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圖追光:這款車的問題出在哪?
?從Free,到夢想家,再到追光,嵐圖的產(chǎn)品命名看似毫無規(guī)律,但卻有著同樣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樣的中心思想?我不知該如何描述,總之是正面的,向上的,好的。

?只是在前兩款產(chǎn)品都不溫不火的情況下,第三款產(chǎn)品會非常關(guān)鍵,恰巧它又叫做“追光”,我認為除了剛才說的中心思想之外,它還有另一層含義——追上那道“光”。
那道“光”是指什么?我覺得可以理解為光線集中的地方,進一步理解,就是行業(yè)或領(lǐng)域里的主流位置。當前嵐圖顯然并未在出現(xiàn)在主流位置,他們是否能通過這款車,追上大部隊的腳步?
看起來像三四十萬的車嗎?
有點過意不去地說,起初在屏幕里看到這款嵐圖追光時,我以為是比亞迪漢推出了其海洋網(wǎng)的孿生車型,就像驅(qū)逐艦05之于秦PLUS、護衛(wèi)艦07之于唐一樣,因為追光這車的整體比例、形象風格還真挺像比亞迪漢的。并且它的廣告色也挺符合比亞迪海洋網(wǎng)的風格,兩者疊加,讓我產(chǎn)生了誤會。

那么實車觀感又是如何?其實還是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比亞迪漢,如果你是通過各部分造型細節(jié)去判斷,那確實看不出來追光和漢的相似度,因為追光確鑿是嵐圖基于自己的技術(shù)平臺全原創(chuàng)的車型,里里外外都跟漢沒有半毛錢的血緣關(guān)系。
比如嵐圖追光的前懸架采用的是雙叉臂,比亞迪漢則是從某代凱美瑞那沿襲而來的麥弗遜,而且嵐圖追光還提供空氣懸架+CDC。這兩款車在身材比例上比較接近,也是純屬巧合。


只是相比之下,嵐圖追光比起比亞迪漢還是要稍微長一點,看上去舒展一點,尤其是C柱,追光把C柱拉得更長,頗有掀背氣息,但它實際上還是個常規(guī)后備箱蓋。只是這后備箱蓋上暗藏玄機,有一塊挺浮夸的可升降尾翼在這。

要我說,我覺得這車的設(shè)計談不上什么運動感,所以這塊可升降的尾翼其實有點格格不入。我認為追光想走的是優(yōu)雅風格,就像Free和夢想家一樣,但是它又并沒有多么優(yōu)雅,尤其是你發(fā)現(xiàn)它的輪圈采用了車身同色涂裝,這未免有點辣眼睛殺馬特了,20英寸的輪圈這么一搞也變得一點都不顯大了,這必定是嵐圖追光身上的一大敗筆。

除此之外,嵐圖追光在一些細節(jié)造型的處理上也不是很講究,比較生硬,這讓它缺乏了一些設(shè)計質(zhì)感,這一點也是與比亞迪漢比較類似的地方。嵐圖追光號稱要對標蔚來ET7,我覺得起碼在造型這一環(huán),是很難與蔚來ET7相提并論的,也比較難讓人感覺這是一輛賣到三四十萬的車。

▲夢想家
這倒是挺讓人困惑的,因為嵐圖Free和夢想家這兩款車型,都還挺有自成一派的優(yōu)雅氣質(zhì),在泛新勢力的領(lǐng)域也算是一股清流了,但來到追光這,反倒是有點迷失。其實早前嵐圖發(fā)布過一款叫做iLand的概念車,是個轎跑風格的車,很帥,雖然也確實有點脫離現(xiàn)實。但追光哪怕再多向這款概念車靠近一點也好啊。

▲iLand
好吧,審美的這種東西還是少說點,畢竟我是“反人類審美”,說太多可能會讓部分人看不懂,要么就是他們覺得我不懂。
不過有一點大家應該能跟我達成一致,就是嵐圖的屏幕實在是有一種很想玩又玩不出花的感覺,雖然我不看重屏幕,但嵐圖的屏幕以一種不恰當?shù)姆绞剿⒋嬖诟校妥屓烁皇娣?。怎么個不恰當法?

▲夢想家的屏幕采用非對稱布局
在夢想家的身上,三塊12.3英寸的屏幕在寬度上不足以填滿中控的橫向?qū)挾龋谑撬麄兙桶阎虚g那塊屏靠左邊放,雖然他們在中間屏和副駕屏之間設(shè)計了一個圖案,但也還是很生硬,主要還是不對稱,很為難強迫癥。

而追光又把中間屏放回到正中間了,對稱是對稱了,但三塊屏之間的間隙就也變大了。他們好像左邊這道間隙塞了什么傳感器,而右邊的間隙則用觸控鍵來填充,這還是顯得生硬,而且實際操作起來也不是很便捷。這么看來,嵐圖在第一款車型Free身上發(fā)明的可升降儀表臺算是他們在玩屏這件事上的巔峰了。

至于車廂內(nèi)部的其他部分,追光也沒有特別亮眼的表現(xiàn),除了“三聯(lián)屏”之外,下方還有個第四屏,用于控制車輛的一些基礎(chǔ)功能,界面UI普普通通,整個屏幕面板區(qū)域的造型也過于直給,不夠精致。

唯一讓我覺得略顯突出的是內(nèi)飾面板包覆用料以及座椅的配色,追光采用了大面積的類似翻毛皮來包裹扶手臺,并且這輛展車的灰色主題內(nèi)飾還挺與眾不同的。不過觸摸式的車窗升降鍵又有點勸退了。

以老板座為賣點可行嗎?
嵐圖追光有一大亮點是后排,先說結(jié)論,即便后排是一大亮點,這后排的表現(xiàn)也不算非常突出,但如果橫向相比其他的電動轎車,追光的后排倒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水平。

右后的老板座有電動腿托,這對于轎車來說以往都得在奔馳S級那種級別才能看到,將副駕座椅向前移動后,這老板座的舒適度還是挺不錯的,當然了,前提是老板的身高不要過度夸張。

如果老板不想躺平,想要正襟危坐,這時候后排座椅的坐姿就不算很優(yōu)秀了,尤其是當你把假想敵鎖定為“56E”這些傳統(tǒng)豪華品牌大轎車的時候。這還是受限于電動車先天需要在底盤布置一塊大電池,占據(jù)了一定的厚度。而諸如智己L7、蔚來ET7乃至ET5等電動轎車,受困于這一尷尬的程度比起嵐圖追光要更嚴重一些。
當然了,電動轎車的后排地臺高度也不是必須被底部的電池所影響的,比如保時捷Taycan,以及大洋彼岸的Lucid Air(部分型號),就在后排位置預留了個“腳坑”。
為什么就沒有國內(nèi)廠商這么做呢?這還用說,麻煩呀!貴呀!

▲保時捷Taycan的在后排位置留出的“腳坑”
但我覺得,把后排老板座打造成一大亮點的這個想法比起這個做法更值得推敲。確實,同類的泛新勢力電動轎車后排乘坐感受似乎沒有一個能比嵐圖追光更好,但這并不代表它是個“藍海市場”,萬一只是“藍湖”,甚至是“藍池塘”呢?

如此注重老板座的表現(xiàn),意味著嵐圖假想中的追光車主或是追光貴賓更多是坐在老板座上了,然而以嵐圖當前的品牌形象以及追光這款車自身的形象而言,它是否適合來做這件事?
還是一樣,以嵐圖前兩款車型Free和夢想家的形象來說,嵐圖看似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走優(yōu)雅、尊貴氣質(zhì)風格的品牌,如果順著這個路線走下來,那嵐圖還是值得把后排著重打造的。然而追光這款車它就是好像沒想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又或者是,前兩款車在市場上的表現(xiàn)并不算理想,這使得嵐圖在第三款車型上想要做一些風格上的改變。
真有必要“面面俱到”嗎?
我倒是認為,嵐圖前兩款產(chǎn)品市場表現(xiàn)平平,主要問題不在于車本身,主要是因為嵐圖沒把故事講好,講故事的能力或許還是“蔚小理”這些“正統(tǒng)新勢力”更擅長。但如果追光還是賣不好,那么車本身的問題可能會是一大因素。
這又顯現(xiàn)一個問題,嵐圖目前集齊了SUV、MPV、轎車三大品類,這是“蔚小理”都沒有做到的。

這句話是不是很像是嵐圖自己說出來的自我欣賞?對,雖然我不確定他們有沒有這么說,但這句話是有其他解讀方式的。有沒有可能是“蔚小理”沒打算或是不急于集齊SUV、MPV和轎車?

嵐圖看起來就是什么都想做,如果是一個體量很大的品牌,確實應該什么都做,但即便背靠東風集團,也許比起“蔚小理”這些正統(tǒng)新勢力更有資本,嵐圖也還是一個新的品牌。新品牌其實不需要什么都做,反倒更需要抓住某一個方面去深耕,比如小鵬的智能駕駛很厲害,蔚來的服務很厲害,理想對家用SUV的深挖也很厲害,他們正是用這樣的方式給自己貼上標簽,讓大家很容易記住。
說白了,一個品牌需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說起來這似乎并不只是新勢力新品牌需要有的,傳統(tǒng)品牌也都有,比如奔馳豪華、寶馬運動、奧迪科技、沃爾沃安全、阿爾法羅密歐是我的車……雖然這是一種不嚴謹?shù)囊桓哦?,奧迪有比寶馬更運動的同級車,奔馳也有比奧迪更科技的車機,但這些品牌中心思想是已經(jīng)深深地埋在消費者認知里了的。當消費者需要一輛什么樣的車時,自然就會按圖索驥。

開頭說到嵐圖的車系命名很有中心思想,沒有直接用字母+數(shù)字的命名確實非常難能可貴,但在產(chǎn)品本身的層面,嵐圖卻沒有體現(xiàn)出足夠明確的中心思想,這是個問題。如果他們的產(chǎn)品能夠擁有與車系命名能夠相互呼應的中心思想,那就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