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銀壺上的國色天香,榮華富貴,驚艷時光
??筑夢茶鄉(xiāng) 福地湄潭 湄江印象 只為一杯好茶
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zhì),是人類的本能。追求更好的茶道、茶藝,也是茶人的本能。
銀壺,在茶道生活中主要用來獲取更優(yōu)質(zhì)的水源,獲得更出色的品茗感受,它貴氣又高雅,還是一種儀式感和一種身份的象征。

一把銀壺,可以傳家。
也許平時人們愿意花500塊錢買件衣服,1000塊錢買個包包,甚至5000塊錢換個手機,但對于茶人來說,就更愿意花這些錢買好的茶、好的茶器,比如一把精美的手工銀壺!
可能幾年甚至十年后,大家會發(fā)現(xiàn),除了這個銀壺,買的其他東西都沒用了,那些衣服、包包已經(jīng)不知道扔哪里去了。
一把手工銀壺對于我們,既是興趣,也是投資。當(dāng)那些貴重物品被用壞用舊,曾經(jīng)時髦的產(chǎn)品也紛紛過時,你會發(fā)現(xiàn),只有自己收藏的手工銀壺韻味不散,可以繼續(xù)傳承。

為了尋得一把傳家的銀壺,真材實料的銀,踏實靠譜的匠人,難得的一片銀工藝,在祖國西南調(diào)研選品,終得這把花開富貴牡丹銀壺。
這次給大家?guī)砭褪沁@款,來自苗族國春銀飾,純銀浮雕,一片造手工銀壺。大約275g,容量約300mL。藝術(shù)性與生活性相結(jié)合,牡丹花艷,國色天香;煮水品茗,細膩綿長。
這樣的一片造銀壺,煮水事茶更方便。足夠?qū)嵱?,足夠珍貴,亦可傳家,您說是不是很值得擁有呢?
,,,
手工銀壺?

煮水凈塵,品茗發(fā)香
銀壺煮水,可凈塵。《茶經(jīng)》中形容銀器為“至潔”之物,就是干凈。
因為銀器中含有豐富的銀離子,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更加健康。
在反復(fù)的嘗試中比較出,銀壺煮的水泡茶的口感會更加細膩柔軟、溫順綿長。

同樣的水,同樣的茶,同一個人泡,銀壺泡茶的口感確實溫潤、甘甜,對茶香、茶味表現(xiàn)更為充分。
銀壺煮水、泡茶的確有著不可小覷的增色效果,它可使水質(zhì)柔薄爽滑猶如絲絹,口感喉韻更為細膩甘甜,順滑飽滿。
不僅揚茶之香,發(fā)茶之氣,亦可醒茶之味,這是其他器皿難以媲美的。
以前的茶道名家,偏愛銀壺,因為懂好茶之矜貴,故以銀壺侍茶,講究凈取濃香。

代代相傳,魅力獨特
如今物質(zhì)商品泛濫,但真品稀缺。
很多人買銀壺,價高覺得貴,價低擔(dān)心銀含量不純,手工與機制壺真假難辨,審美與收藏就更難考究了。
而銀壺茶器,是煮水入口的器物,更加要謹慎。
囿于好銀壺難找,曾經(jīng)歷兩年遲遲沒下定決心為茶友推薦銀壺,就是因為沒有找到特別合適的。首要考慮安全問題,銀的純度要有保障;其次,相信手工錘打的銀壺更具審美價值;而且,價格地道的銀壺實在是太太太難找了。
直到親赴貴州黔東南,有幸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苗族銀飾鍛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國春大師請教過后,才找到一把好銀壺。
苗族的國春銀飾,其創(chuàng)始人就是王國春大師。

所用銀均為國庫標(biāo)準999純銀為原料,出自苗族打銀匠之巧手,用代代相傳的獨特手藝制作而成。
這樣的手工銀壺,每一把都有它的獨特魅力。
每個作品,花紋位置、嘴口等都會有細微區(qū)別,純手工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此,不可能做出完全一模一樣的作品,和機制模壓工藝完全不同。

國色天香,牡丹花艷
這把銀壺以牡丹為紋飾,牡丹,是花中之王。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br>牡丹花的嬌與艷,一直被無數(shù)人認可、贊美。它花大而香,哪怕的凋零,也是完整的一朵花落下,驕傲又美麗,大概它是造物者在世間落下的一筆濃烈,是希望它給世間帶來更多的張揚與熱情。

于是在這銀壺之上雕刻著一朵朵牡丹花綻開,紋路清晰,細節(jié)精致,如此濃艷,卻絲毫不見俗氣。

黑色的壺鈕上又有一朵盛開的銀花,巧妙無比,撩人心弦。
壺把則貼心的纏繞了細密的棕繩,隔熱防燙。

純銀純手工,一片造
好的手工銀壺,肌理錘紋,自然,生動,有層次感。
而牡丹銀壺,更為難能可貴之處,是一片造工藝打造而成。何為一片造?
一片造工藝是手工銀壺一種特別精湛的工藝。沒有一片造工藝(銀整張工藝)前,打銀壺都是兩片打,壺嘴,壺身分開打,再加焊料焊接而成。
而有了一片造工藝后,是由一片純潔完整的銀材,不經(jīng)過切割、額外焊接,直接煉制成一把銀壺。
它的困難之處在于壺嘴、壺把都需要匠人從壺身極為小心的敲出來。
一名合格的銀匠,從十多歲跟隨師父學(xué)習(xí)手藝,4~5年才掌握基本的打造方法,而一位經(jīng)驗老道的銀匠師傅,不去包括設(shè)計的時間,還要經(jīng)數(shù)十工序,涉數(shù)百工具,歷數(shù)萬次精敲細擊,才得使一把完整的銀壺浴火重生。
耐心、細心,這都是每位工匠需要擁有的品質(zhì);汗水、心血,這都是每位工匠需要付出的東西。
若絹水,用之恒
明朝許次紓的《茶疏》中這樣寫到:茶注以不受他氣者為良,故首銀次錫。
認為在煮水用具中,以煮水用的純銀制壺尤為珍貴。
銀壺煮水是“若絹水”。絹,絲織品,即指水質(zhì)柔薄如絲綢一般。
茶圣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也在《茶經(jīng)》中提到:以銀制壺且雅且潔,既可完整保持茶之原味,且用之恒久。
以前,只有部分名門貴族才能用得上、用得起銀器,不過到了現(xiàn)在,銀壺本身的價值不減,但也不再有那些門檻,許多人都能擁有一把心愛的銀壺。
一把銀壺,好好保養(yǎng),世代相傳。畢竟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價值,當(dāng)做「傳家寶」也未嘗不可。
這次給大家?guī)淼幕ㄩ_富貴牡丹銀壺,來自苗族國春銀飾,純銀浮雕,一片造手工。大約275g,容量約300mL。藝術(shù)性與生活性相結(jié)合,牡丹花艷,國色天香;煮水品茗,細膩綿長。
湄潭手筑黑茶 湄江印象領(lǐng)先
一輩子 一件事(做杯好茶),一杯好茶 敬天下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