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版巴倫支海手術刀事件,用核潛艇偷聲吶

喜歡軍事的朋友應該對巴倫支海空中手術刀事件不會陌生,主角蘇-27戰(zhàn)斗機在巴倫支海上空用垂尾給P-3B反潛巡邏機“開膛破肚”,后者差點機毀人亡,前者則名聲大噪。其實在此次事件的前幾年還發(fā)生了另一件同樣驚心動魄的事件,堪稱巴倫支海水下手術刀事件,那就是英國“酒保行動”。

勇士級攻擊核潛艇是英國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的海上裝備,總共建造了5艘,曾是英國重要的海上力量,水下排水量約5000噸,長約87米,自持能力103天。曾經(jīng)該級艇最為出色的戰(zhàn)績是征服者號參與馬島戰(zhàn)爭并擊沉阿軍巡洋艦,但在2012年10月對外披露了征服者號參與的另一件大事,該艇在1982年從馬島前線返回本土后不久就去執(zhí)行偷盜聲吶的“酒保行動”。
“酒保行動”的目的是在極其危險的情況下獲得蘇制聲吶,這項行動并不是英國獨立完成的,美國也參與其中,不過這項行動的具體執(zhí)行者似乎是英國人。

要想偷取聲吶這種設備是非常困難的,行動的背后肯定是大量的特工活動作為支持,英國人瞄準的是不發(fā)出動靜的拖曳被動聲吶,并且不在蘇軍手中直接獲得,而是從一艘懸掛波蘭旗的情報船上偷取。
該行動雖然已經(jīng)對外承認,但是具體行動仍然有很多保密的地方,因此外界也只能知道此事件的大概。
首先英國人給征服者號安裝了一把遙控“剪刀”(可能位于甲板前部某處位置),并安裝了水下攝像頭,這樣艇內人員就能在水下控制剪刀剪斷線纜等操作,當然了,攝像頭的可視距離非常短,具體操作非??简炈鴤兊乃刭|。

其實當時征服者號還面臨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具體行動地點肯定不會發(fā)生在自己家門口,在沒有己方保護的海域執(zhí)行如此敏感且危險的任務,一旦出了問題很可能遭到攻擊然后“涼涼”。
無論如何征服者號確實行動了,它在巴倫支海水下悄悄靠近情報船后方拖曳的聲吶陣列,確認聲吶陣列在自己上方后上浮到一定的水深,用它的剪刀剪斷了線纜,聲吶掉落到潛艇甲板上,隨后潛水員出水將聲吶收入潛艇運走。返回英國后聲吶被立即打包空運美國進行研究。
從整個行動來看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首先英國是如何掌握情報船的航行信息,如何確定該船拖曳的聲吶陣列就是他們需要的型號,如果說這些信息可以通過諜報活動來獲取的話,那么其他方面的事就不容易解釋了。

征服者號核潛艇雖然是一款先進的核潛艇,但是在面對專業(yè)的情報船時如何做到悄無聲息靠近?聲吶陣列被釋放出來拖拽航行說明它處在工作狀態(tài),難道聲吶就沒發(fā)現(xiàn)逼近的核潛艇?當核潛艇切斷聲吶線纜后情報船已經(jīng)失去了聲吶,此時船上人員難道沒有發(fā)現(xiàn)故障?至少應該停船檢查一下吧。
對這一異常順利的行動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當然了,我們不妨大膽地設想一下。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多蘇軍人員叛逃的行為,說明北約的諜報行動進行得非常順利和深入,“酒保行動”之所以選擇波蘭情報船下手,可能是策反工作取得的成功,征服者號在行動中或許得到了情報船上一些“二五仔”的暗中支持。

有意思的是丟失先進被動聲吶后事件雙方都挺沉得住氣的,一直憋到下一個世紀才被曝光出來,英美方面肯定是偷著樂的,掌握了對手的技術還滿世界吆喝只能激怒對手,被盜者肯定抓緊調查事件的來龍去脈,沒準還查出一連串的內鬼,或許為了鞏固陣線以及面子,對外也就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