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環(huán)夫人》的教育啟示—用親手準備的心意,讓孩子感覺自己被珍視

(一)
經(jīng)典泰劇《花環(huán)夫人》以女主角拉媼的一生為主線,呈現(xiàn)了一位女性不平凡的一生。
拉媼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充滿了愛和智慧,其中的不少育兒方法很值得借鑒。拉媼的三個孩子,以劇中已經(jīng)成年的大女兒嫣兒為代表,皆是品行優(yōu)秀且大方自信的孩子。

拉媼愛孩子的方式,是用心意與手藝去富養(yǎng)孩子。

拉媼自幼便作為公主的侍女在宮中受教育長大。她為人溫柔勤快,品味雅致,廚藝和制衣技術(shù)深得公主的贊賞。這一份“宮廷同款手藝”,也成了拉媼養(yǎng)育孩子的日常。

比如,拉媼會親手為大女兒嫣兒做衣服,并根據(jù)社會風潮的變化做出最時尚優(yōu)雅的款式。在這份心意的加持下,嫣兒穿著媽媽親手裁剪的衣服參加宴會,就如小仙女般自信大方。
大兒子德兒上學后,拉媼也會做好他喜歡的點心,讓他帶回學校跟同學們分享。

(二)
筆者任教的小學,每年“六一”節(jié)都會舉辦班級“大食會”。每當此時,總會有家長選擇自制食物讓孩子帶回來,這幾家孩子也是那天最興奮的。他們提著保溫桶和食盒,一進門就到處推銷,“這是我媽媽做的雞翅”,“這是我爸爸做的九毛膏”。
他們會認真地把食物分給同學,介紹父母的心意,并囑咐同學好好品嘗。當收到同學的認同時,小臉上一整天都盛滿幸福與滿足。同時,他們嘗試那些從酒店送來的精致糕點后,會認真地與父母的點心作比較,還會大方地承認父母的手藝的不足。
知道心意不可替代的同時,還能大方承認客觀上的不足,這份智慧與胸懷,已然不輸于很多成年人。
這份智慧與胸懷,來源于孩子最深層的需求得到滿足,他們感受到自己被愛,知道自己的心愿會被父母重視,自己的節(jié)日被父母認真對待。這份幸福給了他們底氣與安全感,讓他們能以更廣闊的胸懷、對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三)
無獨有偶,最近熱播的綜藝《爸爸當家2》中,來自四川的況盛和譚澤信夫婦便是又一個典范。
面對女兒三喜怕黑的問題,他們專門設計了一條“冒險”之路,以鼓勵女兒去冒險、最終得到禮物的方式去解決。三喜喜歡艾莎公主,他們便親手制作了精美的公主裙和小皇冠,放在“冒險”路上的終點。

況盛與譚信澤夫婦親手為女兒做公主裙



冒險終點的禮物
最終,三喜克服恐懼,順利到達終點,穿上公主裙快樂起舞。

此時,彈幕上除了羨慕就是感動,紛紛感嘆三喜就是公主本主。

這份疼愛,讓三喜出落得大方自信,她不吝于分享,還喜歡把其他小女孩打扮成公主而自己當助理。專家說,她這是在按照爸爸媽媽疼愛她的方式,去關愛其他小朋友。



(四)
孩子們幸福來源很多樣化,但歸根結(jié)底都需要感受到被愛、被珍視。
即使是簡單至極的心意,也能讓孩子知道自己被重視、需求被認真對待,并且會給他們底氣與安全感,在更廣闊胸懷下溫柔地面對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