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勞動教育 培養(yǎng)有“生活力”的學生
獲得2022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qū)行知教育集團總校長楊瑞清,始終將培養(yǎng)有“生活力”的學生作為教育宗旨,注重為鄉(xiāng)村培養(yǎng)自立自強的學生。鄉(xiāng)村的行知小學里都是學生們動手種植的果樹、蔬菜……通過不斷地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引導學生樹立知行合一,實現了在勞動中育人的理念。
國家大力推進的勞動教育目的也就是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自立自強的能力。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社會的不斷進步,許多人力勞動在被機器勞動所取代,很多學生甚至不具備生活自理能力。國家推行的勞動教育就是針對這一現象,推行教育改革,不斷促進學生的實踐能力。鄉(xiāng)村勞動教育其實也是為了改變現代年輕人不愿意務農,導致農業(yè)從業(yè)人口數量缺失的現狀。勞動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能夠促進鄉(xiāng)村的建設發(fā)展,能夠讓更多人投身農業(yè),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里。
自古以來勞動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國家在多年前就推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如今更是把勞動教育列為重中之重。但是在勞動教育推行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家長不理解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沒有組織勞動教育的良好計劃和實施措施……前日的西安市曲江某學校就是因為帶學生出去進行勞動課,卻沒有做好安保措施,導致學生意外跌入綠化帶內的井里意外死亡。由此可見,我國在推行勞動教育的路上任重道遠,首先學校要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勞動教育方案,保證學生的人身生命安全,確保勞動教育課的成效,要讓勞動課開展的有意義,切實提升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其次,為了打消家長的顧慮和不理解,學校就要積極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意愿和建議,積極對勞動課程進行完善和改進,在家長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上下功夫,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家長們的態(tài)度,讓家長們放心。
對于學生來說勞動課不僅能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也能從小培養(yǎng)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還能讓他們從課業(yè)中走進田間,走近自然,切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讓教育“活”起來,讓學生有“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