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初中生能理解的知識講解襟翼原理

很多飛友,和我一樣(等等我好像還不是飛友),都還是學生.那么,這對于我們完全理解飛行的一些基本原理就帶來了障礙.襟翼的原理,我認為是最基本的,也是相對容易理解的.
我在解釋的過程中,盡量在不全面的情況下做到客觀科學(因為原理都是我自己嘗試推導的).如果有誤,歡迎指出(也希望只是輕噴).我說我的解釋不全面,是因為要讓像我一樣的初中生,甚至年齡更小的飛友能理解,就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為有些知識是我們真的還沒有涉足.
正文開始
襟翼的作用,是在相等速度下提升升力(先不說風速情況).這就意味著,(1)在起飛時,以更慢的速度就可以升空而不至于失速;(2)在降落直至觸地時速度可以更慢,減小隱患.
那么,襟翼是如何提升升力的?

(1)第一點,關于流體壓強
首先科普一下,機翼的模型是這樣的.這使得,在飛機向前加速時,機翼上方氣流速度大于下方,所以上方受到的氣壓小于下方的(流體壓強規(guī)律之一:流速越快的地方壓強越小).定性地分析,由P=FS(這里的上下機翼面S之差可以忽略不計)可知,上方受到的壓力小于下方,所以機翼受到了升力.

(順便提一點,這也是為什么順風起飛必須地速更快.因為順風起飛,在同一速度下,一部分機翼后方來的氣流和前面的相抵消,那么上下壓強差也就變小了,也就是說升力變小.所以必須飛機本身速度更快,才能得到同樣的升力)
我們把沒放襟翼時的壓強差、壓力差表示成P上-P下=deltaP,F上-F下=deltaF
那么放了之后,上下機翼的S都增加,那么把放了襟翼后的升力表示成deltaF'=a*deltaF=a*S*deltaP上-a*S*deltaP下(a>1)
根據(jù)數(shù)學的等式性質,可以得到結論:deltaF'>deltaF,即升力增大
(2)第二點,關于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初中不學,但我想力的分解的相關定性知識應該是常識(吧).
那就先舉個關于壓力的例子來解釋.我們都知道,壓力是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那么當正方體放在水平面上時,F=G;當正方體放在斜面上時,F<G.這就是力的分解的定性.
我們都知道,襟翼度數(shù)一般不超過30度.這個度數(shù)就是機翼與風力的夾角(假設風向與水平地面平行,且對于飛機不是側風).那么當風從正方向,或者說機翼前方吹過來時,因為機翼與風力的夾角為30度,所以飛機就會獲得一定向上的力.不過,如果夾腳是90度,就是另外一碼事了,那這只能起到減速的作用.
我的解釋就到這里.其實還有一點,好像也是關于流體壓強的,但是我沒學過相關知識,怕誤人子弟,各位自己百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