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明的明君,開創(chuàng)仁宣之治,但他更是明亡的始作俑者!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文武兼?zhèn)?,明成祖和明仁宗兩代帝王手把手帶出來的?yōu)秀的接班人,可以講他是明朝為數(shù)不多的受過系統(tǒng)教育的完美帝王。在位期間,改變了明成祖朱棣的對外擴張戰(zhàn)略,軍事上趨于保守。微服私訪、關愛民生、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經濟上一片繁榮,可以算得上明朝最安靜、祥和的時期,稱得上是太平盛世。
明宣宗完善了內閣制度,使得這一制度最終確定下來,并且日趨完善和成熟。明宣宗允許宦官參政,設立“內書堂”,讓太監(jiān)讀書認字,完全違背了朱元璋的祖訓,后患無窮。

編輯
一、軍事戰(zhàn)略收縮
明宣宗登基之后,為了發(fā)展經濟軍事上實現(xiàn)了全面的戰(zhàn)略收縮。放棄了交趾布政使(越南),讓越南自行復國。內遷奴兒干都司到遼寧開原,明朝對黑龍江流域的統(tǒng)治力度越來越小。對于蒙古采取守勢,把邊境設置在開平衛(wèi)以南,并且逐步內遷,最后內遷到了河北張家口,失去了幾百里的戰(zhàn)略縱深。
交趾從秦始皇南征百越之后,就是我國圣神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越南設置象郡。直到五代十國時期,才脫離中央政府的管轄而獨立。明成祖發(fā)兵50萬,滅了越南,直接把越南變成了明朝一個行省。

編輯
但是越南民風彪悍,不服管教,反抗不斷。英國公張輔在越南時,尚可穩(wěn)住局面。張輔回京后,后續(xù)的明朝將領無法治理越南。宣宗登基之后,鎮(zhèn)壓越南境內的叛亂沒有成功,白白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錢財。宣宗和大臣商議之后,不得不放棄越南。當時的越南,民族教化已經和云南差不多了,放棄越南實在是可惜而又無奈的決定。
英明神武的明成祖在位的二十幾年,積極對外開疆拓土,明成祖絲毫不亞于清朝的康熙帝和乾隆帝,明朝東北邊疆廣袤的土地,都被劃入了帝國版圖。明朝設立了遼東都司和奴兒干都司管理今天的東北和外東北大片土地,但是東北的民族構成是漢人比較少,明朝不能夠在東北設置像內地一樣的省級行政單位。

編輯
管理東北,實行的是羈縻統(tǒng)治,簡單來講,就是名義上歸屬中央政府,實際上是半獨立王國,明朝也沒有組織大規(guī)模的移民。明宣宗時期,內遷奴兒干都司,明朝東北邊疆線移到了遼東一代,廣大的黑龍江流域,管理越來越松散。為以后女真勢力的崛起創(chuàng)造了條件,貽害無窮啊。
明成祖五征蒙古,經常把朱瞻基帶在身邊。遺憾的是,這位“好圣孫”并沒有完全繼承祖父積極、勇武的一面,反而由戰(zhàn)略進攻變?yōu)榉朗亍1辈窟吔缫频搅碎_平衛(wèi),離著河北省越來越近。以至于蒙古騎兵對于首都北京的威脅越來越大。很快,在后來的土木堡之變,北京險些被蒙古攻破。
二、政治制度

編輯
明太祖是真的能干,直接把丞相廢除,導致了皇帝公務不是一般的繁忙。明成祖朱棣,開始實行內閣制。到了明宣宗時期,內閣制逐步完善。并且內閣大臣品秩由明成祖時期的正五品升級為正一品,內閣大臣可謂位高權重。但是明朝的內閣不等同于丞相的權利。
明宣宗時期,廢除了明太祖朱元璋“不許太監(jiān)干政”的祖訓。希望太監(jiān)可以幫他分擔一些公務,因為大臣也不是皇帝絕對信任的,比起大臣來,太監(jiān)畢竟是個半殘廢的人,對于皇權構不成很大的威脅,太監(jiān)做皇帝的事情是古今中外、空前絕后的。允許太監(jiān)讀書識字后設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
編輯
這兩個太監(jiān)的職位,可了不得。尤其是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甚至有“內相”之稱,他的權力類似于唐朝門下省。在皇帝勤政的時候,還好說,遇上不理朝政的時候,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甚至代皇帝批閱奏折。
總的來講,明宣宗是為了實現(xiàn)內閣大臣和內廷太監(jiān)權力之間的制衡,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大致上講,內閣大臣的權力加上內廷太監(jiān)的權力等于隋唐時期“三省”的權力。

編輯
宣宗朝的十幾年,沒有看到這樣的權力架構有毛病。后世這種權力架構的弊病顯現(xiàn)出來了,導致了明英宗時期太監(jiān)王振的專政,土木堡一戰(zhàn),明朝文武大臣精英損失慘重,明朝建立以來最大的軍事失敗。明武宗朱厚照時期,太監(jiān)劉謹?shù)渷y朝綱。明熹宗朱由校,“九千歲”魏忠賢的權力幾乎等同于皇帝了。
后記,總而言之。明宣宗一朝,明朝無論從疆域面積和政治制度,已經定型了。后世的兩百年,基本沒有跳出這個框框。說一句,事后諸葛亮的話,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從根上講和朱瞻基也“脫不了干系”。但是明宣宗仍不失為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