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時代的悲哀:跑高速成為了燃油車最后的“體面”?
要說燃油車還有什么優(yōu)勢,可能很多人能夠想到的就是補能方便,但是隨著寧德時代神行超充電池發(fā)布了可實現(xiàn)“充電10分鐘,續(xù)航400公里”的超快充速度,各家車企都在推出800v快充技術和各類的超充技術方案,純電車型充電時間長的問題正在被逐步解決。
除此之外,燃油車還有一個優(yōu)勢,那就是適合跑長途。
很多人都說電動汽車不適合跑高速,因為在高速公路上的耗電量偏高,續(xù)航里程會大幅縮水,甚至腰斬。燃油汽車卻相反,城市行駛的油耗較高,在高速公路上卻要更省油。
舉個例子,60度電池的電動汽車,城市可能可以跑400公里,高速卻只能跑200到300公里。而50升油箱的燃油車,市區(qū)只能跑四五百公里,高速卻可以跑800公里。于是就有些老司機總結出了“車速越高越省油,電動汽車不適合跑高速”的結論。
看起來,高速能耗低,已經成為了燃油車最后的體面,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電動汽車為什么高速費電,是因為電機在不同車速和負載下的驅動效率差別不大,但是風阻卻大大不同,在城市行駛,低速狀態(tài)下車輛的阻力較小,當然會比較省電,但是到了高速上,風阻卻成倍增加,因此耗電量也是成倍增加。
再看燃油車呢?市區(qū)行駛阻力也很小,但是內燃機的效率很低,基本上不到20%,走走停停的路段,尤其耗油,而高速行駛的時候,雖然風阻也會增加,但是發(fā)動機的效率提升,明顯高于風阻的增幅,因此能夠明顯感覺到,高速油耗明顯低于市區(qū)。
因此很多人覺得,燃油車跑高速,能耗比電動汽車更低,但是很多人沒有想過,這個對比的參照物不一樣,電動車高速費電的參照是低速的電動車;燃油車參照也是它自己。
我們舉個例子,如果有家充,低谷電是3毛多一度 ,我們就按五毛算好了。高速能耗我們就算是30度每百公里,盯著限速跑,開空調,滿載,各種不利情況都拉滿,一公里也不過才1毛5。
而燃油車呢?就算高速巡航是5升油每百公里,現(xiàn)在的油價超過8元每升,算下來,每公里要4毛錢,哪個更劃算呢?
所以電動車的能耗是真低,對燃油車就是降維打擊。無論是市區(qū)還是高速,只不過高速的情況下,兩者的差距縮小了不少。當然了,你也可以說,燃油車高速續(xù)航還是更長更穩(wěn)定,這個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如果算成本,兩者其實差距不大了。
高速工況可能也是現(xiàn)在燃油車僅有的體面了,面對現(xiàn)在動輒百公里加速四五秒、沒有發(fā)動機振動和噪音、結構簡單維護方便以及行駛成本極低的電車,燃油車遭受的競爭依舊是降維性的。一旦10分鐘充滿真的實現(xiàn),那么燃油車還有什么優(yōu)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