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春刀》——————中規(guī)中矩,值得推薦
其實很早以前,16年大約十月的時候,我印象里同年在知乎上看到過一篇影評,現(xiàn)在找不到了,個人覺得那一篇已經(jīng)分析的很好,這一篇也只是隨便寫寫罷了。 先說一下我的觀點,這部電影不爛,但算不上好,豆瓣上7.5分的評價個人覺得是十分公允的。 以下純屬個人見解。 繡春刀與其他大多數(shù)武俠電影有一個十分不同的地方,也是一個個人覺得十分出彩的地方,就是這部電影他并不存在一個所謂的“英雄”,有的只是底層官僚在政權更迭中的欲望,理想和對生存的渴求。
這并不是一部英雄史詩。在很多武俠片注重“俠”這一方面不同,或者說余其我稱它為武俠電影,倒不如評價它為一部明末的浮世繪。 先是第一部的三兄弟。老大盧劍星個人覺得還可以算得上是忠義,他重視兄弟,為人孝順。但老二老三個人覺得與“俠”差得很遠,老二沈煉,本片主角,從追捕許顯純就可以看出他的心狠手辣。 “你女兒如果入了教坊司都是因為你私藏閹黨。”一句臺詞把一個冷血的特務刻畫的淋漓盡致。 但他也并不是一條大奸大惡的走狗,更多是那種環(huán)境使它不得不變得自私自利,因為這不只是為了保護自己更加是為了自己身邊的人。 他愿意為周妙彤贖身湊錢,想辦法讓她被赦;他可以用武力逼迫上司,給大哥買官;二弟被脅迫,他拿錢幫忙;妙玄被脅迫,他敢于以凌遲的代價殺死同僚。 三弟丁顯;一個流寇,殺掉了錦衣衛(wèi),便冒名頂替。殺伐果斷,但卻也有著自己的柔情,一個叫張嫣的女孩,一個藥師的女兒??赡軐τ谒麃碚f,這個女孩是亡命生涯內心里唯一一點安慰吧。 這些角色個人覺得刻畫的很好的是,并沒有一味的臉譜化,而是通過他們的復雜來彰顯那個時代的混亂。這也是這個系列個人覺得的精巧所在: 它并沒有設制過“好人”,這里面的每一個主線角色除了個別邊緣角色以外,基本上可以認為是壞的程度不同。
閹黨是惡人,但東林黨呢?電影里有一段戲是假扮成文官的皇帝問韓曠:“朕現(xiàn)在已經(jīng)殺了幾百人,就連那袁崇煥都為魏閹修過生祠,你連他也要殺嗎?”隨后便加重了語氣“你想讓無人可用!”這句話作為韓曠希望嚴查的回應也說明了皇帝的心思:“你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不過是想打擊異己讓你們文官一家獨大!”這些事情的背后,不過是政治的斗爭而已。 但這場斗爭中最可憐的,是一些莫名被卷入的普通人。
盧劍星,個人覺得這個角色多少也是那個時代下的悲劇。他孝順父母,一直希望可以補上父親百戶的缺,他以為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可以升官的機會,結果卻因為二弟沈煉的一時貪心送了自己的命,最后為了二弟和三弟,走上了斷頭臺。但是,這件事情真的可以全責怪到沈煉頭上嗎?明顯不能,沈煉也不過是想要有一筆錢,給大哥買官,給妙彤贖身。 而且,并不代表著沈煉殺了魏忠賢就可以脫身。因為皇上也只是說要見魏忠賢,如果帶回了尸首,個人覺得皇帝也有可能怪罪于兄弟三人。 而拒絕的話,也有可能被人懷疑成閹黨,在當時嚴打狀態(tài)下,不可能不出事。正如趙靖忠所述:“當我見到你們兄弟三的那一刻,你們就已經(jīng)是死人了?!?這部電影多少讓人感到一點憂傷和壓抑,總之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