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新手放掉坑常識補全

????我是2021年開始騎行公路車的,到今年為止,已經(jīng)買了4輛公路車,3輛折疊車,算是對公路車有一些認知了,在此過程中有了解了一些知識點。發(fā)現(xiàn)有些人對一些知識點不太清楚,多花了冤枉錢,走了冤枉路,所以寫這個文章。
?
前提:
????騎行圈有影響力的是大Pro,豪車愛好者,但是如同其他運動項目,極端玩家的追求有時候并不太適用新手,例如追求激進姿勢,過度追求輕量化意味著需要更多花費。對于新手來說,已合適的價格選擇到合適車子是相對更重要些,在有一定經(jīng)驗后,再逐步升級,再參考更專業(yè)的帖子來提高更好。
????所以我這篇文章更注重一些基礎(chǔ)知識點,所介紹的技巧,方法都注重于初級,如果你本身就熟悉公路車,追求的是高速,例如騎行速度40+,最好忽略吧,因為高速對很多細節(jié)要求是不一樣的。
?
買車前準備:
????新手和入門不久的其實遇到的第一個選擇難題就是買車,買什么樣的車,有那些特點,那些地方需要避免踩坑。B站有很多介紹視頻,這里我不重復,我補充下,買車其實最重要的是清晰你的目的,即你的目的是什么,那么你買什么樣的車。不要因為別人的介紹或者預算約束而選擇錯誤,套件可以降,但是一開始選錯的花,那么后面你會花更多的金錢來糾正。
?
當然很多人買車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
這車我能騎多塊
這車那里可以升級,花費多少
我升級了碳纖維輪組,速度能提高多少
?????這些問題我會在后面涉及到。但是總體上最省錢的方式當然是一步到位,但是一步到位的公路車已現(xiàn)在標準一般要2W以上,大多數(shù)人不能一步到位,一般就是第一輛改裝,第二輛定版,了解好你的目的,有助于你總體上買到自己想要的車。
?
????例如我,我先后買了4輛自行車,車店老板笑稱我是不清楚自己要什么,確實是,總計花了快3W了,還沒買好車的情況下,唯一好處是買車不是小白以及可以發(fā)帖吹牛了。
美利達Sculture400/價格9000/鋁架105/耐力車架
Camp Ace 7000/價格8000/碳架 105/氣動車架
精靈 Falath/價格14000/碳架 105DI2/氣動車架
TideAce/車架4000/碳架/綜合架
?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目的或者說最大愿望是
1.???? 追求一定速度,希望以后巡航速度35
2.???? 車子要美
3.???? 長途野外騎行,一定的貨架功能
4.???? 大部分公路騎行,不太會山地
?
????那么按照我的要求,我上面買的都不滿足,因為公路車不具備良好的貨架功能,即便自加貨架也是不太滿意,我的追求其實是輕Gravel車架,這樣能我野外長途騎行的要求。我其實也想最后換成Gravel車架,同時因為要美,整車就不太適合我,我應(yīng)該去買車架然后涂裝,再組車。在我清晰我的目標之前,我已經(jīng)買了4輛了,回頭看其實是浪費了。
????所以你的目的很重要,如果你是速度黨,那么氣動架就滿足你,如果你的腰不行,那么耐力架子就很好。如果你喜歡輕微野外,那么Gravel就適合你。很多人在買了第一輛車后才發(fā)現(xiàn)不太滿足自身要求,于是再升級,換第二輛車,不是說不好,而是這個過程是會花費更多精力和金錢的。畢竟像我這樣閑著無聊買4輛的也是另類了。
????當然買了之后也可以繼續(xù)改裝升級,如果你是學生黨,動手能力很強,那么改裝就是種樂趣,如果你是中年人,工作之余的娛樂,那么改裝就是耗費你精力的不必要工作。
????目的明晰了,那么就考慮預算,如果你錢比較多,那么直接好車上,一分錢一分貨,錢到位了,沒有什么搞不定的。例如我的Camp 7000,線拉油碟,當初我為了體驗國產(chǎn)車質(zhì)量特意買的,花費8000RMB,在新加坡調(diào)試加替換,花費3000RMB, 人家車店幫我調(diào)的舒舒服服的,線拉油碟手感也不差, 105大套變速絲滑。
????如果想逐步升級體驗,我個人建議是第一輛便宜,第二輛二手或者好車,這樣的好處是你會知到你需要提高那里,那里需要提升,那里升級是意義不大的。這也是我這個文章的重點,在后面會就關(guān)鍵點一一說明。
?
????無論什么車子,第一輛建議去店里買整車,我在網(wǎng)上也看了無數(shù)人自己裝車,自己也網(wǎng)購過,經(jīng)驗告訴我,第一輛最好要到物理店,因為萬一有什么問題,你會第一時間得到正確解決而不是自己猜來猜去的。而且店主會根據(jù)你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大小。具體我會在后面說明。
?
車架選擇
????車架其實是一個公路車的核心,其涉及到很多地方,我在看了N多B站視頻后,發(fā)現(xiàn)很多up主也不好細談,因為除非你是店主,除非你賣過很多家車架,不然誰也不敢輕易出建議。一個好的方法是你在選車架前,先找輛車試騎,或者租個車試騎,最好要騎1周,這樣你在買車前就知道你要平把還是彎把,耐力還是競速,你的腰行不行。
?
????車架類型很好分辨,車把抬的很高的就是耐力架,好處就是你騎起來不需要彎腰很多,適合長途,頭抬得高方便看風景啊。氣動架則相反,車橫梁基本水平,車把放的低,需要你把身體趴低,這樣利于利用身體的重量踩踏,以及降低風阻。需要你的腰部肌肉有力
?
????這樣一說是不是選車很容易了,腰好追求速度選擇競速,不好選擇耐力。問題是每個人的愛好是不同的,氣動架造型好看啊,所以很多人也買氣動架,包括我這個大爺。國內(nèi)廠商其實很關(guān)注大眾意見的,他們就出了綜合架,就是不像氣動架車把那么低,也沒有耐力架車把抬得那么高,你會發(fā)現(xiàn)市場大把這樣的綜合架廠家說是氣動架,因為公路車友的愛好。這里的細節(jié)可以專門再做個視頻,所以我反復強調(diào)買車前試騎,這里很難講清楚。這也是為什么一般人都是會買車后再升級的原因,買兩個公路車,因為即便別人說了很多自行車知識,你也很難全部領(lǐng)悟,畢竟大部分人要么高估自己的腰,要么過分舒適,然后速度提不上來。
????總體上要清楚自己的興趣是什么,例如N多人其實把美觀放的很重的,那么你本來聽人勸買了個耐力架,最后騎騎又買回氣動架的不在少數(shù),這也是精靈車架,可以自定義涂裝為什么這么火的部分原因。
?
車架大小
????這個話題可以好幾個視頻也說不完,而且個人特點也不一樣。這里我不細說,就強調(diào)一點,去選尺寸前,注意量一下跨高,然后在車店試車時,讓朋友從側(cè)面拍一張照片,然后去比對標準姿勢,其實這就是最快速fitting,去看看你不是腿打的太直,或者腰彎的厲害,這都說明尺碼不合適。所以最好去車店,車店老板一看就知道你的尺碼了。

?
????那么如果你的尺寸卡在中間,那么買小還是買大。我前幾天發(fā)了個帖子,才發(fā)現(xiàn)買大買小原來大家有這么多不同想法。
?
????我在此強調(diào)下,我是基于以下規(guī)則選擇大小
1.???? 盡量通過調(diào)節(jié)坐墊高度,前后,把立墊片來調(diào)節(jié),不買額外配件
2.???? 舒適性第一,初期不著重競速(速度<40),等待新手熟悉后,再逐步提升,例如縮短把立來維持更激進姿勢
3.???? 標準體型,有很多爭論其實是因為騎手的不標準體型
4.???? 卡在中間是中間,不是說你171,然后買大,買個170-180cm范圍的車架,別笑,真有。
5.???? 車架尺碼不足,差的特別大的,請直接忽略買大買小
?
????我的建議是:如果體型標準,不想折騰,不是急速愛好者的話,買小半號不買大。其核心原因是如果你的車架買小了,除了常規(guī)調(diào)節(jié)(通過坐墊高低,把立墊片來調(diào)節(jié)),還可以靠你的身體自動調(diào)節(jié),如果你買大了,你的身體可沒辦法拉長,會出現(xiàn)極限調(diào)節(jié)的隱患。
?
????尤其是大車架reach大,會對應(yīng)的top tube 更大,身體不夠長的話,勢必導致身體更多下壓,用手來支撐的激進姿勢來應(yīng)付,對應(yīng)的手壓力和腰部壓力增大,導致騎行腰疼。
????買小的情況下,對應(yīng)stack會低,但是你的座高,是由seat tube決定的,它是有角度的,并不是垂直的,并不會增高太多,如果你感覺下傾,趴的更低,一個把立墊片就解決了。買小的問題最主要是你的身體是彎曲的,像蝦米,不完全展開,你的腿容易蹭到前輪,并且發(fā)力不方便。
?
????我知道這里爭論非常大,這里借鑒網(wǎng)友的話
<然后有個普遍潛意識是,一個新手一般能很快達到入門中階水平。那么偏小半號的車架整車,在廠家默認用偏后坐管,留三cm頭管,8到10cm把立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diào)坐墊,不切頭管,用抬升把,相對低成本的得到一個舒適騎姿。提升中可以移坐墊,逐步移動墊環(huán)和切,燕把前傾,換更長把立,負角度,短直把,相對短的硬叉或者避震叉, 來得到一個相對pro的騎姿。而偏大很多的整車會超出一般性的可調(diào)整范圍,其實就是在相對省的成本下,讓第一臺車盡可能的使用時間長和不會出現(xiàn)徹底無法使用而造成賤賣損失>
?
????很多爭論之處是很多人買的是破風車架,車架本身就狠激進了,然后腰直接不行了,害怕趴的更低。這個你的基礎(chǔ)就錯了,激進的車架靠把立墊片是不可能完全解決的,所以我一直說,新手考慮下綜合架,即有破風造型,也不至于太難騎。當然想舒服直接耐力架子省事,挺直腰邊騎邊看風景不香碼
????還有一些個子高的,買不到合適的stack,被迫買小了。所以說買大。這里面門門道道非常多,如果你覺得我說得不對,那就借鑒下,我看過太多買大了,然后騎手撐著騎的例子。
?
????再強調(diào)一點選小不選大,是指小半號,那種2個尺碼差距很大的,大小都不要選,我見過才嚇一跳,給你們看看, 車店真狠啊,明明是少一個碼510,偏說只有這兩個碼,stack一般是增長20mm,reach增長5mm,這個530-550,550mm stack基本適合180,買家174,店家讓買550,買了550, 坐墊還可以靠調(diào)低來解決,但是reach 388直接干死。
某車架
Stack Reach Top Tube Seat Tube
480????375????470????????????480
551?????388????529????????????530???
?
如果你是不標準身材
那么在Stack和Reach外,要額外注意兩個參數(shù):
五通到坐墊的長度 Seat Tube,和跨高有關(guān),腿短的要注意這一點
坐墊到把立的長度 Top Tube,和胳膊有關(guān),胳膊長的可以調(diào)節(jié)
?
????如果不確定你的身材是否標準,可以自測跨高,臂展,就可以知道了。如果你是不標準體型,那么第一要素要滿足短板。
案例1:
車店根據(jù)身高推薦Trek56,買家試騎后發(fā)現(xiàn)身體有些扯,那就是reach大了,前提被迫前傾,癥狀就是手臂基本打直,或者腰部騎行后累,最后選擇的是54
案例2:
身高190,跨高94,這個就是腿長了,那么必須選大,選了精靈59碼后,reach就大了,那么買來之后就必須改短把立
?
品牌
????預算充足當然一步到位,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當然是盡量選國外品牌。當然這是廢話。
????這個我特意強調(diào)下,我知道國產(chǎn)車的質(zhì)量眾口不一,但是如果你打到幾千搞個公路車騎,國產(chǎn)車其實是個好選擇,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差, 畢竟我也是買個3個國產(chǎn)車架的。
例如我買的Camp Ace 7000 碳纖維105套件 ,我來說下小毛病
中軸異響
剎車非喜瑪諾
內(nèi)走線導致變速不順暢,線管異響
線拉油碟像握力器
垃圾輪組
垃圾外胎
碳纖維車架重
????你看這么多毛病,但是這車我讓車店調(diào)整后,馬來西亞4天野外500公里沒問題啊,下坡50速度也沒事啊。它就8000塊,8000給你碳纖維車架加105套件,你還要什么,你調(diào)好了和好車差不了太多的。所以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其實是可以考慮國產(chǎn)車的,碳纖維車架再差也是碳纖維啊,105套件也是啊。如果預算還不足,105可以降低Sora,套件其實對騎行影響沒那么大,而且后期容易升級,車架才是最關(guān)鍵的。
????如果你是怕麻煩的,那么我個人推薦美麗達,雖然美利達有人說坦克達,但是新手入門是非常好的,參考我上面價格,它其實價廉物美。而且質(zhì)量是超越同價位國產(chǎn)的,具體參考我的Camp視頻。 如果預算豐厚,那么捷安特價格會高一些,也不錯。當然了,好大哥就應(yīng)該一輛Pina,一輛Trek,一輛便池,想騎那個騎那個。
?
????這里稍微總結(jié)下,一分錢一分貨,如果已美利達為基準的:
美利達是經(jīng)典代表1分貨1分錢
國產(chǎn)車是1分貨 0.6-0.8分錢
TideAce車架是0.8分錢
精靈車架是1.1 分錢,考慮它涂裝,還是很有吸引力
Seka車架 是1.5-2分錢
捷安特是2分錢,不要以為捷安特便宜啊,它價格其實和大品牌相差不大的, 但是Giant保值非常高,二手很容易出
Pina\Trek就是幾十分錢了,但是各方面都比較完美。
????預算充足沖捷安特,富裕沖大品牌,不太足求安穩(wěn)找美利達,再不足Camp,喜德盛都可以的,當然太小眾不出名的,自己掂量吧,畢竟沒人敢評論
?
下面是關(guān)鍵,有了車后,很多人就琢磨著升級,那么靈魂提問來了
升級什么效果最大
升級后能提高多少速度
?
升級最有效果的是外胎和輪組。這里我說下細節(jié)。
外胎
那么好的外胎和普通外胎能差多少,我做過,同樣車子,同樣路況,同樣力氣
GP5000?????? 滾阻8, ?????防刺33,速度35
Gatorskine? ?滾阻20??????防刺60,速度30
?
1W以下的車,外胎滾阻多少,我也不知道
1W+,一般瑪吉斯的入門外胎,滾阻大概15左右
具體請參考
https://www.bicyclerollingresistance.com/road-bike-reviews
????好的外胎在雨天抓地很好,我原來美利達瑪吉斯一道下雨天我就怕,換了GP5000就感覺好多了,而且路感覺得很棉。其實滾阻8-10差不多就行了,就我這菜鳥腿,現(xiàn)在速度也可以到35了,團騎40應(yīng)該也能達到的。我也試了3-4種外胎了,你們按照上面那個網(wǎng)站找個差不多的就行了,不用頂級。我現(xiàn)在都Gatorskine,不在乎那點速度,就是懶得扎胎換胎,有坑也懶得避開。有啥特殊要求就對應(yīng)著找,例如防滑,防刺什么的。
?????這里我說下真空胎。真空胎非常好,但是只適合城市,或者有支援的騎行。我知道有人會說,我野外騎行幾百公里沒事啊,我也是啊,但是一旦真空胎扎了,又補不上時,你會頭疼到放棄真空胎的。
????而且真空胎的安裝是非常費力的,你要想一下,真空胎沒有膠水,就靠車胎胎唇和車圈保持氣密,你想它要多緊才行,所以你要使上上古洪荒蠻夷之力才能裝上真空胎(讓你認識到你的力氣有多?。?,這事為啥B站安裝真空胎都要專門出視頻,我裝了一次成功后就放棄真空胎了。而且沒有氣泵你也根本不可能打足氣。
????所以如果你不是速度黨,例如B站標準60+,真空胎還是算了吧,比較普通外胎你也照樣可以騎行40+。所以我的馬牌5000扎了后,我就全面放棄真空胎了,現(xiàn)在鱷魚Gatorskine長途騎行,Panaracer城市騎行。
?
碳纖維輪組
????輪組其實是第二要換的,也是換了以后感受最大大的,不多說,效果就是啟動快,維持高速容易。這些是廢話,我強調(diào)一些別的。高度45mm以上的,容易收到測風發(fā)漂,有次我騎野外,大卡車從旁邊過去,我感覺我的后輪就好像被大卡車吸過去一樣,要知道我80+kg加尾包啊。如果你不是速度大佬,40mm就足夠了,不然你高速放坡,大風一吹輪組就漂,你怕不怕。
?
其次買什么價位的碳纖維輪組,有多少速度提升,我正好有個兩對輪組
一個是雜牌到都查不到產(chǎn)地參數(shù)的,3000元;
一個是品牌Fulcram DB40, 10000元。
對不起,垃圾輪組和大品牌輪組我騎不出區(qū)別,放坡速度兩者也沒啥區(qū)別,放坡速度看花鼓潤不潤,不知道為啥,我的雜牌花鼓也很潤,每次下坡我都是前面,而且雜牌輪組可以隨意造啊,什么坑啊,我都直接碾壓的。
????所以我個人建議大家預算不多買個便宜碳纖維輪組2000-3000就可以了,和品牌的差距真的小的可憐。這樣差不多花費3000就可以有最大收益。這篇文章一個目的就是看到有人花了1.5W買車,然后升級輪組什么又花了1W,親,這價錢直接一步到位買品牌不更好嘛。
?
套件
????套件這里也是我寫這文章的原因,自行車行業(yè)這幾年有幾個大坑
機械油剎
全內(nèi)走
一體把
?
????機械油剎見到就避過吧,握力器都玩過吧,當然,調(diào)好了也可以用。
?
????電變就是這個行業(yè)的又一個忽悠,我知道會有很多技師說電變流暢啊,用了再也回不去了。我這次裝車時,因為選了全內(nèi)走選擇了電變,我試了下,媽呀,和我美利達機械變速沒區(qū)別,和我Camp沒區(qū)別。因為這兩個車我都是讓車店好好調(diào)整過,每次變速都是絲滑般的。而且你知道105電變,手變頭是電池嘛,App里看不到電量嘛,雖說能用1年,萬一沒電了,你不糟心嘛。
????所以,如果你不是為了美觀選擇全部內(nèi)走線,105機械足夠了。皮實,幾年都不用動。至于Ultegra嘛,說實話,你的腿如果不夠力,換啥也沒用。速度不超過40前,真沒啥區(qū)別。
?
????另外一個大坑就是國產(chǎn)車為了美觀,全部內(nèi)走線,線管到了車把中間一折,頭管向下一折,2個90度你指望機械變速能好才怪哪。所以要么全內(nèi)走電變,多花3000大洋,要么外走線。其實外走線如果把線做好了,也不會難看的,所以你看國外車好多都不是全內(nèi)走,就是這個原因
?
????最后一個大坑就是一體把,一體把是集成了彎把和把立,也就是說萬一不合適,要一起換。例如我精靈一體把下傾角度-11度,我不太舒服,于是我家里就富裕了一個一體把。
?
????上面把主要點都談到了,總結(jié)下,什么爛車,都可以靠升級碳纖維輪組和外胎有最大效益的提升。車架升級嘛,哈哈,你等于買新車了
?
下面說些其他小零件
座墊
????這玩意邪門,有人喜歡硬的,有人喜歡軟的,捷安特就夠了,我反正長途喜歡偏軟,不能太軟,幾百的和幾十都試過,區(qū)別不大,唯一要小心的是,你的屁股骨頭不要正好和中空那邊頂著,那就只有換了。 至于長途屁股疼,那只有換不同姿勢了,中間要時不時站起來休息下。
?
????買零件不要調(diào)最便宜的,已捷安特為基準比較好,便宜好用。太便宜很多次品,太貴嘛,提升有限
?
騎行服
????國內(nèi)品牌蘭帕德/捷庫/Monton/GRC 全部買過,國外買過MAAP,相差不大,我這邊夏季,我喜歡Monton。偷偷說一句,一分錢一分貨,1000大洋的MAAP確實比Monton舒適那么一點點
?
????騎行褲嘛,可以穿內(nèi)褲,我知道又有爭議了,可是你想想,上完廁所騎行褲臟了,你要每次騎行完都要好好洗的。穿內(nèi)褲有什么了,反正我馬來西亞長途500公里都是穿內(nèi)褲的。
?
長途騎行包
????犀牛就夠了,前包用帶子從底下攔一圈,就不會蹭車輪了,要注意車把寬度,最好單側(cè)防水,用過你就懂了。后面尾包,用兩個帶子固定下,晃動幅度會大幅度減少。羨慕貨架。如果非要貨架,搜Toppeak貨架
?
近視騎行眼鏡
????高特,一個字貴,摔不壞,親測
?
長途打氣筒
????不是短途啊,迷你打氣筒要達到100PSI會累死的。建議淘寶搜歐耐,會有驚喜。有人說電打氣,市區(qū)內(nèi)可以,野外嘛,我第一次野外和朋友一共扎了6次,小米電打氣直接干爆了,而且那玩意死沉啊。迷你打氣筒,如果你想健身可以考慮。
?
頭盔\手套
????這個其實是看個人的風險意識,例如我原來北京郊區(qū),經(jīng)常死人,所以我怕,必帶。200+以上就夠了。 手套嘛,你想你摔得時候是不是手先試圖支撐。 這里說一下,手酸,一種是新手握把緊張?zhí)昧?,還有種可能是腰部前傾嚴重,腰部肌肉力量不夠,靠手撐。這里補充一點,你的重心其實要在座墊的,不然就靠別處補充,就會造成手酸或者腰部肌肉疼
?
碼表
????如果你的佳明碼表屏幕灰蒙蒙的,恭喜,你拿到正品。830也是
????如果你吐槽佳明App爛,那就對了
????如果你的Garmin不小心摔了一次就花屏,恭喜,碼表不是運動型的,你的過錯
????國產(chǎn)碼表如果你大失所望,那就對了,我有IGS630,和garmin830一起吃灰
????我長途都是舊手機一個,不熟悉地方舊手機一個。短途嘛,拿著碼表純粹當速度儀
?
????這里求助,手機garmin通用貼,買了幾個牌子,放到garmin底座上都松,有那家可以推薦嘛
?
????Insta360神器啊,強烈推薦
?
????最后說一下,其實買車還是看預算
5000以下,國產(chǎn)車其實很不錯的,小毛病都有,但是架子在那里
5000-1W,Camp什么的,其實也可以,別怕什么車架軟,國產(chǎn)廠商都知道這點,架子都加厚了,斷不了。當然不知道小牌子不確定,畢竟沒有用戶反饋
1W+, 這點我想說,這個預算其實要開始考慮美利達和Giant了,再買國產(chǎn)車有些虧,當然國產(chǎn)車肯定會說,我有內(nèi)走線啊,一體把漂亮啊,可是你如果考慮日后升級,1W+這兩個牌子的車架都是有保證的,雖然套件差一些,可是不是大Pro,區(qū)別不大的。
2W+,要考慮沖大品牌了,在全球經(jīng)濟不好的情況下,加上國產(chǎn)車的沖擊,其實大品牌也很難受,開始放下身價了
?
最后講講我的故事吧。
????我是21年開始第一輛公路車,到23年4個公路車了,寫這個帖子其實想吐槽自己的掉坑過程
車店A
????我想升級碳纖維輪組,就給出了預算5000元,讓他搞定。
????結(jié)果人家不知道從那個山溝里淘了一對OEM碳纖維輪組,叫Tiram,我唯一查到的信息是印尼生產(chǎn)的。其實店主勤快些,我也就被騙了,結(jié)果人家花了1個月沒給我裝好,去問說是忘記買飛輪了。我就把輪組拿回來,讓別家看了下,別家說這是雜牌啊,我當時圖的就是省事,心想錢不夠你說啊,你給我一牌子都沒有的干什么,一氣之下就買了品牌輪組Fulcrum 1W的,于是我有兩對碳纖維輪組,這下大家知道為什么我說,其實碳纖維輪組都差不多了。
????我后來知道,這輪組大概市場價也就3000,結(jié)果店家為了掙錢,直接賣我5000,最主要是拖著不裝,你看看,店家為了爭1000,就禍害我花了5000+1W=1.5W。 最生氣的是,我當時想虧了賣二手,他居然無法提供任何產(chǎn)品信息,別說廠家,質(zhì)保了,連規(guī)格都無法提供,我估計他也是從經(jīng)銷商那邊拿信息,結(jié)果人家怕泄露賣高價,死活不提供任何信息。
?
車店B
????車店B的水準特別高,高到什么程度啊,就是他能把國產(chǎn)車Camp線拉油碟調(diào)的手感非常好。變速絲滑,什么叫絲滑,就是沒有感覺它變速就完了,我現(xiàn)在105電變其實也就這樣。
????不過他有一點,就是收費高,當初Camp拿去給他調(diào),他說了,這車不是他的店,他要多收錢,收了我3000(1500換零件+1500人工),這是新加坡物價,新加坡就這樣,貴就貴了
?? ?當我拿著第三輛精靈車架想讓他組車時,他直接拒絕了,要讓我買他家Ultegra DI2,1.3W。我嚓,我精靈車架才6000,你套件要1.3W,本末倒置啊。2W我直接沖品牌Cannondale, Cayon不香嘛。
????我那個郁悶啊,本來人到中年,想著眾生皆苦,平時都是和氣,小錢也不看重,結(jié)果啥時候被店主認成好大哥了。我呸,我那里像好大哥,我改?;逇獍?,我最最討厭的就是,店家為了些小錢,讓你花大錢,我和氣,不代表我是傻子啊。
?
????我說這個,一方面是博大家一笑,讓大家看看公路車的坑,另外也是道道,現(xiàn)在其實都是因為高房租原因,店家修不如賣,同樣時間,賣車20%+的利潤,就算低端車喜德盛4000,利潤也有800+了,你說修個車,花個2-3小時收你多了吧,以后客人不來了,收少了虧得慌,所以店家會在賣東西上心。
?
????這也是這篇文章的目的,我盡量的把公路車里面一些坑提前告訴大家,免得大家花冤枉錢。希望能有所幫助啊。
?
????其實最希望達到的效果,就是大家都懂了,買二手,例如我這邊Pina開始崩了,原來5W+,最近有人3W開始出二手了,當然了二手是另外的大坑,那就另說了。Trek2021版紅白色涂裝美啊,到時候收一輛,不過我估計到時候我就買過6輛公路車了。MM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