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高地鐵站房全套BIM資料下載(含模型視頻)
放眼望去,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的崛起為青島版圖添上傳奇一筆,一直以來將“國內先進、世界一流”當作建設目標的百年新場到底有哪些與眾不同,在掀開新機場神秘面紗之前,讓我們一起感受新機場不同凡響的偉大設計。
這顆承載著城市夢想的“海星”航站樓,由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阿特金斯顧問(深圳)有限公司聯(lián)合設計。
起初設設計時,海星設計并非有意,而是在滿足機場的設計是否綠色環(huán)保,是否能支撐起后續(xù)龐大的業(yè)務量為首要前提,在多次修稿后發(fā)現(xiàn)放射狀的集中盡端式結構愈發(fā)接近“海星”的樣子,這也恰好符合了青島的特色海洋文化,在與中央美術學院進行合作后確定了“海之夢”的文化特色主題,還邀請了仁川機場的設計師做航站樓精裝修的設計,力求充分展現(xiàn)世界先進文化與地域特色文化相互融合貫通的理念,把新機場打造成為傳承地域文明、展示城市文化的新窗口。
航站樓建筑最高標高為43.5m,平面縱向最長為1114.58米,橫向最大寬度為973.98米。新機場建設世界最大航站樓整體不銹鋼屋面,面積約22萬平米,國內第一個焊接不銹鋼屋面工程,全球最大焊接不銹鋼屋面工程。
據(jù)測算,主航站樓整個大廳鋼結構總用鋼量約2萬噸,相當于北京“鳥巢”的總用鋼量。
在航站樓的五指廊部分,F(xiàn)區(qū)大廳及A、B、C、D、E區(qū)指廊主體結構均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并在F大廳設置多組黏滯阻尼器;其中在中心區(qū)域的F大廳的部分區(qū)域采用后張法有粘結預應力梁樓蓋,部分樓板設置無粘結預應力筋;大跨度屋蓋采用鋼網(wǎng)架結構,網(wǎng)架支撐柱采用鋼管柱或鋼管混凝土柱。
真材實料的匠心打造為日后的使用提供了既高級又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不再為機場安全所擔心,也不會出現(xiàn)以往的漏雨揭蓋等弊端。
超大綜合交通中心多條交通線連接站樓,零換乘不再是夢!看看下面交通線出行便可一清二楚!
交通中心內換乘大廳北側設置通往T1航站樓地下聯(lián)系連廊,南側預留通往遠期T2、T3航站樓地下聯(lián)系通道。
交通中心下部分為濟青高鐵機場站站臺層、站廳層、地鐵8號線站臺層、站廳層,預留地鐵12號線站廳層、站臺層。新機場作為首家將地鐵引入航站樓的新場,最大程度實現(xiàn)了零換乘理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地鐵8號線的速度可是沒的說,從膠州到市南五四廣場只需要一個半小時!并且地鐵8號線可以說貫穿了青島,它連接起了地鐵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7號線、8號線、9號線、10號線、12號線,幾乎與青島所有的地鐵線都能夠換乘,一句話就是青島膠東機場擁有了地鐵8號線就等于擁有了所有地鐵線路,最終都可抵達青島新機場!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高地鐵站房全套BIM資料點xycost.com/archives/33631(復制到瀏覽器地址欄)獲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您加入海南省BIM中心學習交流互動社區(qū)(加我個人VX號:xy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