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舊聞】各界痛悼駱玉笙 馬三立馮驥才王鐵成同表追思
http://ent.sina.com.cn 2002年05月07日17:42 新華網(wǎng) 新華網(wǎng)天津5月7日電(記者張淑英)著名曲藝表演藝術(shù)家駱玉笙于5月5日逝世的消息傳開后,牽動了天津市乃至 全國的社會各界人士的心,從中央首長、天津市委和市政府領(lǐng)導(dǎo),到普通觀眾,從親朋好友到素不相識的群眾,無不感到痛惜 、遺憾,追思之情處處可見。 記者來到駱老生前住過的福泰公寓。老人住在公寓C座11層,由于電梯采取雙號樓層停梯,所以必須先乘梯到12 層,然后再下半截樓梯,才到駱宅。下電梯后,從拐彎處開始就 看到各界人士送的花籃,一直擺放到靈堂,足有三十米長。靈 堂內(nèi)懸掛著駱老巨幅彩色照片,照片下面中間擺放的是天津的老市長李瑞環(huán)敬獻的花籃,還有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市長李盛 霖獻的花籃。著名相聲大師馬三立的花籃放在這一排的頭一個。送花籃者中還有文藝界、商業(yè)界、社會團體、企業(yè)家和觀眾。 天津各界人士痛惜駱派京韻鼓曲失鼻祖。天津有兩位中國曲壇泰斗,一位是駱玉笙,一位是馬三立。兩位老藝術(shù)家同 在舞臺演出幾十年,同在舊社會受過苦,同在一個曲藝團,同年入的黨,同樣有威望,所以感情很深。剛剛出醫(yī)院回家的馬老 ,聞此噩耗呆立半晌才醒悟過來,驚訝、痛惜一下子都聚集在馬老那消瘦的臉上。然后動情地對小兒子說:“我和駱大姐一起 從舊社會演到新中國,同臺演出了60多年,她是曲藝界難得的人才?!闭f到此時,馬老的雙眼已飽含淚水,又自言自語道, “英國有個伊麗莎白女王,我們中國有個‘伊麗莎白’鼓王·駱玉笙。她這一走,可是全中國的損失呀!”說完,馬老讓兒子 立即買個大花籃送到駱宅。與駱老以鄰相居10年的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天津市文聯(lián)主席馮驥才,在電話里難過地對記者說:“ 駱老是個天才,是把京韻大鼓藝術(shù)推上頂峰的代表人物,由于駱老活躍在舞臺上半個多世紀(jì),才使京韻大鼓充滿魅力,輝煌了 幾十年。駱老嗓音獨特,演唱風(fēng)格別具一格,但天賦和演唱韻味無法重復(fù),所以她的辭世是文藝界、是天津市的重大損失。駱 玉笙是當(dāng)代曲壇的一個標(biāo)志,也是天津知名度的載體。老人雖去了,但她給天津、給中國曲藝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是我們享用不盡 的?!? 當(dāng)然最痛心的是駱玉笙的眾弟子,這是老人家一生在藝術(shù)傳承上的心血,其中有專業(yè)京韻大鼓弟子,也有眾多的藝術(shù) 家。大弟子陸倚琴,從小跟隨駱老學(xué)藝,今年已經(jīng)70歲。5日凌晨聞訊老師逝世的消息后,十分難過,她在身體不好的情況 下,先讓女兒一大早吊唁,而后自己到老師靈前磕頭,以謝養(yǎng)育和教授藝術(shù)之恩。從11歲從師駱玉笙的劉春愛,享受了老師 42年的愛,近60個京韻大鼓曲目都由駱老手把手地傳授給了她。當(dāng)劉春愛面對恩師的遺照時,不禁熱淚滾滾,泣不成聲。 回想四十二載與老師相處的日子,感慨萬分。她說:“老太太不僅傳授演唱藝術(shù),更教怎樣做人,我永遠不會忘記?!敝?影演員王鐵成也是駱玉笙的入門弟子,目前正在印尼拍片不能抽身,只好讓在天津的外甥女送上一盆鮮花,擺放在老人靈前, 以此寄托哀思。 在駱老靈前吊唁的還有許多素不相識的觀眾,他們并不為了什么,就想再看一眼自己敬仰的藝術(shù)家。不少人不認(rèn)識駱 老的家,七打聽八詢問才找到。78歲的張桂琴年輕時就愛聽駱玉笙的京韻大鼓,聞訊駱老去世的消息,不顧自己年邁,約上 “駱迷”67歲的王淑珍和54歲的李世生,在駱老靈前深深地鞠了四個躬,才覺得心里寬慰了一些。張桂琴哭著說:“多么 好的藝術(shù)家,怎么說走就走了呢!”58歲的殘疾人訾唯真,拄著雙拐走進靈堂,并獻上一枝黃色鮮花。他說:“我聽駱老的 京韻大鼓已有20多年,我父母也是‘駱迷’,今年83歲,讓我代表他們吊唁,駱老雖去,但她老人家演唱的旋律將永留我 們心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