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尼羅鱷古斯塔夫-最詳細的報告
古斯塔夫是一條臭名昭著的巨鱷,聞名世界的巨大害獸。因為經常將人列為菜單所以被當地人認為是惡魔般的可怕存在。從1987年開始一直在當地危害居民。爬行動物愛好者帕特里克芙蕾雅在1998年開始關注這條食人巨鱷,并用了二戰(zhàn)期間讓人聞風喪膽的巨炮,古斯塔夫來命名這條怪獸。
古斯塔夫無疑是一條恐怖的食人鱷并且在三個月就犯下了17起食人案件。帕特里克通過這數據預測在20年間古斯塔夫殺人的數字達到了驚人的200~600人。不過因為古斯塔夫經常在猖獗一時后消失幾個月至幾年,所以這個數據并不準確。帕特里克本人也承認確切的案件不超過60起。 但確切案件的真實性還是頗高的,每起都有大量的目擊者描述。一條比河馬或船還要巨大的鱷魚將游泳的人拖入了水中,頭上有彈孔。可以確認吻合古斯塔夫本體的特征,且當地難以存在另外一條如此巨大的鱷魚。行兇者多半就是古斯塔夫本尊。其中有一起案件描述是古斯塔夫上岸捕食遭到當地軍方用AK-47掃射。古斯塔夫吃痛后逃入水中。雖然這事件聽起來天方夜譚,但是古斯塔夫身旁腹部標志性的幾個彈孔能證明古斯塔夫的確遭到過槍擊并幸存了。
除此之外古斯塔夫腦殼頂上也確實有一個彈孔,離大腦僅有一厘米遠,獵人狩獵尼羅鱷會忘兩個致命部位瞄準,一個是最常用瞄準脖頸處的脊椎,直接打斷脊椎讓其癱瘓猝死但是會略損壞皮張。另外一個方法是瞄準大腦一擊斃命,但是此方法必須非常精確,因為鱷的腦子對于其碩大的頭部來說并不大,在頭骨頂端很小的一個部位,瞄準失手幾率高所以不如打脊椎常用但不好破壞皮張。由于鱷魚頑強的生命力,打在別處非要害的部位可能并不一定能殺死它們,讓它們有足夠時間逃入水中,導致狩獵失敗。腦殼上的彈孔應該是來自一個狙擊獵槍的狙擊,在稍微打偏大鬧后古斯塔夫帶著爆裂的腦殼逃回了水中幸存了下來。它能在如此致命的狩獵下和致命傷中幸存可謂非常頑強且幸運的。
可能也是因為這場失敗的狩獵,古斯塔夫此后變得非常機警,根據帕特里克稱。古斯塔夫非常聰明狡猾,當它察覺到人類時,就會快速滑入水中消失不見。所以非常難狩獵也非常難觀察。正是這一行為讓其在人類的獵殺中幸存下來。當地以前還有別的巨鱷,但是都被人狩獵了,僅存一條狡猾的古斯塔夫,屬于非常狡猾且幸運的幸存者。除了平時非常機警外,古斯塔夫行蹤還難以捉摸。它經常出現幾個月殘害不少受害者后,又隱匿行蹤消失幾個月到幾年不等。且作案地點并不固定,有時候會跨越幾個村落甚至在不同國家作案。 為什么古斯塔夫這么難找,生存這么久還能夠逍遙法外呢?行蹤詭秘的同時它又去哪了?這就要從古斯塔夫居住的地方說起了。古斯塔夫生活在非洲中部的坦噶尼喀湖,目擊均在湖旁邊一條叫魯濟濟河的支流與湖的入湖口交界處的三角洲。坦噶尼喀湖是非洲三大湖之一,這湖有多大呢?堪比內海,湖岸線長達1900公里,是世界面積第六大湖比臺灣還要大。也是世界第二深湖,平均深度接近600米,最深處接近1500米。而魯濟濟河也是整個坦桑尼亞第一大河,流入坦噶尼喀湖最大的河流。這也是古斯塔夫為什么往河里或者湖里一鉆就能消失不見的最大原因。在這么大的水域尋找就算是巨鱷的鱷魚難度也無異于大海撈針。古斯塔夫憑借著占據這片水域能跨越超過三個國家的范圍。四通八達甚至順著河流直上跨越半個非洲。
在較早期的時候,當地應該是還有另外一條巨鱷的。一份資料中提到當地本來是有一條龐大的巨鱷長期占領著,平時同樣占據魯濟濟河附近,是當地的地主。但每在古斯塔夫現身的時候,根據當地人說法,一條較瘦較小的尼羅鱷會給另外一條更大更肥的尼羅鱷讓位,大的是古斯塔夫。古斯塔夫出現時,這條瘦小一點的地主會跑到附近一個叫尼科巴的泥塘里,所以這條地主也被稱為尼科巴。但后來的資料毫無這條鱷魚的消息可謂音訊全無,有可能是被人獵殺了。 那么古斯塔夫為什么會執(zhí)著于捕食人類呢?原因為當地在上世紀對四周的動物進行大量捕殺,且因長期戰(zhàn)亂導致周圍大型動物基本全部滅絕。僅剩下河馬與尼羅鱷這兩種動物還存活于河中。這一結果導致鱷魚食物來源減少,沒有更大的獵物可以捕食,只能選擇在水里捕魚游泳洗衣服的人類作為食物。且盧旺達屠殺期間大量人類尸體被拋入河中,從而引導了鱷魚進食人類的習慣。人類從此也成為了鱷魚眼中可進食的菜單。除此之外經過觀察古斯塔夫行動,可能是因為重量太大了且肩膀上有一大片傷疤舊疾讓它在岸上爬行緩慢笨拙。所以難以捕獵迅猛的獵物因而選擇了行動遲緩的人作為獵物。但據帕特里克稱古斯塔夫不僅會捕食人類,它還會將被害者的尸骸在咬去了頭四肢后留下軀干拋棄。有殺人取樂的意味,并非單純?yōu)榱诉M食。推測這一行為也可能是被人射擊后存在了報復的行為。總之四種因素都離不開人類行為的自我反噬。
當地人對于古斯塔夫的目測是夸張的,從7米到12米的夸張衛(wèi)星層出不窮。著名鱷魚權威學者約翰·瑟布賈納森則稱一般尼羅鱷常見的巨型個體或許就是古斯塔夫這種吧,大多都是5.2米長。它可能被當地人把一些莫須有的案例例如溺亡或者別的鱷魚犯下的強加在了它身上。但不可否認肯定是附近地區(qū)見過最大的鱷魚,仍然十分危險。 來自澳洲的另一位著名鱷魚權威亞當·布里頓也關注過古斯塔夫的消息,他曾經測量了現存最大圈養(yǎng)鱷的卡修斯(5.5米)與最大可認證的活體實測鱷魚洛龍(6.17米)。亞當認為古斯塔夫是一條被報道很巨大的尼羅鱷;不過沒有實測不可能得倒準確的大小,它很顯然還在外面游蕩。它和洛龍的最大區(qū)別就是一個是目測一個是有準確測量的。古斯塔夫只能通過已有的視頻素材進行目測,肯定有很大誤差。但很顯然是一只很大的鱷魚,基本可以確定是5.5米以上到6.4米之間,不過,基于目測很難將它和洛龍相比較,尼羅鱷在等長情況下比灣鱷更重。所以5.5米的尼羅鱷會比5.5米的灣鱷看起來更長更大。所以數據稍微夸張是有可能的?;蛟S古斯塔夫有6米,不過沒有準確的測量我們永遠無法知道。 不過約翰·瑟布賈納森和亞當·布里頓沒有親眼見過古斯塔夫,只能通過視頻目測,所以親眼目睹過的學者的說法可能更準確。 鱷魚專家馬克·甘蘇納或許是世界上唯一同時親眼目睹過洛龍與古斯塔夫的人,所以我特別咨詢了他認為古斯塔夫和洛龍相比如何。他稱通過他們多人的估測古斯塔夫大概6米左右非常接近洛龍,而且因為古斯塔夫是在野外觀察到的巨型個體他直到現在依然覺得古斯塔夫給他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
除了洛龍之外,我還問了他覺得古斯塔夫與馬拉河與查莫湖的巨鱷相比怎么樣。很可惜馬克沒有去過查莫湖,所以無法將古斯塔夫與查莫湖的眾多巨鱷做對比。不過馬克說他去過馬拉河(紀錄片里最著名角馬斑馬大遷徙過河的地方),其中也有幾條巨鱷他估計長達5.5米,但是沒有一條看起來像古斯塔夫那么大的。他認為6米和5.5米對于鱷魚而言差距是巨大的。
另外,他對于古斯塔夫捕食成年河馬的故事持保留意見,但認為不應該急于否定。因為他遇到過不少聽起來像虛構的故事但最后被認證是真實的。可惜的是他也沒有古斯塔夫近況的消息,他聽說有些人稱古斯塔夫已經死了,有些人又稱古斯塔夫還活著。而他則稱不論如何古斯塔夫一直都活在他心中。
還有另一位親眼目睹過古斯塔夫的阿莉森·萊斯莉博士,一位專門在非洲研究尼羅鱷生態(tài)習性的學者稱,雖然她在見到古斯塔夫之前已經有了心里預期古斯塔夫肯定會很大。但是在見到古斯塔夫后還是被其龐大的體型所震撼。遠不是她之前見到過最大的鱷魚;一條4.6米的尼羅鱷所能相比的。不過她因為距離太遠,所以無法準確的估計古斯塔夫的身長?;诖蠖啾徊东@和狩獵的尼羅鱷很少超過5.5米,所以給古斯塔夫5.5米。她很高興知道在野外還有這么大的尼羅鱷存活。
古斯塔夫是一條非常肥碩的個體。為了準確查看古斯塔夫全貌,我們通過用3D建模還原了古斯塔夫的身體比例。可以看出來古斯塔夫具有尼羅鱷中少有的8頭身的比例,絕大多數尼羅鱷包括查莫湖巨鱷和馬拉河巨鱷的頭身比都在1:7.5左右。8頭身的頭身比讓古斯塔夫5.5米以上的推論足以成立。畢竟最長的尼羅鱷頭骨DCL大概在69厘米出頭,就算古斯塔夫頭有70厘米,如果僅有7.5頭身那么全長也就是5.2米左右。70厘米的頭長套入古斯塔夫的8頭身也就是5.6米附近,符合學者們的估測。那么古斯塔夫有沒有可能是小頭個體呢?根據對比近處的尼羅鱷可以看出來古斯塔夫的頭非常巨大,甚至超過旁邊尼羅鱷1/3的長度。
古斯塔夫的紀錄片中抓到了兩條小個體的尼羅鱷,一條大概1米左右,一條實測2米。再看兩條面相特征都和與古斯塔夫同框的兩條差不太多。那么我們把這些鱷魚身型都帶入圖片,設定最小的1.2米,別的三條分別1.8米2.6米和3米。先忽略可以看與古斯塔夫的大小比例吻合與古斯塔夫對比。得出古斯塔夫5.6~5.7米左右。
按古斯塔夫與河馬的對比,可以看出來古斯塔夫的軀干就與幾頭河馬長度相當甚至略長一些比較小的個體。略不如其中最龐大的。按普通雌性河馬全長2.8,大的雄性公河馬3.5,也吻合古斯塔夫5.6-5.7左右。
按3D建模體積測量5.5米得出930kg的驚人重量,而5.8米則是1.07噸,與洛龍重量相當。我個人認為古斯塔夫在5.6-5.7米左右,體重剛好1噸。
著名爬行動物學者布萊迪·巴爾也一直把古斯塔夫列為自己最想捕獲的動物之一。但最后因為布隆迪內戰(zhàn)而被迫放棄了這一行為。在他看來戰(zhàn)爭才是當地最大的“巨鱷”,古斯塔夫還存活是因為人們還有別的事情要擔心,如果布隆迪回歸和平,有人就會殺了那條鱷魚。但直到那時古斯塔夫還會繼續(xù)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