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走后,你混得越好,越不要跟親戚、兄弟姐妹往來

01
古人有言:“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須靈山朝世尊?!?/p>
家中的兩位老人,是家庭的頂梁柱。有他們在堂,那家庭就能安穩(wěn),關(guān)系就能和諧,就連家人之間的感情,也特別親密。
只要老人還在,下面的后輩就不敢鬧事,孩子們也兄友弟恭。因為老人在家庭當中,起到“制衡”的作用。
一旦老人離去,孩子們就會為了家產(chǎn)而爭來爭去,甚至翻臉不認人,將家庭搞得四分五裂。這,其實是現(xiàn)實的常態(tài)。
老人在,一家和諧相處。老人去,家庭亂成一團。沒有“制衡”,家庭的關(guān)系就只會越來越淡漠,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回不到從前了。
父母走后,跟親戚、兄弟姐妹相處,要多留心眼,不然會被他們辜負。

02
一位70后的心聲:父母走后,你越有錢,越會被人仇視。
老陳是一個特別重感情的人,看到兄弟姐妹、親戚有困難,他是能幫就幫,也不會拒絕。在別人眼中,老陳就是一個老好人。
父母在世的時候,親戚和兄弟姐妹,都會感謝老陳的付出。就連父母也感慨,能養(yǎng)出如此孝順的孩子,算是三生有幸了。
十多年后,父母走了,兄弟姐妹就覺得,老陳你最有錢,就該完全承擔起父母的葬禮費用。老陳毫不抱怨,既出錢,又出力,任勞任怨。
原以為自己的好,會被人珍惜。沒想到的是,老三跟老陳說,你那么有錢,不如給幾十萬照顧一下窮親戚,讓親戚們也過點好日子。
身為老二的老陳聽到這番話,頓時生氣了,但也沒有說什么。后來,老大、老三和老四,因為眼紅老陳賺到錢,就到處說老陳不好,不照顧窮親戚。
如今的老陳,也沒有回到老家了,親戚、兄弟就覺得他“為富不仁”,有錢了還那么小氣。這讓老陳感慨,我有錢是我的事,跟他們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03
古人有言:“笑人無,恨人有?!?/p>
你沒有錢,毫無本事,別人就會笑話你,還會落井下石,多踩你幾腳。你有錢,別人就會嫉妒你,認為你不擇手段,進而唱衰你。
這種就是“見不得人好”的心理。別人可能希望你過得好,但一定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們好。攀比,就會造成“見不得人好”的心態(tài)。
就跟古時候的“皇位爭奪”一樣,你是有勢力的皇子,那其他的皇子就會聯(lián)合起來干掉你,不會對你心慈手軟。什么兄友弟恭,就是一個笑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幫李淵打下了大半個唐朝的天下,但李淵就是立李建成為太子,還聽從李建成的建議,分化秦王李世民的勢力。
背地里,太子李建成聯(lián)合齊王李元吉,想殺掉秦王李世民,但李世民技高一籌,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反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宮李淵,順利君臨天下。
你越是強大,身邊的親戚、兄弟姐妹就越是容不下你。人心就是如此,沒有人希望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很現(xiàn)實。

04
父母走后,混得越好,越不要跟親戚、兄弟姐妹往來。這,不是不重感情,也不是自私,而是不想加劇家庭的矛盾,不愿一家人自相殘殺。
既然如此,該如何跟身邊的親戚、兄弟姐妹相處呢?要做到這2點。
首先,盡量不要鋒芒畢露,也不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到底多有錢。低調(diào)做人,悶聲發(fā)財,才是最好的選擇。
正所謂“親兄弟,明算賬。”為了錢財名利,親如兄弟姐妹都會翻臉不認人,斗來斗去,就證明普通人是經(jīng)不住利益的誘惑的。
這個時候,我們就該隱藏自己的實力,在別人面前也不要炫耀,說自己過得一般,賺錢不多就好。至少,不要讓別人仇恨我們。
其次,父母走后,跟兄弟姐妹保持一定的距離。一年到頭,在逢年過節(jié)的時候見一見面就好。其余的時間,盡量減少往來。
心理學中,有一個刺猬效應(yīng),每個人都是帶刺的刺猬,靠得越近,就越會互相傷害。與其互相傷害,不如保持距離,各相安好。
你給我留空間,我給你留余地,大家依舊維系表面上的關(guān)系,不至于撕破臉皮。

?
05
寫到最后
《增廣賢文》中有言:“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p>
貧窮的時候,哪怕跟兄弟姐妹住得很近,別人也不會理會我們。有錢了,哪怕住在大山深處,也都有人會找上門。
千萬不要相信人心。吃飯的時候,別人只會向有錢人敬酒,而不會向窮人敬酒。更重要的是,哪怕他們向有錢人敬酒,也不見得他們真的就尊重對方。
虛偽,本就是人之天性,你我,還是活得現(xiàn)實點比較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