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原則2》(二) 影響財富權力變化的三大周期是什么?
今天我們就開始講《原則2:應對變化中的世界秩序》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我們先回顧一下第一章 序章 講的內容,這本書講的是什么內容。
這本書 是 美國 橋水對沖投資基金 投資大佬 瑞達利歐 寫的。
用書中他自己的話來講:他寫的這本書 是講 世界運轉規(guī)律是怎樣的?(世界是怎樣運轉的),他書中總結的理論是世界運轉的普世原則。
我們怎么來理解他講的這個世界運轉呢?
他這里的世界運轉 具體是從 國家的興衰 角度來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
也就是國家興衰背后的規(guī)律和原理機制。
通俗地講: 就是研究 一個國家是怎么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最后又為什么衰落的?
他講的這理論 也可以理解為 是用來解釋:頂尖大國地位為什么會不斷變換的原因?
要研究國家的興衰過程,就必須要找準什么是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從人的角度來看, 是人對于權力和財富追求 的不同行為 導致國家的 興 或 衰。
所以,瑞達利歐 研究了過去500年的世界歷史, 發(fā)現從追求權力和財富的角度來看,歷史的每個時期 走過 的過程 都十分相似,人們?yōu)榱俗非髾嗔拓敻唬?經歷的歷史時期過程總是十分的相似。
以 人們 追求權力 和 財富 為目標 來看,瑞達利歐從三個不同角度來看,發(fā)現了穿插在國家興衰過程中的三大周期(規(guī)律)。
而這三大周期(規(guī)律)理論 , 就是他 理論模型中最重要的內容,理論中的詳細內容都是以這三大周期(規(guī)律) 理論 來展開的。
我們先了解一下,這三大周期分別是:
1.長期債務與資本市場周期。
2.內部秩序與混亂周期。
3.外部秩序與混亂周期。
先不要著急,本文后面會用更通俗的語言來幫助大家理解 這三個周期。
我們先來做個統(tǒng)一的約定,先把周期的概念先統(tǒng)一一下。
怎么理解周期呢?
怎么理解周期呢:
一個具體的周期是從一個時間點 到 另外一個時間點, 一個周期是指一個時間段。
在歷史前進的過程中,以某種因素(比如經濟)作為主要線索,每個時間段中的關鍵過程是相同的。
也就是:周期就是不斷重復某種相同模式的時間段,具體是什么(比如經濟)周期,就重復什么(比如經濟)的相同模式。
經濟周期 ,就是每次經濟發(fā)展過程中 重復出現的經濟 過程模式:
比如:經濟繁榮時期 --- > 經濟衰退時期---->經濟蕭條時期----->經濟復蘇時期。
以經濟為主要線索的周期 就是經濟周期。
經濟發(fā)展的過程就是不斷地重復這個周期。
我們接下來再來解釋一下三大周期(規(guī)律):
1.長期債務與資本市場周期
我們可以把這個周期理解為:?本國法定貨幣 從成為儲備貨幣 到 退出儲備貨幣地位 的整個時期。
儲備貨幣是指 全世界各國 都最 認可的貨幣,所有人都愿意持有這種貨幣。
當前 世界 的儲備貨幣 是 就是 世界上最有影響力、最值得信任、最有安全保證的貨幣。
這是以國家的實力為支撐的。
當前的世界儲備貨幣 是 美元。
美元是從 1944 年 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脫鉤黃金) 建立 后成為 全球儲備貨幣的。
而在過去500年內,有三種國家的貨幣成為過 全球儲備貨幣。
分別是 荷蘭盾,英鎊, 美元。
怎么理解 長期債務與 資本市場周期呢?
周期1: 從 荷蘭盾 成為 世界儲備貨幣 到 荷蘭盾失去世界儲備貨幣地位(英鎊取代了它)。
周期2:從 英鎊 成為 世界儲備貨幣 到 英鎊失去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美元取代了它)。
周期3:從 美元 成為 世界儲備貨幣 到 美元失去世界儲備貨幣地位時(目前還未發(fā)生)。
我們當前就處在 美元 一步步走向 失去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的階段。
如果美元 崩潰 了, 對世界所有人都是一種災難,但是目前來看,按照歷史規(guī)律,這種災難不可避免。
我們接著來看一下下一個周期(規(guī)律)。
2.內部秩序與混亂周期
我們可以把這個周期理解為 :?國內 政權完成一次交替 的 整個時期。
用中國古代的歷史來理解這個 周期概念, 就是 每改朝換代 一次,就是一個(內部秩序與混亂)周期。
比如從 唐朝政權 交替 為宋朝政權(從唐朝到宋朝),
從宋朝政權 交替 為 元朝政權(從宋朝到元朝),
從 元朝政權 交替為 明朝政權(從元朝到明朝),
從明朝政權 交替 為 清朝政權(從明朝到清朝)
整體過程是 : 唐 -->宋-->元-->明-->清。
后面我們會用專門的文章來詳細地講每個周期包含的內部階段。
我們繼續(xù)看一下第三個周期規(guī)律,外部秩序與混亂周期。
3.外部秩序與混亂周期
我們可以把這個周期理解為:從本國 成為 第一世界強國 到 失去第一世界強國地位 的整個時期。
這個是從國家在世界上地位的角度來看的。
在書中講述這部分的時候,瑞達利歐詳細的講解了很多國家之間如何競爭的知識。
他以 二戰(zhàn)(世界第二次大戰(zhàn)) 為案例, 講解其中整個過程。
其中還包括國家權力與國際規(guī)則的關系:叢林法則,
還講了國家之間五種斗爭手段:
1.貿易經濟戰(zhàn)。
2.技術戰(zhàn)。
3.地緣政治戰(zhàn)。
4.資本戰(zhàn)。
5.軍事戰(zhàn)。
我們看到這些斗爭手段,可以想到前段時間發(fā)生的很多類似的事情:
比如特朗普引起的中美關稅貿易戰(zhàn),比如美國對中興,華為的技術制裁戰(zhàn),比如美國插手臺灣的地緣政治戰(zhàn)(前段時間佩羅西竄訪臺灣的事件),比如 美國制裁和審查中概股的資本戰(zhàn),關于軍事戰(zhàn),目前兩國還未起明顯的軍事沖突,但是在未來會不會起軍事沖突誰也保證不了。
他后面還講了關于資本工具如何武器化的很多戰(zhàn)術,現在實際上都有發(fā)生:
其中包括:
1.資產凍結/沒收(比如 美國 沒收了 俄羅斯 在美國的很多財產)。
2.阻止資本市場準入(資本市場可以理解為證券股票債券那些,比如中國對外資來內地上市的公司審查非常嚴格)。
3.禁運和封鎖(這涉及到航海貿易)。
我們會在之后的文章中詳細地講解這三個周期包含的細節(jié)內容。
本篇文章先講到此。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