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核偵察機現(xiàn)身南海,專家揭露背后意圖,與“康涅狄格”號有關
美軍“康涅狄格”號可以說是最近的熱門話題,對它的事故原因以及損傷程度,外界是眾說紛紜,美軍第七艦隊也是在時隔一個月之后才給出了相關解釋,稱這次事故的原因是核潛艇撞上了海底未知山脈。
顯然,在事故發(fā)生一個月之后,美軍這個充滿敷衍的調查報告很難讓人信服。我國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就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第七艦隊的官方聲明依然是遮遮掩掩,在核潛艇事故發(fā)生一個月之后,用這樣一份簡短的聲明來敷衍大眾,是一種缺乏誠意且不透明,不專業(yè)的表現(xiàn)。
而就在第七艦隊公布了調查報告前不久,美軍在南海的一個動作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據(jù)媒體報道,美軍一架WC-135核物質偵察機在十月底出現(xiàn)在了南海海域,據(jù)軍事專家分析,美軍偵察機這次出現(xiàn)在南海,很可能就與“康涅狄格”號核潛艇有關。
WC-135核偵察機可以對空氣中存在的微量放射性元素以及碎屑進行收集和分析,是美軍用于檢驗核武器爆炸與核泄漏事故的一款專用偵察機。一般情況下,它不會出現(xiàn)在南海,所以說,它這次的現(xiàn)身實屬罕見,并且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更讓人對美軍的意圖充滿懷疑。
著名軍事專家宋忠平就表示,WC-135很可能就是為了檢查“康涅狄格”號事故是否引發(fā)了核泄漏而來。如果這是美軍的真實意圖,那么就表明這次碰撞以及嚴重到引發(fā)美國擔心的程度,所以會派出各種飛機來進行情報收集。
種種跡象表明 “康涅狄格”號的真實傷情可能并不是像美軍說的那樣,它其實傷得很重,美軍很可能是在對外界撒謊,畢竟“康涅狄格”號的事故一旦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引發(fā)“核恐慌”。
眾所周知,核泄漏能夠對環(huán)境造成相當大的破壞,特別是在深海里,一旦海水受到核污染,那么隨著海水的流動,該海域周邊的國家都將面臨核污染所帶來的威脅。所以,“康涅狄格”號如果真的發(fā)生了核泄漏事件,整個東南亞地區(qū)都會心驚膽寒。
并且對于事故發(fā)生地點,美軍也一直遮遮掩掩,在公布調查報告時,可以將南海海域改成了印太水域,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美軍是在刻意為這起事故進行降溫處理,
不過,這種損人利己的事美軍也不是沒少做。美軍最好還是公布核潛艇詳細的受損情況以及事發(fā)的詳細地點,好讓大家盡早地排除“核泄漏”所帶來的風險。(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