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超越《隱秘的角落》!它為何能引發(fā)集體共鳴?全集解讀《漫長的季節(jié)》

《木魚的點評》全文
它是一部懸疑劇嗎?確實。但如果我們看一般的懸疑劇,如果只是技巧好,那么它的評分通??梢缘?.5以上,甚至接近9分。比如懸疑質(zhì)感和劇情節(jié)奏都極強(qiáng)的《隱秘的角落》,最后的豆瓣評分是8.8分。但一部懸疑劇,若能到9分以上,那么它通常是不能光憑技巧的,這劇里面一定有“廣泛的、普遍的哀鳴”。為什么《漫長的季節(jié)》會有9.4這樣的分?jǐn)?shù)呢?這顯然不在于它的懸疑或氛圍技巧,而在于它所引起的共鳴。看過這部劇的人可能最后都有一種感覺:悵然,恍然,還有一些無法表述的坦然。它似乎說的是劇中的這幾個角色,但似乎卻又是觀眾自己。它在講的,似乎是生命的苦難,但是它又似乎隱約透露出一種面對生命的燦爛和勇敢。我非常喜歡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在那部電影里,松子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她被虐待,被傷害,被辜負(fù),被誤解,痛苦了整整一輩子。但影片的結(jié)尾,在她慘死時,導(dǎo)演卻給了她一個充滿詩意的結(jié)尾。其實如果從主線故事來看,《漫長的季節(jié)》講述的無非是那些苦難的、一地雞毛的人生。劇中人物的努力是那么的“無用”,因為他們沒有一個成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yùn)。王響把工廠當(dāng)家,努力當(dāng)勞模,卻發(fā)現(xiàn)自己整天被那些吃里扒外的人算計;彪子是一個愛夢想的人,年輕的他真的在思考如何把廠子弄好,可他卻只被安排去倒水。步入中年后,雖然被媳婦嘲諷一直活在夢里,但他也真實地在積極求生——開出租,養(yǎng)賽鴿,甚至買彩票,但他從未放棄過對未來的希望。只是他中獎的那刻,失去了生命;馬德勝是一個有正義感的警察,卻最終失落地混跡在老年舞蹈團(tuán),破案了,也什么都沒有改變;乃至年輕三人組里的沈默、傅衛(wèi)軍、王陽,最初的他們沒有一個不是懷著最美好的希望以全部的熱情去面對未來的。雖然最后走向了犯罪的路,但在這之前,他們都是在自己的思考的范圍內(nèi)努力嘗試著的。其實,如果整體看這部劇里的所有角色,他們一起組成了一幅令人震撼的群像:他們,以一個人類群體共同希望著,失敗者,痛苦著,隨后爬起來,重燃希望,繼續(xù)往前,再往前——“別回頭!”
全劇看完,我有一個印象特別深的鏡頭,那就是在和廠長打完架以后,龔彪在雪中戴上那條象征著他命運(yùn)的綠色圍巾。他整理臉上的傷痕,然后站起來,他笑了,他要去找麗茹。是的,龔彪不完美,麗茹也不完美。正如人們不完美,等待人們的世界也充滿痛苦,但人們愛著這個世界呀。應(yīng)該不止一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對于充滿痛苦的世界,為什么不逃離他,又或者拒絕它呢?當(dāng)痛苦來臨時,人們?yōu)槭裁匆x擇堅持而活下去呢?這種對殘酷世界的愛,這種奇怪的愛究竟是怎么來的呢?劇集的最后有段在雪中的混剪,一場雪,象征著冬天的來臨,漫長的秋天終于過去,它串聯(lián)了許多人19年的故事。在殘酷的世界中,怎么會有雪這么美好的事物呢?在雪中,龔彪戴起了綠色圍巾,走向了麗茹;馬隊決定繼續(xù)調(diào)查碎尸案;沈默開啟了逃亡。也是在雪中,已得知懷了廠長孩子的麗茹露出了笑容;傷心的傅衛(wèi)軍停止了哭泣;帶著孩子從夜總會下班的巧云釋然;王陽寫下了詩。也是在這樣的雪里,一次一次地,王響在妻子和孩子的目光下,走出了門……大家正是被這美麗的雪所鼓勵的吧。那么這雪的美麗,真實嗎?這片雪究竟是殘酷世界的最后希望,還是人們因為自己失望,而賦予這世界的美好呢?我想,或許是兼而有之,那就是世界已經(jīng)足夠殘酷,不管這場雪是轉(zhuǎn)瞬即逝又確實存在的美好真相,還是并不存在但人們選擇相信它的意義而賦予它美好的虛幻之影,人們都愛著這片雪啊。是的,生命充滿了苦難,但人卻有種天然的生存本能,于是在這種絕望中努力前行,在殘酷的世界里面,尋找“雪”,也即尋找這苦難生命意義的過程,也就成了一種值得歌頌的詩意。
在看到最后一集的時候,王響倒下了。不知為何,那片美麗的玉米地、往前疾馳的火車和最后在鮮花鋪就的地上向上攀登的松子發(fā)生了重疊。生命是不得不往前的,正如火車一直要往前。但勇敢而驕傲地通過這痛苦的過程,不也正是一種詩意的美么?為什么王響被設(shè)定成一個火車司機(jī)呢?為什么這部劇集會以火車開場,以火車結(jié)尾呢?我想,這是一個從頭到尾的比喻:我們生老病死,開著火車行駛在人生的鐵軌上,穿過這片叫做世界的玉米地。有人往火車?yán)锩婕尤剂?,目的是走得更快、更遠(yuǎn)。是的,前行,是火車原本的目的,也是生命原本的目的,而且,如果火車只是往前開,是不需要鳴笛的。因為鳴笛不能加快火車,也不能提供動力。不過,對于有些人來說,只是前行,未免有些太無趣了,也不夠驕傲和燦爛。所以有一些人,他們除了往前走之外,會想要從這前行中,確定點意義。于是,當(dāng)路過玉米地時,王響師傅總愛“整個響”,他們愿意用自己相信的那點希望作為信念,以致敬世界這片玉米地的美麗。
“打個響指吧
他說
我們打個共鳴的響指/
遙遠(yuǎn)的事物將被震碎
面前的人們此時尚不知情
……
一小顆眼淚滴在石頭上
很長時間也不會干涸
整個季節(jié)將它結(jié)成了琥珀
塊狀的流淌、具體的光芒
在它背后是些遙遠(yuǎn)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