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小學語文《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望天門山》是人教版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古詩,是圍繞本組專題“感受祖
國的美麗和富饒”而選編的?!锻扉T山》一詩描繪的是天門山夾江對峙,長江波
瀾壯闊,雄偉秀麗的景色。教學時要達到兩個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以下兩個教學目標必須在教學中得以貫徹: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望天門山》。
2、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三、說教學重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情感。
四、說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情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
重點“先解字詞→再解句意→后串詩意”讀文體會法。
六、說學法。
運用“識詩人—讀詩句—明詩題—解詩意—悟詩情—背詩篇”幾個步驟來幫助學
生學習。
七、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回憶詩人寫的詩(回憶二年級學過的李白哪首詩?《贈汪倫》)
2、簡介作者李白。
〈二〉明確目標,學習新課。
1、學生初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聽課文朗讀。
3、師范讀,節(jié)奏指導。
4、齊讀古詩。請聯(lián)系課文中注釋,并參考一些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①學生個人讀悟,理解字義。
望----遠看。開----沖斷、斷開?;?---回旋。帆----船。
至----到。此----這里。孤----單獨。
〈三〉小組交流詩句意思。
1、師帶讀課文。生商討交流句意。
2、教師引導大家說說詩句意思。
“天門中斷楚江開” :雄偉的天門山被長江攔腰劈開沖斷成東西兩座山。
“碧水東流至此回”: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青山相對出” :兩岸青山相對聳立著拔地而起。
“孤帆一片日邊來” :一葉孤舟從太陽升起的東邊飛速駛來。
〈四〉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1、齊讀,學生自由體驗。
2、多媒體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3、指名朗讀。
4、引導背誦:這么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5、自由練背,同桌互相背。
〈五〉:小組討論交流。
1、詩人的立腳點在哪里?(即他站在哪里看天門山的?)
詩人坐船經(jīng)過天門山,他是站在孤帆船上看天門山的。因此他看到兩岸青山相對
出現(xiàn),便把這個壯觀的景象寫成了這首詩。他不加以修飾,看到什么就寫什么,
前兩句寫實景,這種寫法是運用了白描手法來寫這首詩的。后兩句寫感受,以動
寫靜來寫的。
2、游戲讀文,多讀多悟。(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讀前后半句)
〈六〉測評訓練。
(一)、有感情背誦古詩《望天門山》。
(二)、填空。
《望天門山》的作者是()代詩人()。
(三)、說說后兩句詩的意思。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兩岸青山相對聳立著拔地而起。一葉孤舟從太陽升起的東邊飛速駛來。
(四)詩里描寫哪幾種景物?(天門山楚江青山孤帆)
(五)、全課總結:談收獲
(六)、課后作業(yè):1、默寫古詩;2、課堂同步練習冊。
(七)、課后練習:
說說全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雄偉的天門山被長江攔腰劈開沖斷成東西兩座山。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
回旋澎湃。兩岸青山相對聳立著拔地而起。一葉孤舟從太陽升起的東邊飛速駛來。
八、說板書設計:
山險水涌(一二句)(寫實景)
望天門山熱愛大自然,
山出帆來(三四句)(感受)熱愛祖國山河。
(這樣的板書清楚明了,一目了然,學生易懂。)
通過以上層層深入的設計,學生真正觸摸到了古詩的脈搏,領略了古文化的
嫵媚和風采,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說課稿來源易公教育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