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好好干,日子會越來越甜”后的“孔乙己”和“長衫”文學,最近究竟怎么了
? ??提前說一下,我現(xiàn)在高一,并沒有任何工作,所以看法可能有些片面,不喜勿噴。
? ? 最近的一些事令我很不愉快,網(wǎng)絡上人人浮躁,一個一個的消極話題霸占熱搜。
? ? 在“好好干,日子會越來越甜”這里,有部分人嘲諷其“離人民太遠”;在如今的“孔乙己文學”這里,引發(fā)無數(shù)大學畢業(yè)生的自嘲......
? ? 這個社會究竟怎么了?
? ? 我承認,是有部分人真的過得不如意,我身邊就有這些人。
? ? 舉一個例子——我爸,他具體畢業(yè)于哪個大學,我不知道,只知道他英語9級,并且在我讀小學和初中時訓我的時候,他常常說他在我這個年齡段成績穩(wěn)定班一。不過如今,做著外貿的他就常在家中抱怨行情不景氣、年年虧本,引起我媽的憤怒(關于我媽,將在后文做介紹),導致現(xiàn)在家中常常彌漫著硝煙味。其實我爸成這樣也是有原因的,在疫情期間網(wǎng)上外貿漸漸成為主流的時候,他不顧我媽的極力反對,依然堅持自己做傳統(tǒng)外貿(這是從我媽的只言片語中聽到的,若有業(yè)內人士,還請移步評論區(qū)對其進行科普或糾正)??傊阶詈筚r錢了,接不著單,每天在家中無所事事,不是刷著抖音、微信視頻號,就是翻墻去油管看新聞。我媽甚至在她出長差前為我爸報了一節(jié)關于網(wǎng)上電商的課,到了一個月后我媽回來,才發(fā)現(xiàn)我爸一節(jié)未上,四位數(shù)的報課錢就這么被浪費了。我爸就是典型的躺平主義者,對于國際的變動倒是很在意,對于自己則是講求“無為而治”,在這變化萬千的世界中堅持著所謂“自我”。其實他就是不想也不愿改變,就算不做外貿以他英語九級的水平去做教育行業(yè)也是一番出路,可他就是躺平在家,只把錢花。
? ? 也正好一提下我媽,她的經(jīng)歷我倒是比較清楚(畢竟她在我爸那找不到共同點,就會來找我),她先是大專學歷,后來專升本考上廈門大學的MBA,之后做服裝行業(yè),從會計做到總經(jīng)理位置,不過后來因為不明原因(據(jù)說是集團那邊怕她把子公司發(fā)展太好,一旦脫離將損失巨大,派了一個人去制衡她,導致她的4年汗水白流)辭職回家。但我媽并沒有頹廢,她反倒回來又考了廈大的EMBA,拿到碩士學位。之后又去自主創(chuàng)業(yè),不過遇上疫情,創(chuàng)業(yè)失敗。她還是不放棄,她回了娘家,找我外公學習書法(我外公在娘家那邊是個小有名氣的書法家)。得益于我媽的天賦與努力——我忘不了那個被練完字的宣紙堆滿的置物架,她小有所成,如今和她姐姐(央美畢業(yè))一起在娘家那開了個書畫培訓班,靠學費養(yǎng)我們家。她或許就是那種懂得因時而變的人,懂得不斷努力的人。好好干,或許會苦,但總會由苦轉甘。
? ? 我就在充斥這躺平與發(fā)奮的環(huán)境中成長。去年中考出分,考砸了,才三千多名,去了翔安,當一名普普通通的平行班學生。曾失去一段時間的學習動力,不過我媽這個時候跑過來找我聊天,我向她傾訴學習的痛苦,她向我道出社會的殘酷。那一天,或許改變了我,閩南有一名句——“愛拼才會贏”,只有拼,才能有贏的可能,不拼,則永世不得翻身之機。之后,我用學習證明了其可能性:中考分入校排名段439名,第一次月考段270名,期中考段73名,第二次月考段28名,質檢段24名。雖然我知道,正如我們年段長所說:“學習是努力和收益最成正比的東西,你最后收獲什么果,取決于你先前種下什么因。”我不知道到了社會會不會這樣,不過拼是沒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