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林 | “非”不是“匪”的簡化字
◎蘇培成
“匪夷所思”“夙夜匪懈”的“匪”,和“痛改前非”“答非所問”的“非”意思差不多,有人就認(rèn)為“非”是“匪”的簡化字。這種認(rèn)識對嗎?我們的這篇小文就來討論這個問題。
我們先從“非”字談起。從古文字字形看,甲骨文、金文的“非”就是“飛”,但這兩個字的字義在《說文》里并不相同?!帮w”指飛翔?!墩f文·飛部》:“飛,鳥翥(zhù,向上飛)也,象形?!崩纾对娊?jīng)·大雅·旱麓》:“鳶飛戾(lì,至)天?!薄胺恰敝高`背。《說文·非部》:“非,違也。從飛下翅,取其相背。”(大意是:“非”的本義是違背。由飛字下部表示翅的部分構(gòu)成,取兩翅相背的意義。)“非”是會意字。例如,《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茍非德義,則必有禍。”(尤物:特別漂亮的女人。茍非德義:如果違背了德義。)《韓非子·功名》:“非天時,雖十堯不能冬生一穗?!保ǚ翘鞎r:違背天時。)上述用例里的“非”并不表示“不、不是”。
根據(jù)《說文》,“匪”字本指竹器?!墩f文·匚部》:“匪,器。似竹筐。從匚,非聲?!兑葜軙吩唬骸畬?shí)玄黃于匪?!保▽?shí)玄黃于匪:把黑色的、黃色的束帛裝滿在竹筐里。)“匪”假借為“不、不是”?!对娊?jīng)·大雅·烝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夙夜匪懈:從早到晚,勤奮不懈。)《詩經(jīng)·齊風(fēng)·雞鳴》:“匪雞則鳴,蒼蠅之聲?!薄吨芤住防锏摹胺恕弊直硎尽安?、不是”?!吨芤住ね汀ち罚骸胺丝?,婚媾?!保ú皇莵頁尳伲莵砭突?。)《周易·蒙》:“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不是我求蒙昧的童子,是蒙昧的童子來求我。)
漢字根據(jù)常用趨簡的規(guī)律,表示違背的“非”字,逐漸虛化成為“不、不是”,取代了“匪”?!吨芤住o·六四》:“渙有丘,匪夷所思?!保ㄉ⒘鞯角鹆辏皇瞧匠K芟氲?。)《漢書·陳余傳》:“陳王非必立六國后?!鳖亷煿抛ⅲ骸胺?,不也?!表n愈《師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這樣一來,“非”和“匪”變?yōu)橛梅ㄏ嗤囊唤M字。“非”筆畫簡單,逐漸代替了“匪”。于是,有人就以為“匪”和“非”是一組繁簡字,“非”是“匪”的簡化字,這種看法沒有根據(jù)?!胺恕焙汀胺恰笔遣煌瑏碓吹淖?,由于文字的演變,恰巧字義相同。這不是繁簡字,《簡化字總表》里沒有這一組字。后來,“非”取代了“匪”,“匪”不再用來表示“不、不是”。到了古代白話文里面,“匪”就用來表示盜匪、匪寇。司空圖《復(fù)安南碑》:“匪徒封離授首,三十六之種落迎降?!蔽涸础兜拦庋笏艺鲹嵊洝罚骸跋群笱訜笮》送幸?,擒獲漢奸十有三?!?/p>
《論語·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边@個“非”是什么意思?根據(jù)《說文》,在周秦時期,“非”表示違背?!胺嵌Y勿視”的意思是違背禮的事情不要看。到了中古,《廣韻·微韻》:“非,不是也?!薄胺嵌Y勿視”的意思是不合乎禮的事情不要看。
從上所述得知,“非”的本義是違背,后來虛化為“不、不是”,違背的意思就改用“違”字。《說文》:“違,離也?!北玖x是分離?!对娊?jīng)·邶風(fēng)·谷風(fēng)》:“行道遲遲,中心有違?!泵珎鳎骸斑`,離也。”后來引申為違背。《孟子·梁惠王》:“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p>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2年第8期《學(xué)林》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