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足,才健康!一劑補火湯,壯腎陽,補虛損,趕跑體內的寒和濕

很多病的出現,歸根結底是陽氣不足了。大家好,我是賈醫(yī)生。

中醫(yī)認為啊,這個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陽氣足,則人的體內、耐力、抵抗力都強,反之,則身體孱弱,抵抗力差,動不動就生病,尤其是到季節(jié)更替變化的時候,各種小毛病都來了。像有些人老是感到疲憊,倦怠乏力,動不動咳嗽、打噴嚏,甚至于尿頻、拉肚子、陽痿、早泄等問題,其實都是陽氣不足所導致的。

那針對這種癥狀呢,張錫純就曾創(chuàng)下一個方子,專門補火助陽,補虛損,這個方子叫做——敦復湯。顧名思義,就是敦促你康復的一個方子。

敦促湯是由野臺參、附子、山藥、補骨脂、核桃仁、山萸肉、茯苓、雞內金這8味藥組成,主要就是治療脾腎兩虛而導致的陽氣不足。

我們說腎為先天之本,主一身陰陽,一身陽氣皆來源于此,腎陽充足,人就精力滿滿,不論做什么都很有干勁兒,工作效率高;腎陽虧虛呢,人就會出現腰膝酸軟、四肢無力、夜尿頻繁甚至遺精早泄等癥狀。方中用到了附子是一味純陽之藥,能溫一身之陽氣,補命門之火;再搭配野臺參、補骨脂、核桃仁合用,將腎中精氣補足,也是一身陽氣的根本。光補陽還不行,因為陰陽之氣互為根本,彼此之間也能互相滋助,所以又加山藥和山萸肉來滋補腎陰,取的是陰中求陽之意。

光補腎還不夠,也不能忽略了脾,因為脾為后天之本,也是氣血生化的源頭,腎中精氣需要后天補充,所以補腎一定要補脾。方中用茯苓、雞內金這兩味藥來補脾健脾,增強脾的運化能力。

諸藥合用,先、后天同補,陰陽同調,既能養(yǎng)命門之火,壯腎陽,還能補虛損,健脾胃,所以對于脾腎兩虛導致的陽虛諸癥,就有一定的調理效果了。
當然了,由于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所以賈醫(yī)生就不跟大家分享每味藥的具體用量了,建議大家在咨詢過專業(yè)醫(yī)生的建議之后再作參考。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