上去的。

這只蝴蝶裝飾,可能被喬爾保存了二十年?
由于光線不一樣,我無法判斷是否是同一只,也可能只是類似的同款。
如果是同一只,這只蝴蝶從奧斯汀到波士頓,跨越二十年、幾千里,被喬爾貼到了現(xiàn)在的窗上。

9:喬爾跟泰絲的關(guān)系
在游戲中,喬爾跟泰絲的關(guān)系是比較隱晦的。
相比情侶,他們更像同事,或者,生意上的伙伴?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爆發(fā)日”之后,喬爾一直封閉著自己的內(nèi)心。
電視劇的喬爾,跟泰絲的關(guān)系,相比游戲更親密一些。
從第一集泰絲跟羅伯特的對話可以看出,喬爾跟泰絲這支“二人小隊?”,平時肯定是泰絲說了算的,但是,泰絲對喬爾,也沒有太多要求。
泰絲是陪喬爾開始旅途的人。?
喬爾一路上,收集了許多東西,有些看得見、摸得著,有些是無形的。
帶艾莉去找比爾和弗蘭克,再由兩人幫忙找到火螢,大概,是泰絲之后的目標。
這些年,為了生存,泰絲對自己的評價,算不上是個好人。
但如果有機會,她還是想為這個世界做些什么的。
眼前的艾莉,可能是個希望。
泰絲死后,喬爾帶著泰絲的目標和希望,踏上了接下來的旅途。

10:泰絲之死
泰絲之死這一段,在大框架不變的前提下,游戲與電視劇的許多情節(jié)是不同的。
剛才我也提到,電視劇的泰絲讓喬爾帶艾莉去找比爾和弗蘭克。
在游戲中,泰絲直接讓喬爾帶艾莉去找湯米。
原因是湯米之前加入過火螢,應(yīng)該知道火螢在哪里。
電視劇的喬爾,原本就打算找湯米,所以泰絲給喬爾選擇了一個更短期的目標。
游戲的泰絲,被人類敵人的子彈擊殺。
電視劇在這里進行了非常大膽的改編,泰絲與感染者同歸于盡。
我認為這個改編非常不錯,沖擊力更大。

至于“死亡之吻”,大概是為了表現(xiàn)菌絲的新設(shè)定,可能是一種藝術(shù)表達吧。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