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賞析 | 中美洲富國,哥斯達黎加
哥斯達黎加的概況
哥斯達黎加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sta Rica),中美洲南部的國家。該國位于中美地峽,東臨加勒比海(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尼加拉瓜,東南與巴拿馬毗連,陸地總面積是5.11萬平方千米,首都圣何塞(舊譯圣約瑟)。哥斯的國名來自西班牙語,意為“富饒的海岸”。

注意,中美洲,全稱“中亞美利加洲”(Central America),屬于北美洲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中美洲是指墨西哥以南(有時包括墨西哥)、哥倫比亞以北的美洲大陸中部地區(qū)(一說包括西印度群島)。由于該地區(qū)東臨(大西洋)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是連接南美洲和北美洲的狹長陸地,故也稱“中美地峽”。
哥斯達黎加的自然
哥斯達黎加境內大部分(中部)是山地和高原,科迪勒拉山系貫穿全國,沿海地帶(及北部)有平原分布,河流較為短小。哥斯屬于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東北信風迎風坡為熱帶雨林,東部降水量達3000毫米),全境氣候受地形、信風等影響顯著,全年分雨季(4月至12月)和旱季(12月底至次年4月)。

注意,科迪勒拉山系,是縱貫美洲大陸西部的巨大山系,主要由一系列平行山脈(山脈一般呈南—北或西北—東南走向)、山間高原和盆地組成。其北起(北美)阿拉斯加,南到(南美)火地島,綿延約1.5萬千米(世界最長的水系)??频侠绽较档谋倍?strong>較為寬大,但海拔較低,海拔1500—3000米,最高峰迪納利山(海拔6190米)。
哥斯達黎加的歷史
今哥斯達黎加,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502年,哥倫布第四次航行時發(fā)現哥斯達黎加海岸(此后,西班牙殖民者曾多次入侵)。1564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劃歸危地馬拉都督府管轄)。殖民統(tǒng)治時期,印第安人幾乎被消滅殆盡。19世紀20年代,拉丁美洲獨立運動高漲。1821年9月15日,正式宣布獨立。

1822年,并入墨西哥伊圖爾維德帝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聯邦共和國(1821年,危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五省宣布脫離西班牙而獨立。1822年,合并于墨西哥。1823年7月,脫離墨西哥,另組中美洲聯邦。由于國內不同地區(qū)、民族間矛盾隨即凸顯,該聯邦在1841年分裂)。1838年,退出。1848年8月30日,成立哥斯達黎加共和國。
哥斯達黎加的社經
哥斯達黎加的總人口為521.34萬,白人和印歐混血種人占95%,而土著印第安人約占0.5%。哥斯的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全稱為“羅馬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新教并列為基督教三大派別)。2022年,哥斯達黎加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822.3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1.31萬美元。

哥斯的經濟發(fā)展水平在中美洲名列前茅。外貿、旅游和服務業(yè)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農業(yè)主產香蕉(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厄瓜多爾)、咖啡、甘蔗等。工業(yè)層面,哥斯有食品、紡織、電子、制革、采礦(金、銀、鹽礦等)等。此外,旅游業(yè)較為興盛,也是該國重要的外匯收入來源。
2021學年浙江省A9協作體暑假返校高三聯考
2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哥斯達黎加位于中美洲南部,是世界重要的咖啡產區(qū)。
材料二:利蒙、蓬塔雷納斯分別為哥斯達黎加東西兩岸的沿海城市,兩地緯度相近,但氣侯卻有明顯差異。圖1為哥斯達黎加區(qū)域圖,圖2為蓬塔雷納斯的氣候統(tǒng)計圖,圖3為利蒙的氣候統(tǒng)計圖。

(1)哥斯達黎加地處板塊交界處,? ? ? ??活動頻繁,因此境內多火山。該國由于常遭受_____、_____等氣象災害的影響,導致咖啡產量下降。(3分)
(2)簡述哥斯達黎加的地形特征。(3分)
(3)分析利蒙、蓬塔雷納斯兩地年降水量均較多,分析其成因的異同。(4分)
解析及答案
(1)哥斯達黎加地處板塊交界處,_____活動頻繁,因此境內多火山。該國由于常遭受_____?、_____等氣象災害的影響,導致咖啡產量下降。(3分)
答案:
巖漿(地殼)(1分)? 旱災、颶風(熱帶氣旋)、暴雨(任答二點得2分)
解析:
無論哪種板塊交界處,地質(地殼)運動都較為活躍,而有火山的話,則也可以答“巖漿活動頻繁”。氣象災害主要有臺風(颶風)、洪澇、干旱等,當地的常見氣象災害,我們可以結合他們的氣候統(tǒng)計圖及所處緯度位置來定,如地處熱帶低緯海區(qū)附近,或有熱帶氣旋(颶風)影響,而降水季節(jié)差異大,則有可能帶來洪澇(暴雨)和干旱。
(2)簡述哥斯達黎加的地形特征。(3分)
答案:
以山地、高原為主;(1分)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地勢中間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1分)東北部海岸線平直,西南部海岸線曲折/境內多火山地貌。(1分)
解析:
地形分布特征,主要是“看圖說話”,回答概況、分布(方位)等即可。結合材料(圖文),我們可知哥斯達黎加的地形特征,大致可寫作概述(如分布不均,且以山地、高原為主)、整體類型(如沿海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中部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結合方位的詳述(西南高、東北低,或是中間高、四周低)以及特殊狀況(諸如海岸線曲折破碎及境內多火山地貌)等方面。
(3)分析利蒙、蓬塔雷納斯兩地年降水量均較多,分析其成因的異同。(4分)
答案:
同:地處迎風坡(1分),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1分)。
異:利蒙11月—次年4月受東北風影響(1分),蓬塔雷納斯5—10月受西南風影響(1分)。
解析:
沿海地區(qū)降水量的多寡,離不開“風”“水”“寶地”四個字,如風是迎岸風則多雨(離岸風則少雨),暖流流經則多雨(寒流流經則少雨),受地形影響,水汽爬坡則多雨(迎風坡),而處在背風坡位置則少雨。兩地的降水量均較多,相同的成因不外乎低緯度,臨海,均受赤道低氣壓影響等因素。但是,兩者的方位不同,所以降水成因也略有不同,如利蒙處于東坡,受東北信風影響(11月—次年4月),且有圭亞那暖流流經;而蓬塔雷納斯處于西坡,受西南風(北移越過赤道的東南信風轉變而成)影響(5月—10月),且有赤道逆流流經。

圖片及部分搜索資料均來源網絡(侵刪)
圖文丨中國外交部官網、《辭?!?、百度百度等
文字 | 利之王
編校 | 於? ?古
審核 | 利之王

欲探更多寶藏
請移步地理蹊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