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jié)大放送——全面體驗改款本田CR-V
作者 —— 咖加用戶:笛小凡
眾所周知,我是個資深的「面包車博主」,對MPV車型也是一直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但好笑的是微博上居然有人說我?guī)ьI著一群「CRV神教」,我明明是說了些 CR-V 及其兄弟車型皓影在市場中的產(chǎn)品力優(yōu)勢等方面而已嘛。此外,辯證唯物主義才是我們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怎么可能輕易信「神教」呢?一定都是在亂帶節(jié)奏,Naive!
先交代一下背景,我們家自己買過不少 SUV,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本田 CR-V ,甚至于前前后后一共買了三輛,至今仍有兩輛在服役中,越用越喜歡。我至今仍覺得,CR-V 及其南方兄弟皓影是當下 SUV市場最值的購買的產(chǎn)品, 具體的原因在下篇文章「 本田 CR-V 車型巡禮 」中詳細分析。

本期的主角是兩輛中期改款后的全新 2021 款 CR-V,分別是指導價 24.98 萬元的 「 240 TURBO CVT 四驅尊耀版 」(下稱"汽油版")與指導價為 27.68 萬元的「 銳·混動 2.0L 四驅凈享版 」(下稱"混動版"),且二者都是行駛里程 100KM 以內(nèi)的純新車,內(nèi)容將非常具有參考意義。文章將先從二者相同的靜態(tài)部分開始,再分別講講汽油混動兩款車型的各自駕駛與乘坐感受。

「外觀與內(nèi)飾設計」
中期改款的 CR-V 整體保持了本世代產(chǎn)品的設計與造型,主要外形變化在前臉、輪圈與車燈:中網(wǎng)原有的鍍鉻飾條在改款后被換成了黑色、原先黑色一體的下保險杠多了一道貫穿左右的銀灰飾條;汽油與混動版的中高配車型都用了全新的、尺寸與造型正常的「 花瓣型 」輪圈取代了上一代造型鬼畜的「回旋鏢式」輪圈;最后,尾燈采用了半熏黑的設計,后部觀感整體有了不小提升?!井斎贿@方面還是皓影做的好一些,皓影那個尾部設計配上黑色的車漆顏色,真是美到令人感動】

中期改款后,CR-V 的車長數(shù)據(jù)終于突破了保持5年多的「 4585mm 」,來到了「 4621mm 」。雖然看似乎是一個數(shù)量級的飛躍,但實際上僅僅是外觀件帶來了尺寸的 3-4cm 變化,萬萬不要過分激動。在這里不得不感嘆一下,CR-V 有著同級別幾乎是最小的車身尺寸,其實會給看數(shù)據(jù)選車的朋友帶來"這個車不大"的錯覺,但是恰恰是這個苗條的身材,讓她具有非常不錯的城市通勤靈活性。
拉開車門進到車里,畢竟我是本世代 CR-V 的用戶,除了排擋桿下方原有凹陷儲物區(qū)被新款車型的無線充電區(qū)域替代,整體還都是熟悉的感覺。給這套內(nèi)飾一個整體的評價吧:在全方位保證功能與實用性和人體工程學的基礎上、兼顧了相當?shù)暮廊A與精致感,總之是一套非常令我滿意的汽車內(nèi)飾。

「座椅與靜態(tài)體驗」
如果用兩個字來總結的話,那就是——極好。
整個五代 CR-V 的前排人機工程學模型都比前作有明顯的進步,可以保證駕駛員在低矮靠后的坐姿時舒服地操控整個方向盤。體驗的兩個試駕車均為皮質座椅的頂配版,我自己的那個初期版5代 CR-V 是織物座椅的低配版,三者無論包裹感、承托性、柔軟度和腿部、腰部與肩部的支撐都是極好,方向盤調度和座椅的相對位置也非常合適。前排美中不足的是副駕駛座椅無法調節(jié)高低,這也是許多日系車型的常見情況,雖然在 CR-V 上,副駕座椅的默認高度還算可以,但有個高低調節(jié)總歸是更好的。


坐到后排,更是驚喜。昨天剛被奧迪 A6L 后排那個陡直靠背折磨過的我在今天坐進這倆 CR-V 的后座時,腦子里只有滿滿的感動二字。除了剛提到的舒緩靠背角度,還有映入眼簾的全平地臺、高度合適的座椅坐墊和分布合適的填充材料都讓人無可挑剔,坐墊長度也是比四代產(chǎn)品也長了許多。最令人開心的是,作為一個同級尺寸偏小的緊湊型 SUV,CR-V 的后排腿部、頭部空間卻都是非常充沛的。如此表現(xiàn)不僅勝過大多同級別對手,甚至比起部分尺寸更大的七座 SUV 的二排最大腿部空間都要更大(此處點名:福特銳界)。

「實用性及配置」
不得不說,實用性在我眼中是 SUV 產(chǎn)品最最重要的一個產(chǎn)品力方面,而這也是本田 CR-V 最拿手的強項。
先看從前到后的儲物空間:門板上,前后車門傳統(tǒng)的杯架和門把手儲物槽都很常規(guī),有一個小小的隱藏空間是前門板下方的儲物槽有很長一段的向后延伸,這里面的空間足夠容納兩瓶農(nóng)夫山泉,絕對是個放傘或飲品的好地方;中央通道布局依然清晰,中央扶手箱也采用了可以滑動+拆卸的隔物板,跟兄弟皓影可以說是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差異點。不過因為無線充電板的加入,排擋桿下方的區(qū)域雖然在充電板關閉狀態(tài)也能當一個置物平臺,但相比改款前少了一個 12V 電源與凹陷的儲物槽,而且就算是低階不帶無線充電板的配置,12V 電源也是一并被取消了的。后排中央扶手也和改款前一樣,采用了本土化的設計,與北美版不同。這個可以連同頭枕一起放下的中央扶手絕對能討好挑剔的國內(nèi)消費者,其水杯架+置物槽的設計也確實別出心裁,非常實在。

另外,雖然這倆都是頂配車型了,但配置還有一點需要吐槽,而且是嚴重吐槽!倒車影像 / 360度全景影像的清晰度太差太差了,僅僅能滿足有彩色畫面,但是分辨率實在不忍直視。

對 SUV 產(chǎn)品而言,后備箱的重要性是相當高的,在我自己看來,這甚至是在同價位選一輛 SUV 而非轎車的關鍵原因之一?!疽舱蛉绱耍乙恢北容^看不上尺寸巨大裝載能力卻不強的部分 SUV】而 CR-V 的后備箱有幾大優(yōu)勢:首先,不小的進深與規(guī)整的橫向空間,保證了整個尾箱的儲物基礎;其次,巨大的后備箱豎向高度和較為方正的立體空間為大件物品或向上堆放創(chuàng)造了條件;最后,超低的開口離地高度,這是方便搬上搬下重物的一個巨大優(yōu)勢,而且汽油版在如此低的開口高度下還有一只實體備胎,混動版因為動力電池的布置,無緣實體備胎,多多少少算是點遺憾?!具@方面其實我更佩服第四世代車型,居然能在裝了一個全尺寸備胎的情況下也做到如此低矮的開口,實在是太贊了】

「動力總成」
先說「 240 TURBO 」,也就是汽油版。這臺車的動力總成是本田從 2016 年開始推向市場的明星產(chǎn)品,也就是著名的「 L15B + CVT 」,雖然在 CR-V 上經(jīng)歷過非常著名的"機油增多"事件,但是我自己那輛車反正召回前反正是從來沒發(fā)現(xiàn)過異樣,至今的表現(xiàn)仍然是非常的可靠、強勁且高效。說到這輛新 CR-V 的國6版動力,日常駕駛中并不會太明顯感覺到因為國6調教導致整體動力特性相比前作的退步,油門依舊富有比例感、中等以內(nèi)油門踩踏下,動力響應也非常及時,低速工況小油門踩踏的輕微闖動感也幾乎不可被察覺。整體來說是一套非常順暢且有力的動力總成。

當從汽油版換到「 i-MMD 」混動版車型上,啟動車輛駛出車位的一瞬間就能感受到這套雙電機混動帶來的強大魅力,在余電充足時悄無聲息的出力、中途加速時幾乎無延遲的動力響應和極其靜謐與平順的引擎運轉質感好的令人感動,這絕非同級甚至更高級別傳統(tǒng)油車能有的駕駛感受。而且中期改款 CR-V 換上了第三代 i-MMD 混動系統(tǒng),內(nèi)燃機也升級成了 LFB 型,動力總成的存在感進一步降低,引擎運轉的平順性、靜謐程度甚至比肩大排量多缸機,這個好評沒什么說的,必須夸一句本田牛逼。

作為 i-MMD 用戶,本田的混動車也開過不少輛了,每次開都還是會非常喜歡,尤其是引擎在行駛中悄悄啟動工作再悄悄停機這個幾乎無感的環(huán)節(jié),不僅凸顯了本田i-MMD混動相比競爭對手的突出優(yōu)勢,也讓我感受到了在當下全球排放法規(guī)愈發(fā)嚴苛的大環(huán)境下,廠商大步進行技術革新,帶來了不少更棒的新技術、新產(chǎn)品。
油耗就拿我常開的17款 240 TURBO 車型來說,高速油耗一般是在 6 L/100Km 左右,城市油耗一般是在 7.5 - 8 L/100Km,對應這樣的動力水平和車身尺寸,我覺得是一個極好極好的水平。

「剎車系統(tǒng)」
我的文章中很少將這個部分單獨拎出,但是本世代初期款的產(chǎn)品確實在這方面栽了大跟頭,有必要在這里詳細講一下。
CR-V 是本田在國內(nèi)首次大規(guī)模采用博世 iBooster 線控制動系統(tǒng)的車型,以電制動替代了傳統(tǒng)的真空助力制動,在理論上的制動力釋放和踩踏響應都要更好,針對當下引擎頻繁停機的標定,也可以有效避免助力丟失導致的制動失靈。但是在實際使用中,本代目初期汽油版車款的剎車標定卻不夠完善,而且是制動力釋放隨踩踏深度、踏板阻尼隨踩踏深度雙維度不夠合理。具體表現(xiàn)在初期有一定的空行程,然后踩到某個點會有比較明顯的動力釋放,但隨后繼續(xù)往深了踩,剎車的比例感還算補償,熟悉這個車以后是能開的十分平順的,不至于深一腳淺一腳,但相比于同集團各種制動犀利到驚人的的產(chǎn)品,這個表現(xiàn)肯定說不過去。
好消息是中期改款 CR-V 解決了這個最大的槽點,汽油版車型無論剎車力隨踩踏深度增益還是整個制動的全過程就都非常好了,扎實且犀利,絕對是一個好剎車該有的表現(xiàn)。隨后說一下混動版的剎車,本田的混動產(chǎn)品 CRBS (制動能分配系統(tǒng))標定一直是令人滿意的,完全體驗不出動能回收與機械制動部分的銜接,整個制動過程甚至比汽油版要更加順滑與扎實,我自己是特別特別喜歡的。

與此同時,改款前的汽油版車型剎車系統(tǒng)還有一個與電子駐車配合時的 Bug。在前后挪車移庫的過程中,雖然是推薦大家關閉「 BRAKE HOLD 」功能,但是如果保持開啟,就有概率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掛上D檔(含著剎車)往前低速蠕行了幾厘米后又被「 BRAKE HOLD 」功能一下按住在原地,這個問題在新版 CR-V 上也沒有再發(fā)現(xiàn)了。
「轉向手感與動態(tài)表現(xiàn)」
汽油版的轉向手感比改款前略有加重,目前汽油版、混動版的轉向手感整體接近,比我最喜歡的那種手感要略重了一些,好在回正、力矩增益等幅度都可以算得上線性,完全不會成為駕駛過程中的負擔,可以給好評。

動態(tài)也是 CR-V 的一個出彩之處,也是她非常適合城市駕駛與長途出行的保證。整個五代目車型在駕駛起來比以往的產(chǎn)品側傾更小、過彎信心更足,面對路上的緊急情況,駕駛者也會有更足的信心。毫不夸張地講,開 CR-V 過比較急的立交匝道或快速轉彎通過路口時,車輛給我的信心比現(xiàn)款寶馬 325Li 要更強,這個一點都不夸張。
「濾震與 NVH」
說起來,這兩點曾是本田的"老大難"問題。
但是現(xiàn)在,濾震性或者說整個底盤的濾震豪華感與動態(tài)操控的兼顧程度是 CR-V 在同級別絕對領先的一個維度。可以說無論大小顛簸都可以非常柔韌的吸收,而且在中速、低速過突起減速帶的時候沒有前橋顫動或者后橋余震帶來的松散感,用兩個字總結就是——扎實。
NVH 是我認為五代目初期 CR-V 產(chǎn)品在同級別最大最大的缺點,也確實是被罵了很久。
不過有一個好消息是,新款隔音確實有改善。汽油版的引擎噪音抑制(尤其在高轉下)比中期改款前好了很多,明顯不會再感覺到引擎像裝在座艙內(nèi)部高速運轉;其次,來自環(huán)境的基礎隔音也比前座有了些改善,身邊駛過大貨車時能聽出比較明顯的差異。

還有一個壞消息,這次試的兩款新車均是頂配版本,而且搭載了19寸輪圈和米其林攬途系列輪胎,我在駕駛中體驗路面接縫和不同瀝青帶來的噪音微乎其微,比我自己那個搭配17寸輪圈和橫濱胎的17款車型有著非常本質的區(qū)別,具體新款低配車型的表現(xiàn),我還是推薦大家親自去體驗。
但是,還有一個更好的消息,我體驗的混動版新車與汽油版搭載了相同規(guī)格和輪圈與輪胎,但是這二者的隔音有著比較明顯的差距。不僅僅是混動系統(tǒng)本身帶來的隔音貢獻,我體驗中的風噪、環(huán)境和同樣大腳油門加速時的高轉引擎聲,混動版明顯都要更加安靜一些,可以說已經(jīng)完全達到了這個級別 SUV 令我能滿意的隔音水平,給出一個表揚。

「總結」
其實仔細體驗下來,這次中期改款并不像五年前四代目車型那樣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更像是對于本世代產(chǎn)品的細節(jié)補足。有人說乏善可陳,但我覺得更應該說是讓 CR-V 車系無懈可擊。
放眼全球,多年在北美獲評年度車,CR-V 在 SUV 市場的地位不言而喻?;仡檱鴥?nèi)市場,CR-V 及其曾經(jīng)的衍生車型"哈弗 H6"也常年霸榜國內(nèi)合資/自主品牌 SUV 銷量排行榜。仔細想來,這樣的成績并非沒有原因。
我說兩個不同的用車需求,首先是我自己的選車思路。我的家里有不止一輛車,甚至不止兩輛車,有轎車、有 MPV,在這種情況下,我對 SUV 的需求更具體為"一輛高度取向于空間實用性、尾箱裝載力、駕駛靈活性、動力經(jīng)濟性的小尺寸兩廂車"。也就是說,我對 SUV 的"豪華屬性"、"三排七座"、"越野能力"和"虎"這些方面完全沒有追求,要豪華屬性,我可以選擇一輛豪華轎車;要多人乘坐,再大尺寸的 SUV 第三排都是雞肋,家里還有奧德賽。所以說我對 SUV 是一個功能取向的需求,主要利用其短小的車身在城市代步,利用其略高的離地間隙回一回路況條件不佳的家院,還有讓它帶著滿滿一后備箱的行李帶著一家人進行每年一度的長途遠行。綜合這些方面,CR-V 是最適合我自己對 SUV 選擇需求的產(chǎn)品。
再說一個"剛需型"用車需求。預算20萬左右,想買一輛 SUV,家里有孩子空間不能太小。在這種情況下,CR-V 用從汽油到混動版寬泛的產(chǎn)品線也完美覆蓋了這樣的選車需求。至于汽油和混動版本的選擇上,我的建議是首先完全不要考慮所有的四驅版本,然后在兩驅版本中可以根據(jù)配置表考慮具體選擇的車型。總體來說,如果預算有限,且剛需型用車,那么汽油版的 CR-V 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預算充足,想找一輛可以全面體驗使用幸福感的產(chǎn)品,那么混動版 CR-V 無疑是個更加全面的選擇。至于多花出的這些錢,大家心里應該都會衡量,就不用多評論是否值得啦!

寫完了這倆新款的 CR-V,不禁再次感嘆汽車市場的滄海桑田。在這次試車的時候,我也開來了自己家里的兩輛 CR-V ,下篇文章給大家寫一個 《 CR-V 車型巡禮》,敬請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