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華青玉談詩詞】格律詩平仄格律總論(番外篇①)六言絕句篇

我思來想去,還是應該把六言絕句和六言律詩作上來,因為畢竟要嚴謹,六言絕句和六言律詩也屬于格律詩范疇,正是因為莫得多少人知道所以我更加要發(fā)揚光大!先看六言絕句的吧!
六言絕句這種體裁很少見,課本里我也出來莫得見到過。不過這個體裁還是不乏好篇佳作。
《喜晴》
南宋?范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
墻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覺夏深。
《八至》
唐 李冶
至近至遠東西,
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親至疏夫妻。
《春景》
唐 李白
門對鶴溪流水,
云連雁宕仙家。?
誰解幽人幽意,
慣看山鳥山花。
and so on.

六種格律
1.平韻平起首句入韻六言絕句
2.平韻平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
3.平韻仄起首句入韻六言絕句
4.平韻仄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
5.仄韻平起首句入韻六言絕句
6.仄韻仄起首句入韻六言絕句
7.仄韻平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
8.仄韻仄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
注:藍字兩種格律根據(jù)我的推理加考證是存在的。證明在文末。

(一)平韻
1.平韻仄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對仗]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韻腳]
2.平韻仄起首句入韻六言絕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韻腳]
3.平韻平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對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韻腳]
4.平韻平起首句入韻六言絕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韻腳]
(二)仄韻
1.仄韻平起首句入韻六言絕句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韻腳]
2.仄韻仄起首句入韻六言絕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韻腳]
3.仄韻仄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對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韻腳]
4.仄韻平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對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表示可平可仄,加粗字表示韻腳]
證明:假設“仄韻仄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與“仄韻平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不存在
則“不存在仄韻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
這與“存在平韻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不相符(存在平韻格律詩,則必定有相應的仄韻格律詩)
假設不成立
所以“仄韻仄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與“仄韻平起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存在
且“首句不入韻六言律詩”是真實存在的
?魚玄機(唐)《隔漢江寄子安》:
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憶空吟。鴛鴦暖臥沙浦,鸂鶒閑飛桔林。
煙里歌聲隱隱,渡頭月色沉沉。含情咫尺千里,況聽家家遠砧。
根據(jù)“絕句與律詩”的關系可以證明“首句不入韻六言絕句”的存在
注:如果有更加有力的證明的話,可以駁倒或者支持我,但是不要罵人,謝謝合作~

有一個很大的區(qū)別就是六言絕句凡是首句不入韻的,前面兩句必須要對仗,這是其他幾類絕句所不具備的,所以請注意一下。
實際上六言絕句其實就是七言絕句去掉每一句的第五字,這和一些詞的格律由來有點像,有點像“減字”。
六言絕句一般講究“一三五不論,二四分明”,但是再再強調(diào)一遍:這不是金科玉律,還是要考慮犯孤平和三平調(diào)等特殊句式的。
如果是第五字沒有按照給出格律的平仄,不允許拗救?。?!反正“一三五不論”,這里你就不要救了。但是還是要考慮是否會犯孤平和三平調(diào)等特殊句式。
所以,為了避免格律不符,尤其要注意第五字是否可以不考慮平仄。
下期我會做六言律詩的平仄格律,歡迎學習~
慈悲慈悲,都好都好!??
天眼流金綻暮光,抒卷層疊綴輪陽。?
三生夢境風華界,爭奈無人共說狂。——by莫得多少知交的青玉???
三連加關注什么的隨緣吧~???
喜歡詩詞的朋友交個朋友就闊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