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豪購車手冊,6.99萬起,不靠配置取勝,這是王者的自信?

想買新帝豪的朋友,來看看到底哪款性價比最高。
8月28日,吉利第4代帝豪正式上市,全系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區(qū)間為6.99萬-8.89萬元。相信有不少消費者應該在關注這款車,那咱們今天就來看看新車都有哪些亮點,再分析一下4款不同的配置,哪一個性價比更高。
新設計新平臺,第4代帝豪配得上“全新”二字
吉利帝豪可以說是一款“神車”了,在大多數(shù)自主品牌將重心放在SUV上時,它在合資占據(jù)絕對主動的轎車市場,以一己之力扛著自主轎車的大旗沖鋒陷陣,常年以“自主獨苗”的姿態(tài)位列轎車銷量榜TOP 10。

不過今年開始,曾經(jīng)的王者也顯出了老態(tài),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老帝豪也沒有余力和“后輩”們戰(zhàn)斗了,是時候推陳出新了。所以吉利非常適時地推出了全新一代帝豪。此前我也曾對新車進行了靜態(tài)體驗,可以說這絕對配得上“全新”二字,因為它從里到外都是新的。

咱們先拋開設計不談,首先出自BMA架構就已經(jīng)向我們亮明了新車的身份。雖然沒有動態(tài)試駕過新帝豪,但從其他基于BMA架構打造的車型來看,新帝豪在駕乘方面一定會有長足進步。
設計上也是全面煥新,采用了與星瑞、星越L等相同的最新一代設計語言,直瀑式盾形格柵和前大燈的造型,妥妥的“小星瑞”。設計一直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衡量標準,不過我想新帝豪的外觀,應該是大多數(shù)人喜歡的類型。

側面造型比較傳統(tǒng),并沒有像很多新車一樣采用更加偏向轎跑的樣式,不過也并不會顯老氣,還是挺精神的。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638/1820/1460mm,軸距為2650mm,標準的緊湊級車身材。

尾箱蓋有個上翹的小鴨尾,在穩(wěn)重中增添了一絲動感。貫穿式尾燈加上帶有GEELY標識的黑色飾板,提升了尾部精致與時尚的感覺。

內(nèi)飾也采用了星瑞同款設計,整體比較簡潔,灰藍配色溫馨中帶有清新之感。12.3英寸全液晶儀表和10.25英寸懸浮式中控屏,讓內(nèi)飾更具科技感。內(nèi)置吉利自己的GKUI系統(tǒng),語音交互、在線導航、在線音樂、OTA升級等時下流行的功能都是具備的。

空間方面,我身高1米75,前排調好坐姿,后排腿部剩余1拳3指,頭部余量還有1拳多,屬于同級正常表現(xiàn),全家出行絕對夠用。

動力方面,只有一臺1.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可選,最大功率114馬力,最大扭矩147?!っ?,匹配5擋手動或CVT變速箱。這樣的動力組合,明顯是偏向平順舒適的取向。

總的來說,全新帝豪還是有著王者該有的氣場,我不用那些夸張的設計和高科技的噱頭在吸引眼球,就是踏踏實實,四平八穩(wěn),有一種從容不迫的感覺。整體產(chǎn)品力非常均衡,特別是BMA平臺,會是它的一大賣點。若是動力上再提供更多選擇就更好了。
尊貴型性價比最高
接下來就到了購買推薦時刻,還是照常把各個配置車款的推薦指數(shù)給出來,大家也可以接著往下看,了解每款車之間具體的配置差異。

首先是入門的手動豪華型,從起名上就給人先入為主的印象了,這款入門車型的配置并不入門。確實,從12.3英寸全液晶儀表和10.25英寸中控屏,還有智能車機全系標配來看,新帝豪配置是挺厚道,不過其他方面的配置告訴我們要回歸現(xiàn)實,畢竟指導價還不到7萬。如果您不看重舒適和安全性配置,但對于車輛的品質有比較高的要求,同時喜歡手動擋帶來的直接的駕駛感受,那就買手動豪華型吧。

接下來是CVT豪華型,從字面上來看,二者的區(qū)別只是在于變速箱,但這多出來的9000塊錢,并不只是花在了CVT變速箱上,其他方面也多出了幾項配置。想要自動變速箱,但手頭比較緊的朋友,可以選擇CVT豪華型。

再往上一檔是CVT尊貴型,比豪華型貴了5000塊錢,個人認為LED大燈和電動天窗是其中最實用的了,LED大燈不僅看起來更顯檔次,還有著更好的照明效果,提升夜間行車安全性。天窗雖然說平時用的不多,但對于很多人來說不能沒有,這是面子上的事兒。

最后是全系頂配的CVT旗艦型,同樣比上一檔貴了5000元,不過我覺得多出來的都是一些不算重要的配置,也并不能讓用車體驗得到明顯提升,所以性價比并不是很高。

總的來說,相比同級別自主轎車,新帝豪并不是走的配置流,而是更加注重基礎層面,比如平臺、品質等方面的素質,所以如果您是配置控,那就直接看其他車吧。
總結
其實新帝豪已經(jīng)有點超脫傳統(tǒng)自主產(chǎn)品的范疇了,有點向合資品牌的理念靠攏,就是不靠配置,而是要憑借基礎層面的高品質打動人。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值得點贊,但效果怎么樣,還是要看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