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四大癥狀,警惕出現了胃潰瘍
很多疾病在初期并不是很嚴重,若被忽略或者治療不當,反而變的更加嚴重。胃潰瘍就是其中一種,有些人常常忽略其癥狀,以為只是普通的胃病,而錯失了合適的治療時機。
在胃潰瘍發(fā)作之際,身體是會給出對應癥狀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發(fā)現自己有下述這些癥狀,需要警惕是胃潰瘍疾病:
?
一、胃痛
?
這是胃潰瘍主要的癥狀,并且會在進食后加重。疼痛多表現為灼燒樣疼痛。
二、惡心、嘔吐
?
如果碰到嘔吐比較劇烈的情況,還伴有腹痛、進食困難時,可能是胃部出現了潰瘍,并發(fā)生了幽門螺桿菌病變。
?
三、腹脹、噯氣
?
有些朋友老是覺得胃部發(fā)脹,就像是食物不消化,感覺老有氣體從胃部往上涌,不斷打嗝。
?
四、其他癥狀
?
患者還會有厭食、反酸等癥狀,嚴重的朋友會拉黑便。由于長期胃口不好,經常嘔吐,會導致患者體重下降。如果短時間內出現明顯的體重下降情況,需引起注意。
五大誘因,會導致胃潰瘍的發(fā)生
?
1、 飲食不規(guī)律:有些朋友工作繁忙,吃飯不定時定量,加上喜歡暴飲暴食,會擾亂了胃的正常節(jié)律,使胃得不到正常休息,久而久之就誘發(fā)胃潰瘍的發(fā)生。
2、 吸煙:長期吸煙的人,其胃粘膜更容易受到直接刺激或損傷。
3、 酗酒:攝入過多的酒精,對胃傷害極大,會直接損傷胃粘膜。
4、 精神緊張:長期處于焦慮的狀態(tài)時,會令胃酸分泌量增加,刺激到胃粘膜,而形成潰瘍。
5、 用藥不合理:其實,要很多藥物對胃粘膜有刺激或損傷的作用,比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若使用不當,也會使胃粘膜產生潰瘍。
一旦診斷出胃潰瘍,應趁早治療,必要時需服用藥物。有些胃潰瘍患者,覺得痛的時候吃點藥就可以了,沒必要去醫(yī)院,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只有趁早接受正規(guī)醫(yī)院的治療,才能早日擺脫胃潰瘍。
此外,建議患者不要隨便停藥,應該遵循醫(yī)囑堅持合理使用。同時要注意預防好幽門螺桿菌,這種病菌會誘發(fā)或加重胃潰瘍的病情,需要加強重視。
患者除了合理使用藥物治療之外,飲食調理同樣重要。平時可以多吃些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對于胃潰瘍比較嚴重的朋友,可以吃流食為主,比如牛奶、米糊等。
在飲食方面,不建議吃刺激性食物,否則會加重病情。比如煙酒、辣椒、咖啡、濃茶等,這些會刺激潰瘍粘膜,增加胃液酸度。并且,要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生冷、過硬過熱的食物也不要碰。
總之,對于胃潰瘍患者來說,需要每天養(yǎng)成按時就餐的飲食習慣,避免過饑或過飽,更不能暴飲暴食。正確使用藥物,加上調整飲食,相信大家都能遠離胃潰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