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ASCO丨雙抗及免疫聯(lián)合方案在胰腺癌領域的探索
是故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不慮則不生,不務則不成,不傲則不失。
——《管子·乘馬》
承啟上一篇?胰腺癌的化療現(xiàn)狀及免疫治療的應用與挑戰(zhàn),還有放療及雙免及雙抗在胰腺癌領域的探索,尚待進一步梳理。且本身對于胰腺癌的分期及治療有知識盲區(qū),一并整理,以饗讀者。
胰腺癌的流行病學
胰腺癌是致死惡性腫瘤之一,2020年全球共有495773新發(fā)病例(中國占124994例,25.2%)和466003致死病例(中國占121853例,26.1%);80%的胰腺癌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
當前的治療方案不盡人意,中位總生存期( mOS )僅6-8個月;其中,局部晚期胰腺癌占比25%(mOS為6-9個月),轉移性胰腺癌占比60-70%( mOS為3-5個月),其5年生存率僅7-9%。
近些年,多個腫瘤領域已出現(xiàn)鼓舞人心的新治療藥物及治療方案,但胰腺癌領域少見;因此,延長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仍是一個亟待滿足的醫(yī)學需求。
胰腺癌的分期
胰腺癌的分期,基本采用的還是常用的TNM分期,總結如下:
除此之外,臨床醫(yī)生多用是否可以手術切除對胰腺癌進行分期:可切除胰腺癌,交界性可切除胰腺癌(可能手術切除,也可能不能手術切除)、局部晚期胰腺癌(不可手術切除)、轉移性/晚期胰腺癌(不可手術切除)。所有診斷出來的胰腺癌中,只有不到15%是可能手術的,85%以上都不可手術切除。
胰腺癌領域治療格局? ??
胰腺癌治療主要以化療為主,根據(jù)《CSCO 胰腺癌診療指南2022》的整理,見下圖:

胰腺癌的治療路徑
胰腺癌具有生物學侵襲性,大多數(shù)患者被診斷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Nab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和吉西他濱是治療晚期胰腺癌的常用方案,但化療耐藥性不可避免。免疫療法與化療的結合對某些類型的癌癥顯示出療效,但在胰腺癌中沒有取得類似的結果。

KN046的作用機制
KN046是一種新型重組人源化雙特異性抗體,可同時阻斷PD-1/PD-L1和CTLA-4通路,恢復T細胞對腫瘤的免疫應答。在一項Ⅱ期臨床試驗(NCT04324307)中,截至2021年 8月10日,53名不能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接受了一個周期的KN046聯(lián)合AG方案治療,31名受試者至少接受了一次基線后腫瘤評估。
目標有效率(ORR)為45.2%(95%CI:27.3%,64.0%),疾病控制率(DCR)為93.5%(95%CI:78.6%,99.2%),取得了良好的初步效果。基于此,中國目前正在進行一項三期關鍵研究(ENREACH-PDAC-01),以驗證KN046聯(lián)合nab紫杉醇和吉西他濱作為晚期胰腺癌一線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NCT05149326)。
研究設計

來自自制幻燈
免疫聯(lián)合治療
胰腺導管腺癌(PDAC)大多數(shù)患者在診斷時患有不能切除、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疾病。此外,化療、手術和放療等傳統(tǒng)治療方法并沒有顯著提高生存率。許多研究表明,PDAC微環(huán)境支持腫瘤生長,促進轉移,并構成藥物傳遞的物理屏障。聯(lián)合療法在增強免疫反應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方面有著巨大的前景。

免疫聯(lián)合化療、放療
但免疫聯(lián)合不同的治療方案,效果有所不同。
免疫聯(lián)合靶向治療晚期胰腺癌療效尚不理想

免疫聯(lián)合化療的協(xié)同效應,較化療顯著延長患者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