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態(tài)之盆骨和足弓

本章要點:
影響體態(tài)的兩大結構:骨盆與足弓
足部常見問題:扁平足
1.骨盆
骨盆是我們上半身和下半身連接的紐帶,是身體協(xié)調性和平衡性的關鍵點,盆骨結構主要由左右骼骨、薦椎、尾骨和恥骨組成,有5個活動關節(jié),分別為左右對稱的薦骼關節(jié)、髖關節(jié)、連接左右恥骨的恥骨聯(lián)合。
以下是薦骼關節(jié)與恥骨聯(lián)合位置不正確帶給身體的影響:
(1)薦骼關節(jié):
走路易左右搖晃,甚至走久了臀部肌肉會有酸痛感,久坐會腰痛。
(2)恥骨聯(lián)合:
走路方式不對、生理痛、下肢循環(huán)差、久站久坐累。


注:男性盆骨較女性盆骨更窄,恥骨角在70-75度,由于女性承擔著生育的角色,自然進化的寬盆骨更利于女性順產(chǎn)。
2.足弓

我們人體全身的重量都要依靠一雙腳來支撐的,腳底最具智慧的創(chuàng)造就是足弓,它是由足部的骨骼排列和足底的拓膜及肌腱組成,主要作用類似于避震器。
當足弓不完整時,人走路的姿勢會朝著錯誤的方向發(fā)展,進而影響膝蓋的受壓與骨盆的位置。
注:走路時要足跟先落地
足部常見問題:
扁平足:
1.形成原因
當足部和小腿肌肉力量較弱時,足舟骨的相對高度降低,內側縱弓塌陷:
(1)當足底肌群無力時,會直接影響足弓的支撐
(2)當脛骨后肌等肌肉力量不足時,會影響踝關節(jié)拓屈與內翻
(3)當脛骨前肌等肌肉力量不足時,會影響踝關節(jié)背屈

2.分類
以形成特點為根據(jù)可分為僵硬性扁平足與柔韌性扁平足,前者無論是否負重,足弓均塌陷,后者是在站立時足弓受到身體的負重而塌陷,前者很難修復,后者可通過訓練矯正。
3.改善
核心是加強足部和下肢肌肉、肌腱力量,如加強脛骨后肌、腓骨長肌、趾長屈肌、踝背屈肌、內翻肌和外翻肌的共同控制;加強足底肌群和足弓間小肌肉,尤其是足內在肌,此肌肉直接影響足舟骨的位置
(1)練習動作:足趾抓毛巾
(2)定制矯形鞋墊
注:扁平足人群謹慎考慮跑步這項運動,受力不正確易受傷,以改善足弓優(yōu)先。
?參考文獻:
【1】?體態(tài)決定你的健康??黃如玉著
【2】藤竹鳴,柔韌性扁平足女大學生運動干預效果的觀察及相關機制分析
圖片來源:國希望云解剖,網(wǎng)絡,請勿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