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三組妖怪三兄弟最為現(xiàn)實(shí)的一個對比
西游記有個鐵律,沒有后臺的妖怪都死了,有后臺的都被接走了。西游記中三個妖怪同時出現(xiàn)的地方一共有三個。第一個是車遲國虎鹿羊三兄弟,第二個是獅駝國三兄弟,第三個是犀牛三兄弟。然而這三組妖怪,虎鹿羊死了,犀牛三個也死了,只有獅駝國三個妖怪被領(lǐng)走了,尤其是大鵬鳥,不但沒有處罰還有進(jìn)益之功。這已經(jīng)不是能用諷刺來形容了。對比一下這三組妖怪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什么叫三觀炸裂了。
先看第一組:車遲國的虎鹿羊是什么樣的妖怪?
第四十四回?小道士:“二十年前,民遭亢旱(長久不下雨,干旱情形嚴(yán)重),天無點(diǎn)雨,地絕谷苗,不論君臣黎庶(百姓、民眾),大小人家,家家沐浴焚香,戶戶拜天求雨。正都在倒懸捱命之處,忽然天降下三個仙長來,俯救生靈。”
也就是說這三個妖怪二十年中,沒有傷害一個人,沒有吃一個人。一直為車遲國求雨??梢哉f車遲國風(fēng)調(diào)雨順就是這三個妖怪的貢獻(xiàn)。
然而保了二十年車遲國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三個妖怪最后結(jié)果是什么呢?
第四十六回?那監(jiān)斬官又來奏:“萬歲,大國師砍下頭來,不能長出,死在塵埃,是一只無頭的黃毛虎?!被诺媚潜O(jiān)斬官又來奏道:“二國師晦氣,正剖腹時,被一只餓鷹將臟腑肝腸都刁去了。死在那里,原身是個白毛角鹿也?!北O(jiān)斬官又來奏道:“萬歲,三國師煠化了也。”
三個妖怪國師,最后一個沒活,全死了,很難想象,以后車遲國還會風(fēng)調(diào)雨順嗎?幸好車遲國國王還是個有情義的國王,哪怕知道了自己的國師是妖怪,依然感激這三個妖怪的辛勞和苦勞。
第四十六回?那國王滿眼垂淚,手撲著御案,放聲大哭道:“人身難得果然難,不遇真?zhèn)髂獰挼???沼序?qū)神咒水術(shù),卻無延壽保生丸。圓明混,怎涅槃,徒用心機(jī)命不安。早覺這般輕折挫,何如秘食穩(wěn)居山!”
從國王最后的表現(xiàn)來看三個妖怪國師二十年的辛勞也沒白托付。

再看第二組:天竺國金平府犀牛三兄弟是什么樣的妖怪?(為了可以更強(qiáng)烈的對比,最后看獅駝嶺)
第九十一回?眾僧道:“正是此說,滿城里人家,自古及今,皆是這等傳說。但油干了,人俱說是佛祖收了燈,自然五谷豐登;若有一年不干,卻就年成荒旱,風(fēng)雨不調(diào)。所以人家都要這供獻(xiàn)?!?/p>
只吃蘇合香油,就可以保當(dāng)?shù)匚骞蓉S登。也就是說,歷年來在靈山腳下的天竺國金平府的五谷豐登與如來沒有任何關(guān)系,而是三個犀牛精帶給金平府的。
然而一直帶給金平府五谷豐登的三個妖怪最后結(jié)果是什么呢?
第九十二回?叫屠子宰剝犀牛之皮,硝熟熏干,制造鎧甲,把肉普給官員人等;又一壁廂動支枉罰無礙錢糧,買民間空地,起建四星降妖之廟;又為唐僧四眾建立生祠,各各樹碑刻文,用傳千古,以為報(bào)謝。
這就是保了金平府不知道多少年的犀牛精最后的下場。
從金平府最后的表現(xiàn)來看三個犀牛精真的是死不瞑目了。張紀(jì)中版西游記將這段故事加以改編,三個妖怪死后,百姓磕頭紀(jì)念,孫悟空痛苦反省。也算是維護(hù)了金平府百姓和孫悟空最后的良知吧。

最后來看一下最牛的一組妖怪:獅駝嶺的獅子,白象和大鵬是什么樣的妖怪呢?
第七十四回?小鉆風(fēng)道:“我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三大王不在這里住,他原住處離此西下有四百里遠(yuǎn)近。那廂有座城,喚做獅駝國。他五百年前吃了這城國王及文武官僚,滿城大小男女也盡被他吃了干凈,因此上奪了他的江山,如今盡是些妖怪?!?/p>
厲害吧,三大王也就是大鵬鳥人家吃了一個國家的人,想想虎,鹿,羊三個妖怪,再想想犀牛三個妖怪,估計(jì)連人味都不知道吧。
看看獅子精和白象精什么呢?
第七十五回?卻說孫大圣進(jìn)于洞口,兩邊觀看,只見: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發(fā)躧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干焦晃亮如銀。真?zhèn)€是尸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
這應(yīng)該是最寫實(shí)的妖怪洞了。三個妖怪是唐僧師徒遇到的作惡最多的妖怪。
這三個的下場是什么呢?
第七十七回?二菩薩將蓮花臺拋在那怪的脊背上,飛身跨坐,二怪遂泯耳皈依(就是招安的意思)。 妖精輪利爪刁他一下,被佛爺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膊上鞦了筋。飛不去,只在佛頂上,不能遠(yuǎn)遁,現(xiàn)了本相,乃是一個大鵬金翅雕,即開口對佛應(yīng)聲叫道:“如來,你怎么使大法力困住我也?”如來道:“你在此處多生孽障,跟我去,有進(jìn)益之功?!毖溃骸澳隳抢锍铸S把素,極貧極苦;我這里吃人肉,受用無窮!你若餓壞了我,你有罪愆。”如來道:“我管四大部洲,無數(shù)眾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這個地方絕對是諷刺中的諷刺,吃了一國的人在如來這里是進(jìn)益之功,更過分的地方是最后的“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做好事的人死了,第一個讓大鵬鳥吃。

作個對比,豬八戒最后被封為凈壇使者,凈壇使者是干嘛的呢?
第一百回?如來道:“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云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圣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dān)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凈壇使者。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凈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通俗點(diǎn)就是別人吃完了,豬八戒吃剩下的。再通俗點(diǎn)就是吃殘羹剩飯的職位。當(dāng)然了,也可能吃的是大鵬鳥吃剩下的。
西游記中最能體現(xiàn)的地方就是,很多妖怪做的神仙菩薩的活,而神仙菩薩的坐騎(司機(jī))做的都是妖怪的活。那么問題來了,如何區(qū)分神仙和妖怪呢?其實(shí)這個問題,孫悟空就問過觀音菩薩了。
第十七回?行者看道:“妙?。∶畎。∵€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菩薩笑道:“悟空,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p>
一念是什么呢?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在西游記中這么解釋是不對的。這個一念是玉帝的一念,菩薩的一念,佛祖的一念,……他們一念覺得可以招安,這個時候,就是一念成佛(哪怕吃了一個國家的人)。萬一他們一念覺得沒有價值(沒必要招安),這個時候,一念成魔(哪怕保金平府年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依然要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