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冷蕓時尚圈周報132 | 寵物擬人化、穿衣自由與得體、防曬衣與健康美、消費者退貨問題等

2023-07-13 16:11 作者:冷蕓時尚圈  | 我要投稿


圖片
圖片




圖片

寵物擬人化與細分化服務


前言:隨著現(xiàn)代人對寵物養(yǎng)護的精細化需求的增加,寵物消費正在趨向于擬人化。討論者們分享了對寵物服裝、肖像服務和配飾等細分化產(chǎn)品的購買體驗,并對寵物的智能化產(chǎn)品、糧食安全和環(huán)境適應性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Petco、揮爪實驗室做的大而全的空間,將品牌做的服務、產(chǎn)品細分,現(xiàn)代人精細化養(yǎng)寵,寵物消費“擬人化”已是不可逆的趨勢嗎?


以聯(lián)合廣場農(nóng)貿市場為靈感,一系列寵物服裝、肖像服務和各種配飾一站式購物,養(yǎng)寵物的蕓友可以分享一下目前國內線上線下的購買體驗,有哪些好的和可以優(yōu)化的。



Coco-廣州-女裝&寵物電商:

我有一段時間也有和寵物私廚合作,現(xiàn)在國內也有出現(xiàn)主糧定制類的服務了,但也有可能是我身邊的寵友圈子受限,我對于精細化養(yǎng)寵和擬人化還沒太多感受。我和我的朋友大都還是對于糧食安全這塊的重視度高于其他,智能化的產(chǎn)品除了飲水機,我們也很少用智能廁所之類的,擔心的也還是安全問題。


我也很少帶家里的貓出去,因為擔心它們在外面會應激,最多偶爾和貓友約在常去的咖啡館小擼一下,一般兩個小時之內就得帶它們回來,它們在陌生環(huán)境可能會比較膽小,不敢上廁所。而之前送養(yǎng)出去的救助的狗狗們,比較常見的就是主人帶它們去旅游,或者相對固定的常見狗狗的小圈子里一起玩,我們也不經(jīng)常參加狗狗們一起看電影啊市集啊之類的活動。不過廣州這一年來倒是感覺寵物市集還辦得蠻密集的。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寵物私廚是制作寵物干糧的電器嗎?這也很細分,我們公司有一個部門每個人都都有貓或是狗狗,會經(jīng)常聊貓貓狗狗市集還有一些比賽 聽著就很熱鬧



Coco-廣州-女裝&寵物電商:

不是,我說的是和會制作寵物生日蛋糕、餅干、肉干的工作室合作啦,有一段時間她們還有做鮮糧配送的,后來成本太大取消了。


社牛狗狗可能還好,人多嘈雜的地方對貓和膽小的狗狗簡直就是折磨。所以雖然有時候很想遛下自己家的小可愛,想想它們會難受就還是算了。



若三-杭州-2群副群主:

相比于之前現(xiàn)在淘寶上面對于寵物服裝的種類和款式越來越多了,不知道養(yǎng)寵的群友,大家對于寵物的服裝購買多不多,一般又會選擇哪些款式?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圖片
圖片
(圖片來源:小紅書@cdd518)

AI貓貓時裝周。



藝航-昆明-4群副群主:

結合豆豆分享的AI時裝秀的形式,感覺整個寵物服裝行業(yè)應該會有很大“經(jīng)濟上升空間”,不僅僅可以通過視覺優(yōu)化賣貨(寵物服裝)。還能賣NFT(畢竟很多貓貓狗狗的壽命確實不長,離世對于主人來說也是非常大的打擊和痛苦,如果有NFT,也許是很大一種精神慰藉)


至少對于我自己,比較大的一個遺憾是我人生中養(yǎng)的第一只狗狗,離世前(10年前)都沒有好好拍過照片。如果有照片(甚至NFT),真的非常有意義~

?


總結:討論者們就寵物擬人化趨勢展開了討論,其中涉及到寵物服裝的種類和購買偏好、寵物私廚合作和定制化服務的經(jīng)驗。討論者們也表達了對寵物安全、健康以及與人類主人共享活動的關注。此外,討論還提到了寵物服裝行業(yè)的潛力和結合NFT的可能性,以及對于珍惜寵物照片和回憶的意義。





圖片

中國服裝品牌的困境與探索


前言:中國服裝企業(yè)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包括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內控體系、品牌缺乏特色與混亂的市場環(huán)境等。討論者們對服裝品牌的發(fā)展現(xiàn)狀、多元化經(jīng)營和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進行了深入探討。


白澤-杭州-3群副群主:

我國服裝企業(yè)大多以民營企業(yè)為主,它們在混亂的90年代中發(fā)展起來,以粗獷型管理為主,往往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及內控體系。


大多數(shù)服裝企業(yè)老板在賺到第一桶金后,會更熱衷于賺快錢,單純的服裝業(yè)務難以滿足如此要求,不少老板便將目光放到了多元化業(yè)務之上,有的甚至直接進軍暴利行業(yè)。


對“14億中國人,撐不起一個國民品牌”這個問題,朋友們你會給出什么答案?



劉旭-廣州-經(jīng)理:

個人見解和我們國家本身的國情有關系 我們才從有飯吃當中走出來沒有多久 50年我姥姥那個年代生活甚至沒有什么開銷 還沒追求品牌 70年爸爸媽媽那代也是小時候甚至有吃不飽飯的 很追求性價比 鳳凰自行車算那個年代的品牌 80.90年90后才開始追求品牌 現(xiàn)在我覺得算是品牌的發(fā)展期 有一些淘品牌 設計師品牌才陸續(xù)出來。



行者-深圳-準備創(chuàng)業(yè)者:

先要搞清楚,到底是因為服裝品牌本職業(yè)務做得不好,被逼去多元化了,還是因為老板多元化,荒廢了本職業(yè)務。實際上是前者。這篇文章邏輯錯誤,而且說什么拉夏貝爾花300多億美元投資咖啡品牌。拉夏貝爾有三百億美元嗎?一個小咖啡品牌要三百億美元?



王先生-汕頭-品牌代工毛衣廠:

服裝行業(yè)在我個人理解是太多消費者去盲目跟風某個階段或者時段所火起來的品牌,而品牌僅是抓住一波紅利期,沒辦法留住消費者。國內設計師品牌真正做設計的其實很少。也都是借鑒當下銷量好的品牌或者單款。少有設計師品牌能走得很長遠。而一些設計師品牌有追隨者但是當這些追隨者的年齡不斷增長,他們的設計理論也得隨著這些追隨者去增長。也就越來越少有消費力的年輕人去喜歡這個品牌。



白澤-杭州-3群副群主:

國內消費者追求品牌比較晚也和特殊的時代背景有關系。80后的生活的時代,國外的服裝品牌開始進入中國消費者的視野。在皮爾卡丹給中國現(xiàn)代時尚啟蒙之前,國內的可選擇的日常服飾也相對單一。



劉旭-廣州-經(jīng)理:

嗯 而且設計的時尚度 審美都設計的很丑 表達沒有調性。



白澤-杭州-3群副群主:

社交媒體的傳播速度太快,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商家的跟風也是一種短期的博眼球行為。但商家只是跟風的話,沒有自己的特色,也立不起來。



王先生-汕頭-品牌代工毛衣廠:

有自己特色的品牌反而沒辦法做長久我們工廠其實很是知道這幾年品牌的路太難走了。



白澤-杭州-3群副群主:

這點確實很恐怖了不過對于缺乏國民品牌這個問題,也的確很值得反思。



行者-深圳-準備創(chuàng)業(yè)者:

其實我覺得,這是全球化的必然結果。以前就是中國品牌在自己的市場上互相比,但全球化讓外國品牌進來。例如優(yōu)衣庫的商業(yè)效率和運營就是比美特斯邦威、森馬等強太多了。



白澤-杭州-3群副群主:

我不這么想,如果想長久做品牌,沒有自己的特色,那也是泯然眾人。當然,品牌特色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沒有。做不好的品牌不一定沒特色,運營也很重要。



行者-深圳-準備創(chuàng)業(yè)者:

所以近些年國內品牌不好活。



白澤-杭州-3群副群主:

這么說有點孩子過早闖江湖味道。



王先生-汕頭-品牌代工毛衣廠:

當然,運營很重要。我們做謎底,班曉雪。前幾年單量還可以,這兩年下滑得太嚴重。品牌現(xiàn)在也都難撐下去。



王先生-汕頭-品牌代工毛衣廠:

品牌不好活的原因還有一個,庫存積壓太多了。



劉旭-廣州-經(jīng)理:

所以找到自己的特色,且實傳性強很重要。其他品牌一想就有清晰的認知,想拉夏貝爾啥都想不到,對它是啥也沒有概念。李寧那年國潮還挺熱的,但是提價太快,太貴。



白澤-杭州-3群副群主:

被經(jīng)濟下行的壓力影響到了吧。我們公司主要和美國的一些品牌合作,單量從前年開始就在降。



王先生-汕頭-品牌代工毛衣廠:

我們歐洲和澳洲的外貿訂單也降低了許多。外國的經(jīng)濟現(xiàn)在比國內還泡沫。



李尚生-東莞-供應鏈:

國內品牌大多崇尚狼性文化,戰(zhàn)略、擴張、增長、KPI。狼性文化最終會輸給人性文化。然而無論如何,干品牌真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路。



IrisWu-北京-學生:

狼性文化沒有問題,問題在于沒用在對的地方。我感覺可以期待一下馬斯菲爾還有鄂爾多斯。



李尚生-東莞-供應鏈:

難以做出有溫度的品牌。投資界得大神段永平說做任何選擇要有是非感,而不是跟著利益走。如果一個人不但能得到成功,并且能長久駕馭成功,那這一定是素質。一位美國大學校長說:統(tǒng)計世界500強CEO的特質,就是誠信、正直。大概違背正直可能會是致命的吧,時間足夠長的話。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有點嫉惡如仇、安守本分的特性。



藝航-昆明-4群副群主:

這個非常贊同!現(xiàn)在多的是“急功近利”的人。但真正能做到“長期主義”的人,真的在少數(shù),而也是這少數(shù)人,能把事情做成“事業(yè)、產(chǎn)業(yè)“。

?


總結:討論者們就中國服裝品牌的困境和探索進行了交流,其中涉及到品牌的特色與運營、全球化的影響、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以及品牌的道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問題。討論者們一致認為,品牌需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并實施有效的傳播策略,同時注重消費者的體驗和情感連接。此外,討論還提到了狼性文化的問題以及品牌創(chuàng)始人的素質和價值觀對于品牌長期發(fā)展的重要性。






圖片

穿衣自由與得體之間


前言:討論者們談論了現(xiàn)代社會對男性和女性穿搭的包容程度越來越高的現(xiàn)象。他們討論了穿衣自由的概念以及社會對于個人穿著的觀念和態(tài)度。一些觀點提到了尊重和學會接納多樣性的重要性,而另一些觀點則強調在公共場合應注意得體著裝和尊重他人的觀感。



沈彬-紐約-4群副群主:

圖片
(圖片來源:蕓友沈彬提供)

我剛剛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fā)了這個,我看了真的很開心,大家有沒有覺得現(xiàn)在社會對男性女性的穿搭越來越包容啦?



藝航-昆明-4群副群主:

嗯嗯,確實。街上看到很多人綻放他們喜歡的風格。比起“包容”,我感覺更好的氛圍是是學會了“尊重”。



沈彬-紐約-4群副群主:

朋友圈的主人回復:“嗯,其實是好事 但是抖音上的聲音好像很多人說吊帶什么的被說,穿衣沒那么自由,但是生活中好像沒什么問題呀” 大家怎么看現(xiàn)在這個#穿衣自由 的話題?



Sophie-洛杉磯-設計師品牌創(chuàng)業(yè):

伊能靜的兒子、王菲的女兒也是經(jīng)常換造型,就是覺得他們特別自我吧。但是羨慕他們有開明的父母 穿衣自由在我家就是絕對不允許的 我家不允許有吊帶連衣裙背心等等搭配 穿衣自由就是自由表達 所以這嚴重影響了我表達自我。



冷蕓博士:

大家怎么看待穿女士裙子的男生(不是蘇格蘭裙)?我不介意其他人怎么穿,自己人就不行,這個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持有這個看法。

?


藝航-昆明-4群副群主:

嗯嗯,穿衣不自由確實是個很難具象化的。對于自信內核強大的人,遵照自己意愿穿搭,屏蔽外界負面評價。但是大多數(shù)人可能還是會比較在乎他人看法。當穿著被“指點”,就容易否定和懷疑(否定的不僅僅是自己,或者不一定自己)

?


冷蕓博士:

穿衣大家認為是私事?還是公眾事物?當它發(fā)生在公共空間的時候。我舉個例子。搭手扶梯的時候,前面如果一個女生穿超短裙,我覺得男生都挺尷尬的。

?


藝航-昆明-4群副群主:

有看到別人曬結婚照,里面有伴郎和伴娘會掉衣服穿的,很“好玩兒”,對于他們當事人也可能是一種紀念。

?


Bonnie-北京-奢侈品買手、創(chuàng)業(yè):?

私密部位不露就是私人行為,露點屬于公共事務。

?


藝航-昆明-4群副群主:

我會下意識低下頭或者扭開頭。

?


冷蕓博士:

再比如,今天我去打臺球,打臺球人要彎腰的,穿著超短裙彎腰其實也挺容易尷尬。

?


Sophie-洛杉磯-設計師品牌創(chuàng)業(yè):?

我覺得和環(huán)境還有人的思想觀念有關 甚至和省份 國家 思潮都有關系 有人在意別人議論有人不在意 也是言論自由的一種 只是表達方式是通過服裝這種軟性的方式 但實際上還是代表了個人的個性和思想。

?


冷蕓博士:?

我覺得得體還是很重要的。即使在歐美,也講究場合得體著裝問題。穿衣本質是私事,也是公共場合的事情。

?


Bonnie-北京-奢侈品買手、創(chuàng)業(yè):?

對于比較短的裙子還是穿本來就有短褲的款式比較好。

?


SUMMER-上海-MKT:

對,我在英國的時候學到一個詞:dressing code。

??


冷蕓博士:

所以我還是堅持“得體”的問題。自由,不代表沒有分寸感也不是我想如何就如何。比如一個明星有次做活動,翻譯穿得很搶眼,而且要低頭彎腰,穿了件低胸,攝像機直接拍到露胸。這個就很不得體。這個不是個人穿衣自由問題。?

?


沈彬-紐約-4群副群主:

我一般穿裙子出門,要是遇上坐電梯的話,都會用包/手拎住裙角。



總結:討論者們對穿衣自由的話題進行了交流,其中涉及到個人表達自我、社會尊重、個人意愿與他人看法的權衡以及得體著裝等問題。討論者們認識到穿衣自由是一個復雜的議題,需要在個人自我表達和社會公共場合的規(guī)范之間找到平衡點。尊重他人的觀感和場合得體的穿著被視為重要因素。






圖片

時尚品味與內涵實力


前言:討論者們在談論巴黎高定周和范冰冰的表現(xiàn)時,提到了時尚品味和內涵實力之間的關系。他們對一些品牌的設計和創(chuàng)新性進行了討論,并認為成功的方式應該是在時尚品味的基礎上融入內涵實力。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大家晚上好呀!時隔11年,范爺又在巴黎高定時裝周上壓軸走秀了,雖然戰(zhàn)績輝煌,但是總感覺這身高定不怎么適合她。大家在巴黎高定周里有沒有喜歡的品牌呢?



周一帆-鄭州-8群副群主:

怎么說呢,挺為范冰冰唏噓的,靠時尚、高定、禮服、紅毯來重回和制霸大眾視野并不像從前那樣容易了。



周一帆-鄭州-8群副群主:

圖片
圖片
(圖片來源:Iris Van Herpen)

Iris?Van Herpen這次設計的都很好看啊,兼具創(chuàng)新和美感,仿佛在觀賞一件件藝術品。順便再夸一夸黑人模特的表現(xiàn)力。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圖片
(圖片來源:小紅書@632681590)

是的,這個品牌用3D打印技術,廓形一直都做的很創(chuàng)新大膽,前幾年的高定也很好看。



周一帆-鄭州-8群副群主:

是,這些造型大膽又克制。



丁閱-杭州-搭配師:

這樣過去的成功方式,好像是霸氣有余,內涵實力有限的。



周一帆-鄭州-8群副群主:

實力作品+時尚品味的話在演藝圈確實是王炸,但如果只有時尚品味的話就太單薄了。



總結:討論者們認識到在時尚界取得成功需要更多的內涵實力。盡管時尚品味可以吸引大眾視野,但缺乏實力作品的支撐會顯得單薄。討論者們對設計品牌的創(chuàng)新和大膽表達表示贊賞,并強調內涵實力與時尚品味的結合是在演藝圈中取得成功的關鍵。





圖片

冷靜思考,轉變機遇


前言:討論者們就工作壓力和職場人際關系不順對于回老家的選擇進行了討論。他們認為每個人的選擇背后都有需要面對的問題和機會,關鍵是看個人的意愿和決定者自身需求。在面臨這種情況時,給自己一段時間冷靜思考再做決定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最近遇到一些朋友,都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或是職場人際關系不順,選擇回老家了,有的選擇回家考公考研,有的選擇回家歇一段時間再找點其他的事情去做,大家覺得這樣的做法可取嗎?如果你也遇到了這種情況,你會選擇怎么處理呢?



藝航-昆明-4群副群主:

我覺得卡看他們個人意愿,每一種選擇背后都有他需要面對的問題和機會。主要看決定者他要什么。如果是我,我會給自己一段時間調整,至少恢復相對冷靜的狀態(tài)再做決定。



being-上海-初創(chuàng)品牌管理:

壓力哪里都有,人際關系也不是處處和諧,確實需要冷靜思考自己做決定之后需要再面對的結果和狀況,如果能接受,那就果斷點好了。如果不能,那就三思吧。



Eleven-杭州-買手:

以前的高中同學,出去玩了一年,今年發(fā)自己開始讀博士了,強者從不抱怨環(huán)境。



Soniea-杭州-企劃:

我覺得也是,看個人想要什么,或者有時候回家考公考研也是環(huán)境所迫。


如果是我的話,在有還不錯的積蓄的條件下,我也會選擇冷靜一段時間,再做其他選擇。沒有足夠的積蓄的話只能適應環(huán)境或改變自己的狀態(tài)了。



Carmen-長沙-學生:

我覺得工作壓力和人際關系問題有的時候沒辦法當下就解決,給自己一點時間再重新開始壓力人生倒是挺好的。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強者總能把劣勢變?yōu)闄C遇,我們的環(huán)境大差不差,但是我們的做法和選擇區(qū)分了我們各位未來的道路。一般遇到這種情況一開始都會不太冷靜,需要平穩(wěn)下來的時候做決定比較好。

?

有時候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也不是一件壞事,也許有新的經(jīng)歷和機遇在等著你,但是很多人一開始并不會這么想,覺得自己怎么這么倒霉,抱怨著抱怨著就把自己的運氣給抱怨沒了。如果這里不行,那就轉彎吧,轉彎之后的路也許很值得你去期待。



總結:討論者們認識到面對工作壓力和人際關系困境時,回老家考公考研或休息一段時間再做其他選擇是一種可行的方式。他們強調了冷靜思考和適應環(huán)境的重要性,并認為環(huán)境的變化也可以成為轉變和機遇的契機。討論者們鼓勵人們積極面對變化,抱有期待和積極心態(tài)。






圖片

多功能防曬衣與健康美


前言:在當下人們對美的追求中,防曬衣逐漸演變?yōu)榧罆?、美容、降溫和顏值于一體的多功能產(chǎn)品。然而,討論者們對于過度防曬的觀點存在差異,一方認為健康是美的基礎條件,正常接觸太陽光即可;另一方則認為防曬的需求是由美的追求和資本推動的。討論中還提到了防曬衣的使用感受、防曬方法以及媒體對審美標準的影響。



周一帆-鄭州-8群副群主:

大家今年買防曬衣了嗎?

看了篇文章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防曬衣也開始“卷”了,不僅卷防曬指數(shù),還要卷顏值,甚至還與玻尿酸等美容產(chǎn)品結合在一起卷“科技與狠活”,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防曬衣單價與品牌營業(yè)額的迅速攀升。

大家有買過這樣集防曬、美容、降溫、顏值于一體的多功能防曬衣嗎?有的話使用感覺如何呢?除了防曬衣以外,在夏季大家還做過哪些關于防曬的努力,歡迎推薦你認為最好的防曬辦法~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還沒有過防曬衣,都是直接涂的防曬。



周一帆-鄭州-8群副群主:

防曬霜是化學防曬,化學防曬可以和物理防曬結合一下,會有更好的防曬效果。



小郭-昆明-恩派公益:

資本告訴大家不能曬太陽。老一輩告訴我們,曬太陽補陽氣對身體好。



周一帆-鄭州-8群副群主:

確實有這個元素推動,適當?shù)淖贤饩€對人體是好的。



小郭-昆明-恩派公益:

不接觸陽光骨骼密度會降低的,降低骨密度可以去醫(yī)院。



周一帆-鄭州-8群副群主:

可是大家現(xiàn)在對美的需求好像比對健康的需求還大。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能曬太陽,不要多曬就好。



小郭-昆明-恩派公益:

是的,但是健康也是美的一個基礎條件,正常接觸太陽光就好。



藝航-昆明-4群副群主:

這個十分贊同!



周一帆-鄭州-8群副群主:

但是我們傳統(tǒng)的觀念就是以白為美,在這個人人求美的時代,我覺得過度防曬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不會去大力的提倡。



Noon-上海-9群副群主:

現(xiàn)在追求美我覺得都有點病態(tài)了,你說減肥干嘛,為了瘦,瘦干嘛,為了好看,關鍵你太瘦了真的不好看啊,都以為直男喜歡很瘦的女生,其實真的不是這樣的,健康最好看,我覺得媒體宣傳的審美標準都與現(xiàn)實背道而馳了。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我覺得防曬衣什么的,穿去海邊是很好的因為海邊的確是曬,會曬傷那種,光涂防曬霜不太夠



小郭-昆明-恩派公益:

“白幼瘦”感覺是資 本包裝出來的。

白:護膚品要加二氧化鈦。

幼:要醫(yī)美抗衰。

瘦:要鍛煉請私教吧。



周一帆-鄭州-8群副群主:

我記得抖音有一個博主不僅春夏秋冬都防曬,連晚上在戶外也要防曬。



白夜-西安-8群副群主:

感覺她不僅怕曬黑吧,因為紫外線也會讓人皮膚加速衰老,屬于不可逆那種(博主說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小郭-昆明-恩派公益:

有些博主真的很會胡說,可能我對博主和網(wǎng)紅會有一些偏見吧,我就覺得他們的文化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紫外線或者是別的專業(yè)知識,肯定是要去聽更專業(yè)的人說,博主說的有可能是百度百科學了一些習稿,可能就是說了幾句,那就覺得好專業(yè)呀,畢竟是粉絲文化。



總結:討論者們就防曬衣的購買和使用進行了交流,其中有人認為防曬衣在海邊等強日照環(huán)境下的使用效果較好,而僅僅涂抹防曬霜可能不足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討論還涉及到對美的追求是否過度,其中有討論者提出健康是美的基礎,而媒體對審美標準的宣傳則與現(xiàn)實背道而馳。此外,也有討論者對博主和網(wǎng)紅的專業(yè)知識表示質疑,并呼吁聽取更專業(yè)的觀點。





圖片

平衡退貨與消費者權益


前言:討論者們就商家對高退貨率的消費者采取限制措施進行了討論。有人認為商家的措施是合理的,要求消費者反思自己的購物行為。也有人指出退貨率高可能涉及消費者隱藏的心理因素和品牌的服務質量。討論者們還提出了對于不同退貨率的消費者應采取的不同措施和激勵機制的建議。



冷蕓博士:

和大家交流一個消費者問題。

有個蕓友在另外一個群分享,在一個電商那里購物,結果被告知因為退貨率太高(據(jù)消費者自己說,不超過50%),商家大意說,如果對商家的產(chǎn)品不滿意,可以提出具體建議。但是如果該顧客的退貨率繼續(xù)走高,則會被認為是非理性消費。顧客的消費將得到限制。

大家怎么看待商家這樣的做法?



千源-廣州-設計師:

“非理性的消費”還是商家比較客氣的說法。商家的真實的意思,可能會認為屬于惡意消費、抄襲等。


之前咱們在群里討論過退貨率的問題,都認為現(xiàn)在商家的利潤太薄,高退貨率會導致商家的壓貨成本增加、利潤下降。針對這個我們準備推出一個規(guī)定,取消包郵,提倡大家理性消費,不要因為包郵所以一次買幾千、幾萬塊錢,之后可能留一件兩件,或者一件不留。這類客人其實很多。不乏買版、抄襲,甚至買衣服拍完照就退回來。這就屬于惡意消費了。


而針對綜合評價好、退貨率低于平均值、真實夠買衣服VIP客人,我們會實現(xiàn)全部順豐空運包郵。另外對于一些多次購買多次全退貨的,就會采取限制購買。我們接下來可能會這樣做。不知道大家如何做呢?

?


Betty-漢堡-客戶開發(fā):

實話說,這個退貨率屬實是高了。我覺得商家有這個評估措施挺好的,消費者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購物行為,或許背后隱藏著她/他自己還沒有發(fā)現(xiàn)的心理內因。互聯(lián)網(wǎng)的便利是雙刃劍,要用好而非濫用。

?

我這個觀點的出發(fā)點是電商對消費者行為的評估不是基于少量的購物次數(shù)。50%如果是買四單退兩單那是沒法站電商的。



胡蕊-深圳-ETMM品牌創(chuàng)始人:

消費者其實有隱藏的心理,例如碼數(shù)太小穿不上,版型不好不舒服,收到貨覺得品質與價格不對等,不符合自己日常消費標準,都會退,其實應該有部門收集意見,更好的吸收建議,列如我們定客戶不滿意我們免費修改,但是這些建議我們就會定期總結使用,避免下一個客戶不滿意。

?


Shane-上海-服裝工作室:

我從我的視角分析一下這個退貨的問題。

首先這屬于品牌的售后服務范疇。為了讓消費者購物沒有顧慮,同時也讓退回來的衣服不影響二次銷售,需要銷售方或者專人負責售后溝通,整理,返修,整燙,包裝,再入庫上架。

這部分除非品牌方自己有團隊在操作,不然交貨后再讓工廠去處理這一部分的工作產(chǎn)生的費用會比較高。


而且目前很多品牌的銷售與供應鏈是合作關系,雙方的賬目也是按訂單來結算,退換貨產(chǎn)生的費用一般無法做賬。畢竟不是私人企業(yè),能夠做到人性化服務。能夠真正做到這些售后的,我覺得這個品牌是有品牌服務和附加值的很牛了。


其次,目前的銷售渠道問題

目前很多銷售平臺只是一個銷售平臺,他們不會有專門的部門處理他們這種售后問題,與品牌之間也只是合作關系,所以中間的退換貨率一般也是有上限的,所以當某一部分消費者超過了這個退貨率的話,他需要通知或者拉黑對方以控制這個退貨率。



冷蕓博士:

顧客想退貨,理論上就是應該讓顧客沒有后顧之憂的。



Shane-上海-服裝工作室:

跟售價也有關系。



冷蕓博士:

所以退貨是肯定要允許的。


但是商家要制定一個合理的比例,也是商家的權利。至于這個比例應該是多少,則取決于企業(yè)自己的評估。



Shane-上海-服裝工作室:

國內服裝很多現(xiàn)在蠻卷的,能做出這個售后服務的承諾,對卷王來說會比較吃力。國外的話? 價格上應該沒問題,問題可能是后處理。所以我覺得該珍惜那些有100%退換貨制度的品牌。



Alice-北京-設計:

現(xiàn)在好多直播間都是送運費險,我覺得這個一定程度上會增加退貨率!所以說運費險到底好還是不好呢?好像對顧客來說,退貨率太高,就算品牌有運費險,直播品臺也會不送。



Shane-上海-服裝工作室:

看對誰來說,我覺得這樣在讓消費倒退。讓劣質的東西充斥市場,鼓勵消費,擠壓掉那些理性與消費升級,也未必是劣質的。



Alice-北京-設計:

我買東西會比較在意包郵不包郵,運費險不是很在意..因為買東西相對理性一點。



Shane-上海-服裝工作室:

我覺得品牌直營其實就算退換貨率高也不害怕,因為他的銷售端是在自己手里的,他就算有也能通過活動打折或者換季庫存來處理??煜c那些不是直營的品牌,產(chǎn)生的庫存會比較多。而且為了回籠資金往往這些庫存會沖入低價市場。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我的理解是,商家設置退貨率比較合理。但是平臺設置退貨率覺得有點奇怪。


作為消費者,我發(fā)現(xiàn)某個商家的產(chǎn)品跟我不匹配,很自然的就不買他們家了。會去找跟自己匹配的商家。


所以對于被自己試錯了的商家,退貨率可能是100%。但試對了的商家,可能退貨率低于10%。這個行為對商家來說,差異和影響很大。


但對于平臺來說,我雖然在換商家,但始終是在這個平臺購物。所以不理解平臺的邏輯是什么?退貨成本不是由商家來承擔的么?為什么是平臺設置退貨率?我想到的原因有可能是國內大部分是綜合購物平臺。相對于服裝類(退貨率高),日常百貨的退貨率低。所以綜合類平臺沒必要設置這個退貨率要求。因為低退貨率的品類,會抵消掉高退貨率的品類退貨成本。


對于專注時尚品類的平臺,可能退貨率對它的影響就遠遠大于綜合類購物平臺了。


但這個解釋,依然解釋不了,為什么是由平臺(而不是商家)來設置退貨率要求。難道發(fā)發(fā)奇的退貨成本是由平臺(而不是由商家)來承擔的嗎?


我理解的,比如淘寶,你是賣家,買家退貨了,這個成本是由賣家來承擔的(如果賣家送了運費險的話。不送的話就是顧客自己承擔。)。顧客的退貨行為,對平臺并不造成負面影響。



Shane-上海-服裝工作室:

淘寶是商家直營。我上面看到發(fā)發(fā)齊平臺發(fā)的信息給消費者,所以我猜測他們應該是平臺自營,應該不是品牌自營。



冷蕓博士:

對。他們和淘寶不是一個模式。他們屬于零售商,不是平臺方,更像一家線上買手店的模式。



Shane-上海-服裝工作室:

這種類似的平臺與品牌之間應該是有退換貨率的。



蕭竣嘯-嘉興-美術教師:

我覺得購物也是一種合作,商家和消費者肯定角度是不一樣的,就選擇與自己想法差不多的商家就可以了。不過我自己一年下來除了服飾因為不合身,會退貨兩到三次,其他基本如果沒有質量問題都不會退貨的。



冷蕓博士:

確實。不過顧客是不會也不想理解這些,站在顧客的角度,肯定想有自由退貨的權利。這也沒錯。所以應該提倡的是理性購物,不是沖動消費。



Shane-上海-服裝工作室:

說國內電商退貨率普遍到50%,那么請問那些消費者不超過50的,在45左右的算正常嗎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從試穿的角度,如果不能隨意退換貨,那么這個體驗是不如線下的。


理論上講,如果是線下,感興趣又不嫌麻煩的話,顧客是可以試所有想試的商品的。


所以從客戶的角度,我感興趣就可以買回來,買回來不一定是想要。就是感興趣,我想試一下。如果發(fā)現(xiàn)不合適,就退。


道理講,這個保障應該給到消費者。


但里面又有退貨成本的問題。這個確實是網(wǎng)購的一個痛點。期待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這個也沒有激勵機制。比如作為一個顧客,如果我的退貨率低,那么是可以給到什么獎勵嗎?如果是退貨率高,理論上講也可以給到懲罰機制。不一定就是拒絕購買。


比如通過算法,某人退貨率低,那么可以享受一定折扣。如果某人退貨率高,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費用。


那么作為消費者,我也會去注意這個問題。因為它關系到我的利益。我也會去做有利于自己的行為??赡茏杂X的就謹慎一些了。


這樣也不至于,只有商家考慮的退貨問題,消費者覺得與自己完全無關。



Shane-上海-服裝工作室:

導購會想辦法限制你。



冷蕓博士:

這個只是時間問題。長期肯定解決了。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我也覺得,在線試穿的效果,跟真人試穿還是不一樣。但我還沒嘗試過。



茜茜-武漢-采購:

這個淘寶好像是有的,用戶評級。



冷蕓博士:

所以說就看每個消費者的消費主張了。你說的是大多數(shù)消費者的心聲。沒什么錯。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就是除了限制,可以有更彈性的解決機制。


不至于只有,允許買,和不允許買兩個選項。



冷蕓博士:

這個站在商家的角度,商家也同樣有選擇顧客的權利。其實很多品牌都有自己的價值主張。如果消費者和他們價值觀不同。商家是會拒絕的。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比如,我是優(yōu)質客戶。我同樣買一票,是100塊。如果我是高退客戶,同樣一票是110。這樣也許能幫商家解決一定的壓力。我說的限制是蠻專業(yè)的,比如有針對的推薦款式,碼數(shù)與顏色。



冷蕓博士:

商家有自己的crm評估體系??隙ú皇悄敲春唵蔚乃銛?shù)。它有評估模型的。比如RFM,CLV模型,退貨率只是一個外顯性指標而已。商家也不傻,不會去得罪一個真正有價值的顧客。商家評估體系肯定不是只看退貨率。只是在這個案例中,用了退貨率來告知。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不一定要體現(xiàn)在商品價格里??梢詥为毩幸豁?。你說低退貨率有不同等級折扣與定期獎勵,禮品,可實施性會高點。如果退貨是個特別突出的嚴重問題。那么可以單獨想個辦法來解決。因為它是個普遍問題。不是個性問題。



Shane-上海-服裝工作室:

實體很多是可換,不能退,電商現(xiàn)在是無理由可直接退。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對。現(xiàn)在我退貨率低,也沒看到有什么好處。退貨率高,就直接不給買了。


低的時候,沒覺得有什么好處。高了一下,突然警告,又很不爽。


就是覺得,在退貨這個問題上,把消費者和商家放在了對立的位置上。


應該想個辦法,讓雙方成為利益共同體。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長期客戶才有可實施性吧,之前也好幾個人新聞有的消費者買來用完就退,我看著就頭疼。



冷蕓博士:

確實存在惡意購物。特別是競品買回來復制后退貨,實體店也有這個,這種只能針對對商家有價值的顧客,商家現(xiàn)在對顧客的運營策略在近10年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所以,如果制度制定的好,你想惡意也惡意不成了。讓你每搞一次,成本都在提高。



茜茜-武漢-采購:

旅游季很多買了裙子,拍照之后,旅游回來就退的,新聞曝過好多次。



冷蕓博士:

現(xiàn)在更強調精細化運營,然后對顧客進行分級管理。真正的顧客商家是不會忽略的。但商家有自己的淘汰機制。并不是來的都是客。商家現(xiàn)在在評估顧客的體系方面其實挺成熟的。而且不是僅僅靠人判斷,是靠數(shù)據(jù)。



阿豆豆-上海-二群副群主:

相對于現(xiàn)在淘寶有的88VIP,實在有問題商家不給退平臺也會幫你優(yōu)先處理退款,前提是自己要善良不要惡意麻煩別人。



茜茜-武漢-采購:

而且還有每個月幾張退貨免運費的券、 其實平臺也有考慮用戶的購物體驗,并不是一味追求低退貨率,有時候也是會給退貨保障的 ,前提是前期的鋪墊夠、讓別人認定維系你是值得的。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所以,我的觀察,其實大家的結論是:平臺根據(jù)這個顧客的行為記錄,判斷是低價值客戶。所以選擇發(fā)信息警告(且做好了放棄的準備)。而不是僅僅因為最近退貨率高的問題。雖然信息的內容是,由于退貨率太高。



冷蕓博士:

退貨率高肯定是驅動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商家肯定綜合評估了,比如你的購買頻次,客單價,最近一次消費,再加退貨,所以才發(fā)警告信息。退貨有隱形成本。商家肯定評估過。



Ellen-南京-自由職業(yè):

但如果只是想試穿,只是為了拍照為了模仿,這行的購買行為都會被警告。尺寸小了穿不了,穿的實在丑,的確不適合自己,基本都會理解給予退貨。



冷蕓博士:

你去看下CLV模型。我們最近才討論過。現(xiàn)在商家真正care的是這類顧客。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但下面大家討論的主旋律又是,退貨率的問題? 然后我在想,如果退貨率本身是個普遍存在的大問題,是不是應該有什么更好的解決辦法。因為它是通病。大家都頭疼的問題。


而且從大家的討論看,這個問題目前確實還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冷蕓博士:

顧客理性購物肯定是個因素。這個問題要靠商家和顧客共同改善。



Ellen-南京-自由職業(yè):

買十次退十次,要么自己對自己認識不清,要么只是想要一個試衣間。



冷蕓博士:

現(xiàn)在做退貨率警告的商家并不少。從生意角度而言,它本身就是雙方的你情我愿。顧客有權利選擇商家,商家當然也可以選擇顧客。但商家也不是傻子,無緣無故去得罪一個顧客。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我還是堅持認為,應該有比發(fā)警告更有效和雙贏的辦法。而不是沒辦法了,只能給客戶發(fā)警告了……有的客戶,他可能不是自己想挑。也可能是自己的生理條件比較挑。比如身材比例不太好的,皮膚不太好的。那如果我愿意花更高的價錢買呢?但商家你沒有給我這個選項……不過,特殊的顧客,也可能是利基市場,值得單獨拿出來做。



Ellen-南京-自由職業(yè):

一般都不會隨便得罪顧客的,那就是對自我認知不夠。



冷蕓博士:

這個是理想化的概念,你去自己開店做銷售,就可以明白商家的立場了。你要知道,企業(yè)做任何事情,要評估投入產(chǎn)出比。所以我前面說那個CLV模型。如果CLV證明顧客是值得你這么精細化經(jīng)營的,商家會投入的。



Ellen-南京-自由職業(yè):

所有退回去的都需要從新?lián)Q盒子換袋子包裝



冷蕓博士:

對,隱形成本特高。我也不贊同高退貨率的。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比如胖東來,它把進價和售價同時標出來。我感覺這個做法真的很贊。對普通消費者來說。



Ellen-南京-自由職業(yè):

一個顧客買5000退4000,基本就跟這個品牌不太匹配了。



神奇安妮-上海-博主:

說到不合身,我之前是沒想到那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身材尺碼。



茜茜-武漢-采購:

我現(xiàn)在逛街也會習慣性的心理默默算一下成本,但是覺得品牌溢價也是正常,畢竟企業(yè)不是做慈善。



Ellen-南京-自由職業(yè):

也成不了該品牌的優(yōu)質顧客。



神奇安妮-上海-博主:

我的觀點相反。為什么要告知進價呢?好像非得讓消費者認為它利潤薄才是好企業(yè),才能受消費者歡迎。如果都這樣,那世界上的企業(yè)只有快消一種。

?


冷蕓博士:

這個我也贊同。


但是他們這個利潤占比模式其實不一定健康。



木木-上海-電商數(shù)據(jù)、服裝拍攝:

這么說吧,我之前兼職過一個廣州檔口淘寶客服,那個裙子明明寫著各種尺碼,還是有體重160斤的小仙女硬拍要小的尺碼,穿不上反正就退的。



茜茜-武漢-采購:

我覺得標的進價不是真實的采購價。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利潤薄?為啥一定是體現(xiàn)利潤薄?應該是合理利潤吧?不合理,企業(yè)自己也沒必要做了。


我的感覺,更多是透明度。類似廚房弄個開放廚房。


進價高,某種程度代表質量好。作為消費者,我可能更能從進價而不是售價,判斷商品的品質。



冷蕓博士:

但暴露進價并非胖東來首創(chuàng),美國的everlane最早這么做。但他們毛利是2.5倍。消費者分很多種。大家不必強求一致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所以從溝通里,我get了一個點。就是商家可能對消費者的理解,并不是消費者真正在意的點。


對于同樣的行為,消費者和商家之間,存在各種相互誤解。矛盾在于誤解,不一定全部來自事實。



冷蕓博士:

不能完全這么理解,也不都是誤解,有些就是策略與目標。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顧客。顧客分很多種,商家也分很多種。



Sophie-南京-自由職業(yè):

我的意思,消費者對商家也有誤解。要看矛盾沖突的程度。類似于醫(yī)患關系。如果沖突太過于普遍和激烈,那么就要解決。如果沒有那么普遍和激烈,商家自己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好了。比如退貨率高的問題,它是一個行業(yè)問題的話。應該不是某個商家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就能解決的了。



冷蕓博士:

所以商家設置退貨率警告也是自己的一個措施,然后下一個顧客從專柜買回去的其實是假貨,所以我說大家各自匹配和自己價值觀符合的人。

?

我個人是不支持高退貨率的。所以現(xiàn)在不少公司都提倡理性購物。這個才是真正的健康消費。傳統(tǒng)觀念認為給予消費者最大的購物自由就是好的服務。現(xiàn)在強調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背景下,需要消費者也有對環(huán)境負責的意識。



Gin-成都-買手:

我是淘寶小賣家,說實話很討厭退貨率高的顧客,現(xiàn)在很多賣家連續(xù)退貨三次的都直接拉入黑名單了,這個非常影響效率和心情,線下沒有30天,就是看準了很多人不會去退。



梧桐-重慶-設計師:

我家有個顧客,線上退貨率達到了100,被我們拉黑了,然后跑線下來買,買了還要退。



總結:討論者們認識到商家對退貨率進行評估和限制是合理的,但也強調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和權益。他們呼吁理性購物和消費者自覺性,同時也提出了建議,如改進售后服務、收集消費者意見和引入激勵機制,以平衡退貨問題和消費者權益。






圖片

職場心理健康探討


前言:職場心理健康問題在當下社會備受關注。本次討論以大眾職場心理健康為切入點,探討了三個問題:職場心理健康評分、是否選擇在公司說出心理問題以及公司體檢是否應包含心理健康測試。來自不同行業(yè)的參與者紛紛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和經(jīng)驗,展示了職場心理健康問題的復雜性和關切度。



冷蕓博士:

大家晚上好!大家都知道歌手Coco李玟因為抑郁癥去世嗎?想借機和大家聊聊職場心理健康問題。請大家不要跑題,八卦李玟的私事。


1.以大家對當下職場的了解,你們覺得大眾職場心理健康可以打幾分(假如滿分是10分,代表很健康)?為何是這個分數(shù)?


2.如果自己有心理健康問題,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在公司說出來還是不說?為什么?


3.大家認為公司體檢有沒有必要做心理健康測試?為什么?



老王-成都-服裝綜合經(jīng)營:

這個話題還挺好的 但是就我自己來說。

1,我覺得打6分吧。因為在我看來人人都有病,只是大家不去看罷了。去看病一定有癥狀。但是大多數(shù)人都在自我調整。調整不下來的就辭職了。所以我覺得還好。而且職場我覺得畢竟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打個工而已”沒有那么把自己搭進去吧?職場心理健康程度應該是好過家庭和婚姻的。畢竟職場可以辭職嘛。


2,我打工時期還沒有發(fā)生什么特別大的心理問題。也有過壓力很大想跳樓。后來發(fā)覺跟現(xiàn)在自己做的狀態(tài)相比,以前那真是很好過了。至少上面還有人。所以有困難會提出來的。


3,我認為公司體檢不必要加心理健康測試。就像得了癌癥的人似的,你不說ta還好點兒沒事兒。一說有病更加重心里負擔。



Lydia-義烏-飾品源頭工廠:

1,6 分,我們是做生產(chǎn)型工廠的,身邊認識的也全部全部都是相關行業(yè)的人,基本上是不會交到朋友的,都是都是利益關系,最多就是從別人身上學到什么東西,你想得到什么情感上的支持和關心,那我覺得別人也很忙,根本不會在意那么多。所以我不會寄托很多在別人身上,把工作做好就完事兒了。


2,我自己比較心大,但是如果自己有什么心事,一般不會和同事說,同事絕對絕對會再說出去的,本來沒多大事兒說著說著就大了。如果我實在有心理問題,我可能回去找專業(yè)的心理咨詢人員問,畢竟有時候心理問題不是自己能疏解的。


3,心理檢測,我還真沒有做過任何的心理檢測。我同意樓上的朋友,本來自己覺得沒啥事兒,可能檢測了就有問題了。畢竟心理問題可大可小,真有啥心理問題我感覺身邊的人應該會感受得到吧?可能 Coco是名人,展現(xiàn)出來的都是比較光鮮開朗的一面,身邊的人肯定多少都會了解到她有心理問題。



婧默-廣州-工廠市場部:

1.7分吧,周圍人一直說我情緒穩(wěn)定抗壓能力強,其實我并不覺得這樣,我只是時刻知道自己處在什么樣的情緒狀態(tài),包括有沒有受外在影響,然后不斷調節(jié)。而身邊確實大部分人都無法拋開情緒做事,我很明顯的感知到他們說話做事總是受當天的情緒狀態(tài)影響卻不自知。這個很麻煩。

2.我肯定不說啊,我也認為任何人都不該說,職場如戰(zhàn)場,打仗的時候誰還照顧病號啊?有問題背后自己解決,但老板如果比較通透有智慧感知到員工情緒可以主動通過一些團建活動去疏導。

3.心理健康體檢有沒有用我說不好,我只是知道這個專業(yè)能力其實門檻很高,因為一般水平的做了等于沒做,和網(wǎng)上那些自主測試小程序差不多,被測人都用理智在做選擇,而非潛意識,所以結果都是無效的。



若三-杭州-2群副群主:

6分及格分

1、身邊很少有朋友做一份工作是開心的,也有可能是工作性質的原因經(jīng)常熬夜加班,心情就會莫名煩躁。

2、我會選擇不說,但如果身邊人有這種情況的話,我會認真傾聽她們說話。

3、有必要做心理檢測,因為工作心態(tài)真的很重要,很容易影響到工作效率和團體合作。

?


李尚生-東莞-供應鏈:

總而言之,對任何事情任何人都要降低期望值。



白澤-杭州-3群副群主:

今天下班路上剛好也和同事聊到一點相關的問題。同事說她以前在服裝工廠的時候,和另一位助理設計師經(jīng)常被樣衣工罵到哭我自己在工廠工作的時候,的確是發(fā)現(xiàn)很多樣衣工因為修改樣衣的問題和版師或者設計師吵架。


這種情況,如果遇到一個會好的的領導,積極解決問題還好。大家心平氣和把問題解決掉,長個心眼,下次注意不再犯就挺好的。



冷蕓博士:

萬一領導也有心理健康問題呢?領導壓力更大了。



白澤-杭州-3群副群主:

我有一個同學在科研所工作,他們每年都會有心理健康測試。不過是做題的形式,如果有心隱瞞,避開錯誤答案也是完全做得到的



冷蕓博士:

如果是正規(guī)的心理測量表,一般說謊是會被驗證無效的。正規(guī)的測量表是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的有效度和可靠度驗證的。而且后期數(shù)據(jù)分析也要再次用統(tǒng)計學方式驗證數(shù)據(jù)是否真實。因為問卷本身有其內部的連貫性和邏輯性,胡亂作答是很難符合邏輯性和連貫性的。這就是為什么自己設計得問卷是沒有意義的,一般心理問卷應該用的都是專業(yè)心理學家已經(jīng)驗證過的心理測量表。



白澤-杭州-3群副群主:

這個情況有些復雜…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設置一個負面情緒的心理警戒線,提醒自己別在消極情緒里鉆牛角尖。如果真的影響到了身心生活,就及時抽身



冷蕓博士:

我個人覺得首先還是企業(yè)文化是否關注人文開始?,F(xiàn)在的問題是因為講究競爭,因此關注“事”大于對“人”。也就是男性化文化太強了。不過我以為問題會很快改變。過去講究速度,現(xiàn)在應該會講究健康了。

?


ThomasC-嘉興-皮革企業(yè):

雖然老師說不要偏題,但是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可能不偏題,現(xiàn)代人大多數(shù)有心理問題,特別是中國人,小的時候為了成績而活,長大了為了賺錢而活,80年代前中國人還有信仰,現(xiàn)代的中國人活的很迷茫,沒有信仰的人遇到打擊和病痛特別容易挫折產(chǎn)生心理問題,沒有精神支柱。古人還可以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現(xiàn)代人只會嗤之以鼻,覺得太虛無縹緲,不如賺錢。與其說要不要做心理健康測試,不如說公司有沒有辦法給大家建立精神信仰,或者說企業(yè)精神。



冷蕓博士:

這個并沒有數(shù)據(jù)說明中國人心理健康問題比其他國家嚴重呢!但我們可以討論些更有實際意義的內容。比如企業(yè)和同事可以怎么面對這樣的問題。



ThomasC-嘉興-皮革企業(yè):

讓員工對企業(yè)有歸屬感,有榮譽感。



冷蕓博士:

企業(yè)文化價值觀肯定很重要。



ThomasC-嘉興-皮革企業(yè):

像基督教就挺有意思的,我們是客戶在海寧的溫州人,但是教會就很聰明的在這邊成立了分部,給了很多漂泊異鄉(xiāng)的溫州人精神慰藉。? 我覺得主要還是要給大家一個一個精神支柱,一個可以給靈魂補能的方式。像蘋果、華為這樣的公司就會有一種精神力量。公司體檢出心理檢測,我估計也不會有人會真實的說出自己的心理問題。



藝航-昆明-4群副群主:

1.如果打分我覺得普遍7分左右吧。因為感覺現(xiàn)在大環(huán)境的節(jié)奏和發(fā)展快,職場人“內憂外患”,加上信息時代很多事情傳播更快,但缺乏判斷力或者視野的職場人很容易受外界影響失去客觀判斷力,更容易產(chǎn)生內耗。綜合下來給到7分,比及格分多一點。


2.大多數(shù)情況,我不會選擇和同事說,除非真的很信得過。但是換句話說,如果真的有一些心理問題了,我第一時間更愿意選擇心理咨詢(或者心理傾聽治療)


3.職場里,尤其大企業(yè)還是有必要給到員工“心理咨詢輔導”的,一方面是幫助員工找回狀態(tài),一方面也是避免不可控力給公司造成麻煩。


很巧這兩天團隊小伙伴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我給到他的建議是,如果自己當下確實覺得沒有找到合適的排遣方式,可以試一試心理傾聽或者咨詢。



ThomasC-嘉興-皮革企業(yè):

個人感覺女孩子小情緒會比男孩子多,在日常生活中多數(shù)是女生容易發(fā)生情緒心理問題,但不是說男生就不會,而是男生一旦產(chǎn)生心理問題,大多是比較極端,問題后果都是很嚴重的反應。



冷蕓博士:

對。男性應扛的更多。



Sophie-洛杉磯-設計師品牌創(chuàng)業(yè):

男生從小有意無意的被“教育”成不能哭,不能情緒外放。其實大家都是人,都需要卸掉負能量。



ThomasC-嘉興-皮革企業(yè):

這兩年的寺廟熱也側面反映了當代年輕人的精神壓力。國內沒有普及心理治療輔導這方面的東西,一個人如果去看心理醫(yī)生,很容易被人誤會精神方面有問題,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



Sophie-洛杉磯-設計師品牌創(chuàng)業(yè):

那也不能盲目地“佛系”,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拜神,許愿,更多是心理安慰。但其實自己的困擾并沒得到解決或釋放。我個人的經(jīng)驗是,在感到精神壓力大,有很大困擾時,前期最好找心理咨詢師,或者參加互助小組,看一些科普文,思考問題。



冷蕓博士:

這個和去看身體疾病一回事。



Sophie-洛杉磯-設計師品牌創(chuàng)業(yè):

不需要去醫(yī)院,現(xiàn)在有很多心理app,可以一對一咨詢,也可以發(fā)圖文,參加互助小組,發(fā)問題等等。當然,如果是嚴重的話,就應該去醫(yī)院及時治療,不要延誤。一般得抑郁情緒和日常的生活工作壓力,都是可以通過傾訴得到排解。心理咨詢師不只是聆聽你的問題,也不一定給到很具體的解決方案,但他們大多會引導你去思考。



ThomasC-嘉興-皮革企業(yè):

個人建議去看心理醫(yī)生或者醫(yī)院的話不要讓太多人知道,或者盡量不要讓人知道。這個社會目前對精神方面的看法還太落后



Sophie-洛杉磯-設計師品牌創(chuàng)業(yè):

我覺得說出來,反而可能會帶動到身邊有同樣需求的人去就醫(yī)、求助。也不是要所有人都知道,選擇和怎樣的人說,自己決定。



冷蕓博士:

這個也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不過大城市好些。



being-上海-初創(chuàng)品牌管理:

大家認知相對不夠,所以才會認為看心理醫(yī)生或者尋求專業(yè)醫(yī)院的治療很奇怪,我覺得大家有這方面的問題要及時去看,及時調整過來.不要顧忌別人的眼光,而耽誤病情。

?


Zaki-廈門-供應鏈:

1.6分,缺乏興趣與職業(yè)相結合,往往有天賦的愛好無法作為職業(yè)。再加上內卷不如意事常八九。

2.成年人喝酒抽煙泡吧比到處亂說解壓。

3.測不準,各人的心理問題輕重不一樣。嚴重的基本沒法上班了吧。



貓爺-嘉興-設計師|定制:

這個話題有點大…打分估計給自己打一下可以..。至少親身經(jīng)歷下來大一新生的心理普測問題是逐年遞增的。延伸到職場估計更嚴重一些。



Kathryn Zhang-上海-供應鏈:

1,大眾職場心理健康就我對身邊人的直觀感受(不包括自己)5分左右。 大部分都對自己的工作頗有微詞 特別是經(jīng)濟不景氣,連鎖反應到福利待遇,也因為大環(huán)境不敢輕易改變。


2,有心理健康問題,我認為都是不會在公司說的,所以我們公司有開放心理咨詢熱線(針對當時新冠封控時期),以示人文關懷和隱私保護。


3,公司體檢的心理健康測試個人認為可以作為可選項讓需要了解客觀自身現(xiàn)狀的員工參考,畢竟心理健康問題在如此內卷的社會也應該被重視,且體檢結果作為個人隱私僅作為個人參考和警示。


不過老實說總體我確實覺得身邊的朋友對自己工作的滿意度都挺低的,福利待遇,預算緊縮導致的工作量激增還有不穩(wěn)定的公司內部環(huán)境(可能被裁員)和外部不招人或很少招人導致大家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



Yoko-寧波-配飾設計:

尤其在北上廣深這些城市



丘子-上海-服裝設計與工程應屆生:

1.4分,目前國內就業(yè)形勢不太好,比較內卷,很多人遭到一些不公平的對待也不敢輕易離職(比如加班后沒有加班費)

2.不輕易跟大多數(shù)人說,畢竟說出來反而還容易被當作另類看待。

3.如果體檢的心理測試是一個僅受試者可知的隱私,做一下也無妨,但如果要把數(shù)據(jù)上報給公司,這樣的結果就不一定會真實。



貓爺-嘉興-設計師|定制:

缺乏安全感,失業(yè)率激增,不穩(wěn)定因素增加,安全感匱乏,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心有郁結也不會向外說的,容易被看作不穩(wěn)定因素,整體心理狀態(tài)至少周圍朋友反饋基本是負向的。包括學生,對求職的預期和動力明顯降低,無所謂的態(tài)度和狀態(tài)增加。

?


Ariel-重慶-老師:

打3到4分,我身邊的絕大部分同事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因為工作時間、內容等壓力。我自己的心理問題一定會說出來,而且是直接拿著醫(yī)院檢查的結果甩到領導桌上那種,我就是這么做的,今年三月底確診重度抑郁,當時第一時間就給領導和同事說了。


公司體檢非常有必要做測試,人應該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再重要的工作都比不過自己真正的身心健康。確診之后是邊吃藥邊繼續(xù)上班的,因為缺老師,安排不過來,但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職了,當老師強度太大了,而且是身心俱疲的那種,不適合我。



冷蕓博士:

這個是學校要解決的問題,不是你要解決的。你是個懂得自救的人!很棒!為了所謂的名聲或者錢財放棄健康,不聰明。

?


總結:職場心理健康的評分普遍偏低,工作壓力、內卷競爭等因素對員工的心理狀態(tài)造成了負面影響。大多數(shù)人傾向于不在公司說出心理問題,選擇通過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渠道來尋求幫助。關于公司體檢是否應包含心理健康測試存在不同觀點,但大家都認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企業(yè)文化、領導智慧和精神支柱的建立也被提及作為解決職場心理健康問題的途徑。在面對心理問題時,個人的自我調節(jié)和傾訴也是重要的方式,但如果問題嚴重,及時就醫(yī)和求助也是必要的。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贊轉發(fā)。

歡迎關注,本賬號專注于時尚產(chǎn)業(yè)的應用型知識分享。



冷蕓時尚圈周報132 | 寵物擬人化、穿衣自由與得體、防曬衣與健康美、消費者退貨問題等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金堂县| 当阳市| 德令哈市| 鞍山市| 盘山县| 开平市| 安宁市| 彝良县| 彭阳县| 龙泉市| 日照市| 永春县| 临漳县| 南京市| 芮城县| 凤凰县| 高密市| 土默特右旗| 德化县| 祥云县| 巨野县| 武邑县| 枞阳县| 特克斯县| 望都县| 页游| 读书| 义乌市| 泰安市| 宝坻区| 澎湖县| 和硕县| 金塔县| 镇安县| 宿州市| 周至县| 偃师市| 河北区| 福泉市| 金秀|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