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核酸檢測”相結合的科學依據(jù)是什么?臨床檢驗專家就熱點釋疑

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關鍵時刻,當前,全市正在開展篩查工作。
“抗原+核酸檢測”相結合篩查手段背后的科學依據(jù)是什么?有市民反映直接將抗原試劑滴進檢測盒,也可以出來“一條杠”的結果,抗原試劑盒的質量如何把控?有的小區(qū)一次性發(fā)放了十多盒抗原檢測盒,一次做一盒,其他的放置數(shù)日,如何確保測試有效性?就熱點關切,文匯報記者采訪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臨床生化免疫學研究室主任朱宇清。
————————————————————————————————————————
1問:抗原檢測、核酸檢測的原理是什么?“抗原+核酸檢測”相結合的科學依據(jù)是什么?
答:抗原檢測、核酸檢測各有特點,簡單說,病毒是由芯和外殼組成,病毒的芯就是核酸,而病毒外殼是蛋白,抗原測的就是這個結構蛋白。做核酸檢測,則是把病毒的外殼打開,把核酸取出來后進行體外擴增,然后進行檢測,需要專業(yè)的實驗室進行檢測,時間長,通常需要6小時出檢測報告。
抗原檢測是直接用病毒的外殼進行測定,目前自測的原理是金標記免疫層析法,通過與病毒相匹配的特定抗體與抗原結合后,形成復合物,將復合物進行顯色,達到診斷的目的。但因本身方法學的局限性,目前抗原檢測的最大問題在于靈敏度不如核酸檢測(注:靈敏度=真陽性人數(shù)/(真陽性人數(shù)+假陰性人數(shù))*100%)。也就是說,假陰性較多,即感染了病毒不一定能被檢測出來。
從目前的兩種檢測技術進行比較,核酸檢測大致比抗原檢測能更早檢測出病毒。因為核酸檢測有一個擴增的過程,所以比較靈敏,而抗原檢測沒有擴增過程,相對來說靈敏度是不夠的。
有研究表明,病毒載量可能是影響試劑靈敏度的因素之一,當核酸檢測Ct值(Ct值的數(shù)值越大,代表病毒含量較少,傳染力就越弱;Ct值的數(shù)值越小,代表病毒含量較大,傳染力就越強)為33時,臨床靈敏度僅為85.7%;Ct值為25時,臨床靈敏度達到100%。
但抗原檢測可以不需要特定的設備,而且快速,這是它的非常大的優(yōu)點。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早期感染,病毒在復制的過程中,抗原是比較靈敏的,隨著感染時間延長,抗體產(chǎn)生后,抗原就不容易被檢測到,所以需要強調(diào)是在感染早期(出現(xiàn)癥狀第2-7天,平均5天內(nèi))進行檢測為最佳時間窗口。
目前一項非常好的應用建議是,居民在進行核酸檢測前,可以先自行測一下抗原,如果陽性,其已經(jīng)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大了,這時候就不要下樓進行集中采樣,可以安排人員單獨采樣,這樣可以避免集中采樣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
所以,“抗原+核酸”相結合的篩查方式在當前是有必要的。
2問:有人直接將試劑滴進檢測盒,也可以出來“一條杠”的結果,有人滴入橙汁,看到“陽性”或“弱陽性”結果,抗原試劑盒的質量如何把控?
答:有人在使用抗原檢測時,將未采樣或直接沾水的拭子加入提取液后滴樣,結果T區(qū)無條帶,C區(qū)是有條帶出現(xiàn)的,認為這是試劑板條有問題了。其實,我們只要把樣本提取液滴入板條,哪怕是未采樣,液體就會沿著層析方向流動,讓C區(qū)質控條線出現(xiàn),而T區(qū)是否出現(xiàn)條線,就取決于此樣品提取液中是否含有新冠病毒抗原。
此反應的原理和驗孕棒相似,一條杠就是陰性結果;二條杠就是陽性結果。
其實,C區(qū)質控條線的出現(xiàn),恰恰說明此試劑板條是好的,我們?nèi)粘>褪峭ㄟ^這個條線是否出現(xiàn),來判斷此實驗是否成功或試劑保存是否良好等。
我們也看到網(wǎng)上視頻,有人用滴入橙汁、可樂等飲料看抗原檢測反應,這些結果都不能說明橙子或其它液體抗原檢測呈“陽性”或“弱陽性”,因為,有一點前提必須說明:抗原檢測試劑盒的測試對象是說明書中所稱的人體樣本,如鼻拭子,鼻咽拭子。進行抗原檢測應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這樣得到的結果才具有參考意義,如操作不符合標準,得到的結果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
補充說一下,吃橙子原則上也是不會影響抗原檢測結果的。目前,上海進行抗原檢測時采用的是鼻拭子,正常飲食不會影響鼻拭子的樣本成分。所以無需擔心吃橙子或食用其他食品飲料會影響抗原檢測結果。
最后再次強調(diào),市民在進行抗原自測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這樣能得到有效的結果。
3問:部分市民反映,家里收到的抗原檢測盒多達30以上,長久放置如何確保測試有效性?
答:目前自測試劑板條都是單人份獨立包裝,每個包裝上都有儲存條件:2℃-30℃(避光干燥)要求,以及生產(chǎn)日期和使用期限,一般有效期均為一年,只要保存得當,剩余測試板條在有效期內(nèi)都是可以繼續(xù)使用的,也是能確保測試有效性的。
總而言之:
抗原檢測用于在剛出現(xiàn)癥狀時,檢測靈敏度較高。此時,一旦檢測結果陽性,那么應當及時就診或居家隔離,從而阻斷傳播鏈,這對疫情防控有重要意義。其最大優(yōu)點就是:可自行居家操作,速度快、流程短、操作簡單,但相比核酸檢測靈敏度較低,只作為輔助檢測手段,不作為診斷依據(jù)。
目前核酸檢測在新冠肺炎診斷中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核酸檢測結果的陽性為確認的首要標準。但相比抗原檢測,其投入的檢測成本更高、檢測報告時間更久。所以說,抗原檢測提供了更快速的初篩手段,與核酸檢測有效互補。
作者:唐聞佳
責任編輯:樊麗萍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