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不愈,安得長生”|葛洪《抱樸子》中的世間哲理


葛洪《抱樸子》中的世間真理
1.百病不愈,安得長生?
身患多種疾病不能痊愈,又怎么能夠長壽呢?
2.欲得長生,腸中當清;
欲得不死,腸中無滓。
人們想要健康長壽,一定要保持腸道通暢。
3.所見少,則所怪多,世之常也。
見識的少,感受到奇怪的事就多,這是世之常理。
4.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
志趣相投的兩人,即使隔著高山大海也不會感到遙遠。
理念不合的兩人,近在眼前也覺得心離得遠。
5.銳鋒產(chǎn)乎鈍石,明火熾乎暗木,
貴珠出乎賤蚌,美玉出乎丑璞。
銳利的鋒刃從鈍石上磨煉出來,明亮的火光在暗木中燃燒,珍貴的珍珠產(chǎn)于低賤的河蚌,美麗的寶玉出自于丑陋的璞石。
6.官達者才未必當其位,
譽美者實未必副其名。
官運通達的人,才能未必與他的地位相當;
名聲好的人,真實的情況未必與他的名聲相稱。
7.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藥;
朽爛之材,不受雕鏤之飾。
對于無法挽救的病人,就不再給他下苦口的藥;已經(jīng)朽爛的木頭,就不能接受精美花紋的雕鏤了。
8.過載者沉其舟,欲勝者殺其生。
船裝載過重就會沉沒,人欲望太強就會損害生命。
9.瞻山識璞,臨川知珠。
獨具慧眼的人看山崖,能發(fā)現(xiàn)未經(jīng)琢磨的玉石;靠近河川,便能知道水里有珍珠。
10.金以剛折,水以柔全,
山以高侈,谷以卑安。
金屬之所以被折斷,是因為其太過剛硬了,流水之所以能保全,是因為其柔和;高山之所以被挖掘,是因為其高大,而山谷之所以能安全無事,是因為其低下。
11.病困乃重良醫(yī),世亂而貴忠貞。
病情危機的時候看重醫(yī)道高明的醫(yī)生,
天下大亂的時候看重忠心不二的大臣。
12.堅志者,功名之主也;
不惰者,眾善之師也。
意志堅定,是建功立業(yè)的根本;
不懶惰,是一切善行的老師。
13.登山不以艱險而止,
則必臻乎峻嶺矣。
登山不因為遇到艱險就停止不前,
就必然能登上高山峻嶺。
14.不學而求知,猶愿魚而無網(wǎng)焉。
不學習而想得到知識,就像想得到魚而沒有網(wǎng)一樣。
15.云厚者雨必猛,弓勁者箭必遠。
云彩積得厚,雨就一定下得猛;
弓弩很強勁,箭就一定射得遠。
16.金舟不能凌陽侯之波,
玉馬不任騁千里之跡也。
金舟、玉馬雖然珍貴,但不能乘風破浪、馳騁千里。
17.明君不釋法度,故機詐不肆其巧。
賢明的君主不廢棄法律,所以投機取巧者難以得逞。
18.小善雖無大益,而不可不為;
細惡雖無近禍,而不可不去也。
小的善行雖然不能帶來巨大的好處,但是不能不做;
小的惡行雖然不能惹來災禍,但是不能不改。
19.縫緝則長劍不及數(shù)寸之針。
縫制衣服,長劍不如小小的針有用。
20.口之所嗜,不可隨也;
心之所欲,不可態(tài)也。
口中想吃的,不能隨便放任這種欲望;
心里想要的,不可以隨意去追求。
21.白石似玉,奸佞似賢。
白色的石頭很像玉,邪惡之徒外表很像賢人。
22.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
指文字經(jīng)過多次傳抄,可能會走樣。
23.并不達泉,則猶不掘也;
一步未至,則猶不往也。
挖井沒挖到泉水,如同沒挖;
只差一步卻沒走到目的地,如同沒走。
24.淺見之家,偶知一事,便言已足。
見識淺溥的人,偶而了解一件事,
便聲稱自己已經(jīng)懂得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