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講傳習錄】p4 傳習錄一問一答基本讀法 王德峰講課全稿 全7天22課1

P4 傳習錄的讀法 一問一答。
王德峰:
我們順便在這里講一下,讀傳習錄的的一個基本的讀法。必須講了,
一問一答式主要的文體格式。
首先看他的問,不管誰問王陽明,此問有意義嗎?你先像這個事情,
《傳習錄》精彩在哪里?基本上大量的問都是問者的懇切的疑。
?凡問皆表面疑之懇切矣。這個疑真的是我們的疑,不是學(xué)術(shù)上要搞清楚什么,
而是生活,做人生命實踐當中的疑來了,所以各位讀傳習錄,同樣也是有很多疑問
跟王德峰一起學(xué)習一起討論,也是帶著自己思考的本質(zhì)問題來的
所以那些問,問的懇切不懇切,是不是我們也有同樣的問題? 你或許
曾經(jīng)有過。我們沒機會親至王陽明門下,但是我們都有這些疑問
,那么他的弟子們就代替我們問了。
這叫生活中的問,我們真疑了,
我們不知道方向,所以我們得問,習就首先從問而來,不問哪里有習呢?
習就首先從問而來,無問如何有習呢?對吧?沒疑問的人讀這本書干嘛?
我生活的好好的,毫無疑問,我生活中也沒有什么痛,也沒有什么煩惱。
也沒有什么百惑不解之事,方向很明確,就不必來。
疑之懇切,答之真切。看王陽明回答的如何。我們不是簡單的崇拜,之所以那麼多人
曾經(jīng)歷史上,包括日本人崇拜王陽明是什么?答的真切,對吧。
否則哪里來的崇拜。疑惑是眾人所共同的,答是真切的, 有疑來了王陽明就答了,
在疑和答之間我們習了,此疑也是我們的疑,然后王陽明答了,這就叫實踐。
實踐不是說我拿個錘子把釘子敲到桌上,這種動作叫做實踐,實踐全都是
心之行也。
我們做出來的事情,我們跟別人的交流,一言一行其實都是心之行。
都是心之發(fā)動的。除非你在昏睡的狀況當中夢游起來,那不叫行,在清醒的狀態(tài)
中我們的行為都發(fā)源于我們的心,如果這個行出了問題,找哪里?找根源,我們對
我們的成功或者失敗有兩種類型的解釋。一種是我們以為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不夠,
知識和經(jīng)驗是永遠不會夠的。各位應(yīng)該同意。哪里有夠的時候?所以莊子說什么?
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逐無涯,殆矣。知識永遠不夠。
對我們的失敗還有另一種解釋就是說偶然的不幸,成功卻是我們的本事,
失敗來自偶然的不幸。王陽明心學(xué)教我們什么?無論成敗,直擊根源。
你心如何發(fā)動的?去衡量和評判一個事情的是非成敗是從自己的內(nèi)心去檢討反思的,
你檢省一下這個心才是要緊的,那叫什么?誠意。
《大學(xué)》里面不是有八條目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最根本的是什么?誠意。在誠意處看,我舉個簡單的例子,王德峰
喜歡喝酒這個是真的。到現(xiàn)在還沒改掉,每天晚上要喝酒,有的時候和朋友和
同事們在一起喝。喝著喝著控制不住自己就醉了,那么在三五分醉里面就開始
大放厥詞,當著他的某些同事的面說你這種學(xué)問,我現(xiàn)在勸你一句話。少寫文章,
你這個文章叫什么?妖言惑眾,講了,因為醉了嘛,然后第二天醒過來,
跟他一起喝酒的另外一個同事是王德峰的朋友打電話,跟他說你知道你昨晚說了什么
嗎?人家當場就下不來臺。王德峰后悔萬分,他多次這種事情,他就在想問題應(yīng)該
是出現(xiàn)在酒上面,當天他就下定決心從此戒酒,酒要亂性,是從這個角度想的,
后來想起來了王陽明心學(xué),問題不在酒上面,問題是你的心中本有此意。
問題出在你的心理,你想想你心中的本有的此意對不對。學(xué)術(shù)之間要比較要爭鳴,
這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對方哪怕在學(xué)術(shù)上有誤,錯誤之處,你也不足以貶低這個人,
你沒有必要看不起他,大家都來做學(xué)問,大家都捧一碗飯你知道吧,只許你吃飯,
不許別人吃飯嗎?這樣一想王德峰就明白了,從此他還是經(jīng)常的醉,但是再也不會說
這種話了,為什么?因為心理沒此意了,說出來的都合適,喜怒哀樂之未發(fā),
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未焉 萬物育焉。《中庸》是吧,好好讀這段,這是根本。
假如你說這個也不行,他是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那個也不行,那么你什么事情都沒做,
酒照樣喝,沒事,關(guān)鍵要什么?誠意正心,這叫功夫,一個例子就夠了,各位
可以舉一反三。
心學(xué)的意義我們看到了,那叫直擊根本,萬事萬物從心上找原因,不要在其他層面上
找原因,給自己的 桌子上寫座右銘,一共十五條戒律,有意思嗎?沒有意思,
心還沒有正好,
所以讀王陽明傳習錄里面,一問一答,疑的懇切,答的真切。
一問一答中走進了王陽明心學(xué)的境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