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生于脾,堵在頭!八百年古方,三味藥把頭上的濕氣拽下來

大家好,我是沈醫(yī)生,中醫(yī)認為,濕氣生于脾,常堵在頭,今天我就跟大家解釋一下這句話的含義,再分享一個八百年古方,簡單三味藥煮水便可祛濕,幫你將頭上的濕氣拽下來!

“祛濕”如今已經(jīng)是非常普遍的話題了,一旦我們出現(xiàn)渾身疲乏,四肢無力,胸悶,食欲不振甚至惡心嘔吐,大便發(fā)軟不成型等癥狀時,都知道是體內(nèi)有濕了,但還有一種情況,最容易被我們忽視,那就是頭暈,如果感覺經(jīng)常頭昏腦漲,腦子里好像一團漿糊,反應遲鈍,整日犯困嗜睡,沒有精神,并且臉上愛出油時,一樣提示著體內(nèi)有濕了。

中醫(yī)認為,頭面部是“清陽之會”,如果體內(nèi)濕氣大,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就是頭,因此有“濕氣生于脾,堵在頭”這句話,當濕氣向上侵犯頭面部時,就好像一塊濕布裹在頭上,讓人感覺頭暈眼花,所以你就經(jīng)常頭暈,疲乏無力沒有精神的話,也同樣提示著體內(nèi)有濕氣了。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流傳了八百年的古方,源自于宋代專著《傳信適用方》,只有簡單三味藥,日常煮水喝就可祛除水濕,讓水濕不再堵在頭部,那就是干姜甘草紅茶飲!

此方只有甘草,干姜和紅茶三味藥,其中干姜性辛,可溫中散寒,回陽通脈,因為其性辛溫,所以可化散水濕之氣,是常用的除濕藥;

甘草可以健脾益氣,“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水濕內(nèi)生,此藥健脾,使運化有力,水濕無法積聚于我們體內(nèi);

最后紅茶可以清利頭目,主要就是用于頭暈眼花,嗜睡,反應遲鈍等癥狀,這三味藥日常煮水喝,能有效的將我們體內(nèi)的水濕化散,同時強健脾胃,使水濕無法生成。

此方不僅可以化散水濕,尤其擅長化散頭面部的濕氣,對于體內(nèi)濕氣大而導致的頭暈眼花,反應遲鈍,惡心,食欲不振,沒精神等癥狀有很好的療效。

但需要注意,此方辛溫,主要針對于寒濕病人,若癥狀已經(jīng)緩解,就不要服用了,另外體質(zhì)濕熱的人也不要用,你明白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