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將至
大雨將至,滿地潮濕,從前的電光火石;多年以后,每段故事,原來結尾都相似?!?/span>《大雨將至》
窗外的天空很陰沉,像是又要下雨了。
我一直覺得雨是一種悲戚的孤寂。年少時與朋友用粉筆點在地上的房屋經(jīng)不住雨的沖刷,長大了寫在紙上的遠方,雨水淅淅瀝瀝過后,也什么都看不清了。
雨就像是記憶的抹刷者。無論先前的多少痕跡,大雨過后,便只留下了淺淺水洼,和帶著潮濕的新鮮空氣?;蛟S在郊外還會有幾聲鳥鳴。
我曾經(jīng)看過一個歷史方面的手書,配的便是《大雨將至》這首歌。從先秦到西漢,再到后來的三國曹魏,大唐風光,最曾后都化作了點點螢火,再慢慢消逝了。在我們這個時代之下,看不見,聽不到,也連接不了過去的每一個時代,和過去的傳
奇人物。
明明頭頂著的都是同一個渺遠的天,腳踩著的都是同一塊厚重的地,卻自始至終,從頭到尾都尋不到你的蹤跡。沒有誰能夠再準確地認識你,接觸你,我們能夠知曉你,也只能從只言片語的歷史書與冗長晦濕的史書當中。
我想,要是歷史中的人,沒有留下一點自己存在的證明,當代后世的史書中也找尋不到一分痕跡,那到現(xiàn)在,到未來,到很久以后的時代都不會有人知道個古人的存在它。而千百年來這樣的人太多。
這也許就是歷史。何其幸運,何其不幸
縱觀五千年的時問之他,數(shù)不清的國家林立朝代更替,更有數(shù)不清的雄百姓,都歸于了塵土。“多年以后,每段故事,原來結尾都相似”。
我們單方面地,片面地認識了他們,也只能止步于此。在同一個空,卻是處于時同軸上的不同位置,那便永遠也不能重合吧
“得夫離散總會又周而復始?!边@是歌詞的最后一句。
所以說,大雨抹去了無數(shù)個數(shù)不清的相似的我記得我以前在網(wǎng)上看見過這樣一句評論,久久不能釋懷
“在史書上偶然警過的剪影,隨手劃過的語句,老師交侍說要考的重點。從心懷壯志的少年到冰冷的墓碑再到史書上的寥寥幾語,那便是他們的一生。”
萬千的風華,只留今日寥落數(shù)語。
(轉自語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