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你眼中恰似星河的璀璨,我要你日日陪伴著的朝霞與共

一詩一文 每一天的原創(chuàng)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 擦肩而過

我看過一千個關于秋天的句子都不及這一刻明媚的清晨和恰好吹來的風還有此刻的你
《臨江仙?檐下數雨》
文/高山流水覓青萍
山高水長飛遠夢,依依麗影重重。
蘭舟初見雨煙朦,橋畔翠柳,千縷蕩春風。
-
花好月圓成追憶,戀戀美景匆匆。
蟲鳴燭淚相思濃,檐下數雨,滴到誰心中?

十月,是一行詩,寫著潭柘寺的鐘聲、西湖的殘虹,家門前的棗樹和爺爺手中的濃茶,燕子走了,蟋蟀來了。
《詩月》
文/許銀燕?
早秋,
月是暖的,
流出的詩,
把瓜果韻熟,
把稻麥韻黃。
-
中秋
月是溫的,
流出的詩,
送來合家團圓,
送來國慶輝煌。
-
晚秋,
月是冷的,
流出的詩,
仍有盡染的楓紅,
仍有南歸的雁望。

我要十月桂花樹下的溫潤,我要古街長安不滅的燈火。我要你眼中恰似星河的璀璨,我要你日日陪伴著的朝霞與共。
——林北葉
《傷秋葉》
文/折翅的孤雁?
落葉隨風西復東
忽堆墻角忽騰空
樹頂枝條聲聲咽
街邊枯草擎無功
本應綠,卻深紅
一腔心血付飄零
早知今朝化泥土
悔在春時盡顯能

我獨立于一處夜色中,在野菊散落的黃昏下,探尋所謂的夏去秋來
讀書不是為了拿文憑或者發(fā)財,
而是成為一個,
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
《秋香》
文/穆義軍
綿雨不停的下
青嵐云霧繚
洞開了秋天的門
時光一個閃身
潑下了水墨丹青
枝頭十里飄香
風拂桂灑一地黃
-
秋延續(xù)著夏夢
蕭瑟幾度嘆蒼涼
秋月鶯飛草長
一盞茶煮了寒涼
飲盡餞行崢嶸
唇齒之間留余香
無月清歡年華

我的愛早被浪費在炙熱里,而短的沉默屬于秋天,持久的心碎屬于秋天,不需要醞釀的想念,也屬于秋天。
《永遠都不會有相同的路》
文/順其自然可矣?
山還是那座山
水還是那道水
路還是那條路
人也還是那個人
可就是感覺不到相同的感覺
-
是天氣變了?
是時間變了?
是觀察的角度變了?
還是被觀察的對象變了?
還是觀察者的主觀變了?
-
其實都在變
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
無論是角度,還是距離
無論是客觀,還是主觀

禪道: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一言道破人生的三重境界。
-
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入世、看表象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睜眼看世界,
一切都是新鮮的,
眼睛看見什么就是什么,
看山認識了山,
看水認識了水。
-
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看紛擾、歷紅塵。
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
發(fā)現這個世界的復雜多變。
你看到的不只是你看到的,
人生百態(tài),世事無常。
進入這個階段,
人不愿意再輕易地相信,
雜戀由此而生,
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
水也不再是單純的水。
年輕時爭強好勝,
與人攀比,過度享樂,透支身體;
年老后碌碌無為,人衰體弱,怨天尤人。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閉眼一個輪回。

人生的第三個境界:
看破紅塵、看本真。
再睜眼,豁然開朗,回歸本初。
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此時的山非世俗之山,
此時之水也非世間之水,
非人言非意戀之,人本是人,
不必刻意去做人;
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便也是真正的做人與處世了,
返璞歸真。
-
在天地之間覓得一方安詳,
聽風雨,聽山語,聽禪語。
機緣巧合還可聽心語。
真正的修行,
不是走向復雜,
而是為了抵達天真。
人生應該越往后,
越看透,去其糟粕,存其精華。
淡了功利之心,
卻濃了幸福之情。
最后剩下的可能就只有,
親情、友情和自然。
世界上有一個很可愛的人,這個人正在看著這篇文章,真羨慕這些文字,千山萬水,代我見你。 轉發(fā)一下有糖吃
作者 |原創(chuàng)詩歌|高山流水覓青萍/許銀燕 /折翅的孤雁 /穆義軍/順其自然可矣?(文中除詩歌外 引用句子部分句子來源于署名及未名出處侵刪 感謝美文佳作)圖|一顆糊涂小象(一詩一文授權手寫 動態(tài)圖來源堆糖 侵刪感恩美圖 )編輯 |本文為原創(chuàng)未經允許請勿抄襲╭?~謝謝你的閱讀,愛你們。比心╭?~你每點下一個贊,我的心上就多開出一朵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