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安頻:人間煙火中的微光

2021-12-29 09:27 作者:中新傳媒網(wǎng)  | 我要投稿

?人間煙火中的微光

安頻


一、干菜

01

每次憶起民國文人周作人某篇散文里記錄的紹興霉,口舌便會滋潤起來。這種腌制的鄉(xiāng)土菜,或許被養(yǎng)生專家們所摒棄。但我家鄉(xiāng)的人們偏愛吃干菜。

每到秋末冬初,嫂子們大嬸們在家門口攤起了涼席或者大簸箕,在里面晾曬的紅蘿卜丁、白菜葉、豇豆條、辣椒干等等。這些干菜大多數(shù)由新鮮蔬菜經日光曬后而成(或烘干),曬干后,便可以儲存一到三個月。

據(jù)我國的某本古籍記載,在漢代時期,就有人在溫室里培育反季節(jié)蔬菜了。那種蔬菜不是一般老百姓可以吃到的,都是專攻王公貴族、皇帝老兒吃的。清代的溫室蔬菜已成產業(yè),當時只要有錢,都可以買到。但大部分下層人民在寒冷的冬季,想吃一口新鮮的蔬菜,幾乎是幻想。為了在冬天有菜吃,人們想了很多辦法,第一個法子是挖地窖儲存蔬菜,第二個法子是腌漬,第三個法子是曬干。第一種法子,需要一次性買很多的白菜、土豆放在地窖里。隔幾天還要去看看,看見爛的必須清理出來。不然,爛水流出來,沾到其它好的白菜上,會讓好等溫蔬菜爛掉。腌漬后的蔬菜,容易產生亞硝酸鹽,吃了后,對身體有害。只有第三種法子,才是最好的選擇,其實亦是那時蔬菜匱乏不易保存年代的無奈之舉。所幸目下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蔬菜,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只要孔方兄沒有與你絕交,什么都好辦。


02

好像在潘長江先生出演的一個小品里,聽到過一句話:“濃縮的都是精華。”這句話用在干菜身上很貼切。蘿卜等新鮮蔬菜,切好進行晾曬,曬成干菜,再淋上芝麻油、豆瓣醬,嚼起來有勁道,味道亦比曬前濃郁。我時常想起童年時,母親在鍋里煮干菜,干菜散發(fā)出來的自然的清香。譬如說,抓一把干白菜,丟到冷水盆里泡,泡好了還要放到鍋里煮。干菜在熱水里上下翻騰,似乎在跳一支曼妙的舞蹈。燉白菜干,吃法有多種,放一點肉,味道會更好。沒有肉的時候,就多放油,油多一些,吃起白菜來,口里更順滑。這是因為干白菜的纖維組織可以吸收油,它吸收了油,就會變得十分豐腴。一般的菜籽油、棉籽油不行,它們在鍋里會浮到水面,不與干白菜水乳交融。加了葷油,干白菜才會與之融為一體。干菜的另一種吃法是拌上豆瓣醬,吃起來既辣又有嚼勁。將干菜泡脹,切碎擠干,加葷油,炒成餡,包到包子里,味道絕美。但包餡時,需要技巧,不然就散了。

我家里還保存著一把剪子,由于很久未用,業(yè)已銹跡斑斑。幾十年前,母親經常用這把剪子剪豇豆(鄉(xiāng)間野老所謂豆瓜子),田里產量大,每年秋冬之際都要剪許多,剪好了,放攤在架子上晾曬。這樣忙忙碌碌,到了冬天,就有干豆角吃了。母親擔心發(fā)霉,每年都曬得很干,有些沒有吃完的干豆角,在來年栽秧的時候拿出來都是好的。

像那種轟轟烈烈的用大鍋大灶烈火烹油、蒸魚煮雞,滿足了口腹之欲,卻沒有給人留下回味。干豆角、干冬瓜條、干黑木耳等等,加上幾塊油炸豆腐,全部放在一起燉,那種家鄉(xiāng)特有的質樸味道可以飄出去很遠。那種味道雖平淡,但回憶起來又不平淡。撈著鍋里的干菜,吃著自己田地出產的大米飯,一家人你說我笑,日子過得很滿足。


03

我曾去過福建霞浦,在海邊,看見很多人家的門前豎著長架,架子上晾著長條的黑色東西,很好奇。于是,問了路邊的漢子,他說:“晾的是干菜?!蔽易哌^去一看,晾的是海帶,原來海邊的人竟然把海帶叫做“干菜”。

其實,這也沒有什么奇怪的。各地的風土人情不一樣嘛。我們老家的王大嬸雖然不知道菠菜來自波斯國,但并不妨礙她喜歡吃菠菜。她自己留的菠菜種子,種下去后,長出來的菠菜又高又大,小孩子要是跑進她的菠菜地里,完全可以躲起來,連大人都找不到。我多次看見她在田里拔這種大菠菜,拔起來后,砍掉根部,再把一些老葉子扯掉,洗干凈后,在大鐵鍋里焯水。撈起來后,拿出去晾,曬干后連莖帶葉都是黑色的。接著,把它們切斷,撒上鹽,就可以腌制了。腌好后的菠菜稈可以與浙江地區(qū)的“臭莧”媲美。咬一口菠菜稈,再吸一下,那滋味又酸又臭,吃起來開胃。但年輕人怕是不愿意吃吧。

在鄉(xiāng)村,還有很多五十歲以上的人,守著自己的胃口、味道,不被花花綠綠放了添加劑的罐裝腌菜所迷惑。守住這清醒,便是守望了鄉(xiāng)愁。


二、吃茶去

01

《世說新語》記載過一個故事:王濛是晉代人,官至司徒長史。他很喜歡茶,不僅自己每天多次喝茶,而且還要客人陪他喝。當時,很多士族還不習慣于飲茶。因此,到王濛家后,大家總有一些害怕。他們在王濛的勉強下,多多少少都會喝一杯茶。但離開后,就戲稱"今日有水厄"。

記得我十幾歲時喝茶,喝的是茶館里的三皮罐,感覺有點麻口,后來喝的次數(shù)多了,就感覺很甘甜了。在二十多歲之后,又陸陸續(xù)續(xù)接觸到了很多茶葉,喝了很多茶。

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幾乎每天都喝。對茶葉不挑剔,茶葉子泡一天,喝一天。當然,有的人有錢有閑,可以坐在桌前講究茶道。但我沒有那般講究。我是一個忙碌的人,沒有時間坐下來細細品茶。


02

這些年來,什么磚茶、綠茶、紅茶、沱茶、龍井茶,都喝過。有的茶葉是自己買的,有的是好友送的。今天喝菊花茶,明天喝碧螺春,隨心所欲,生活愜意。然而粗制濫造,散發(fā)霉味的茶葉,我是不會喝的。有的人覺得茶葉放得越久,泡出來的味道就越好。我卻以為,茶葉放個三年左右,沒問題。要是太放久了,泡出來的茶就不純正了。

一般的勞動人民喝茶,只是為了解渴,哪里有情趣去細品。幾百年前,英國人從中國運走茶葉,到歐洲銷售,茶商打出的茶葉廣告上說:“這刺激品,能驅疲倦,除惡夢,使肢體輕健,精神飽滿。尤能克制睡眠,好學者可以徹夜攻讀不倦。身體肥胖或食肉過多者,飲茶尤宜?!焙炔杩梢蕴嵘瘢遣挥脩岩傻?。睡前喝了太多的茶,可能使你失眠。張岱在《陶庵夢憶》里記錄他去閔汶水家喝茶的故事。他隨便喝一口茶,就可以嘗出茶葉是春季采的,還是秋季采的。我沒有他那樣的本領,以為“先苦后甘”方盡茶理。

有人喜歡喝太燙的茶,我卻不喜歡。太燙的茶,容易傷喉部、胃部的粘膜,于身體不適。沏茶也不要太慢,滿了就會溢出來,端起來都是苦難,還怎么喝?我家鄉(xiāng)的老輩人講究待客之道,其中一條是“酒斟要滿茶要淺”。茶倒得太滿,是對客人的怠慢。

有些人喜歡喝濃茶。我覺得體格瘦削的人,不宜多喝濃茶。茶水本來就“刮油”,要是長期喝濃茶,會瘦掉二十多斤呢。有一次,兒子誤喝了我的茶,說是”苦藥水“。我笑了。喝茶的興趣,亦是要培養(yǎng)的。


03

我生活的小城的人們有“喝早酒”的習慣,卻沒有“喝早茶”的習慣。但二十多年前,茶館還是很多的。每一間里面坐滿了老頭子們,在里面打“挫胡子”,或者喝著茶聽劉說書先生講書,熱鬧極了。穿梭其間的小販們,端著糕點、包子、炸餃子、炒花生、炒瓜子……

有的人嗑瓜子,“呸”出來的殼到處都是。他們喝的茶,有的是自己從家里帶來的,有的是茶館里提供的。他們喝的那種茶,我是不喜歡喝的??此麄兊谋砬?,卻很享受。

我認識的幾個前輩,吃了飯就往茶館里鉆。他們自稱為“泡茶館”。有幾次,我嗅到他們身上的煙味很重,我說:“茶館里臭氣熏天,您幾位怎么愛去那種地方啦?”他們笑著說:“不去茶館,又能去哪里呢?”我知道他們的兒孫們都大了,各有各的事,誰會時時刻刻陪他們呢?只有去茶館,方可消磨掉大把的時間。

據(jù)說民國末期,本地的很多高中生,就喜歡泡茶館,往往一坐就是半天。他們干什么呢?有的咵白,有的看報紙,有的寫詩。有一位手藝人,偏偏喜歡在茶館刻章,金文、篆文、漢隸、正楷,什么都有。

最怪的還數(shù)城南一個姓方的三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喜歡喝茶,還開了一家茶葉店,生意不錯。在他開店之前,曾從小城徒步出發(fā),前往終南山問道、采茶,歷時兩年零三個月。他看了很多的書,古代的,現(xiàn)代的,東方的,西方的,而且還精通韓語、越南語、日語、葡萄牙語。他喜歡吹牛,嘴巴里的話多得連卡車都裝不下。他開店之后,早晚在店里守著,但每天喝茶是必須的。我曾勸他寫一部游記,記錄獨特的徒步體驗,他卻說為時尚早。當然,有些事是無法勉強的,只能隨其自然。那次,我在他那里買了一盒云南滇紅。他說他的這盒茶葉是從百年老樹上采摘的,只能白天喝,要是晚上喝,會做很多的夢。我相信他,因此從來沒有在晚上喝過,我的睡眠質量本來不太好,夢做多了,就相當于失眠了。


04

我喝過的水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用玉龍雪山上的雪融化后煮的茶。山下有人專門溜索道上山,挖一大桶裝好,再坐溜索回來。用這雪水煮的茶,喝起來甘甜,還會出一身汗,很舒坦。茶館的老板是一個瘦削的納西族人,他說:“這里的人,壽命都在八十歲之上。”我尋思:或許喝茶可以提高免疫力吧。

驪山腳下的水亦清亮。有人說那水里可能含有水銀,不能喝?!妒酚洝吩疲骸耙运y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边@么多年了,陵墓里的水銀難免會滲透出來,還是不喝為好。

武陵山區(qū)的人用水洗衣服,越洗越黃;但用那里的茶葉泡茶,味道很醇厚,不曉得水里含了什么微量元素。唐人陸羽可以品嘗分辨出江面的水與江底的水,但我沒有這本領。某名城泉水頗多,但里面喂養(yǎng)了無數(shù)的金魚,那種水,亦是無人泡茶喝的。

甘肅有些地方每年的降雨量很少。非要去挖一口井,井水卻是咸的。在過去,家里有勞力的人會去很遠的地方挑水,沒有勞力的人家,就準備幾口大缸,在下雨的時候拖出來,承接一些雨水。這些雨水,只在做飯的時候用,平常洗衣、洗澡,還是用井水。用這種雨水煮茶,喝起來有一種粗獷的味道。


三、豆腐之味

01

在農村與城市,喜歡吃豆腐的人非常多。豆腐的出現(xiàn)是一個奇跡。有人說豆腐是由《淮南子》的主編漢淮南王劉安發(fā)明的。但有學者不認可,爭論很多。但這爭論對于大眾們沒有什么影響。只有田里有黃豆、袋里有石膏,就可以做出豆腐來。從它問世,一直廣受歡迎,至今仍然是菜市場的俏貨。豆腐及其制法是何時傳入日本,沒有資料記載。但它在日本人口里的讀音是“とうふ”,念起來與中國人說“豆腐”沒有什么兩樣。豆腐傳入日本后,日本人又生產出了一些新品種,增加了很多新的吃法。

清末重臣李鴻藻的一個兒子李石曾,曾在巴黎西郊創(chuàng)辦中國豆腐公司,以機器新法制豆腐,因而獲得豆腐博士的雅號。當年孫文找他募捐,他捐了不少錢。辛亥革命的成功,自然是少不了豆腐的一份功勞的。我的一位朋友的遠親生活在美國舊金山,由于年紀大了回國不便,因此每次想起家鄉(xiāng),就去唐人街的飯館里吃一盤麻辣豆腐,吃完了,他就很滿足。他說他在這豆腐里嘗出了家的味道。

據(jù)說有人在西班牙打豆腐而發(fā)了大財,還有人研究豆腐的來龍去脈,在日本出了一本書《豆腐史》。


02

在夏天的時候,一些酒鬼圖簡單,就會買一些炸花生米、幾塊嫩豆腐?;ㄉ字苯涌梢猿?,嚼起來酥脆。至于嫩豆腐,用水淋一下,撒上一些蔥花、白鹽,拌以芝麻油,拿筷子翻動幾下就可以吃了。倘使想有更好的口感,就用油炸了幾勺紅油豆瓣醬,然后淋在嫩豆腐上,這樣的話,更好吃。

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野豌豆嫩芽拌豆腐。野豌豆就是《史記》中記載的“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中的“薇”。春天的時候,原野上隨處可以找到很多野豌豆苗,嫩嫩的,細細的,綠綠的,只需要掐取它們的嫩芽就行了。拿回家,用清水洗一下,拌豆腐,吃起來有一點甜味。據(jù)說清初,金圣嘆被誣為叛逆,被處極刑。在臨行前,他留下了家書,說是傳給家人。里面說:“字付大兒看:花生米與豆干同嚼,大有胡桃滋味。得此一技傳矣,死而無憾也!”豆干與豆腐有區(qū)別,前者水分被壓干了,后者保留了水分。這個典故說明,他臨死時還是留念人間的煙火的。

在鄉(xiāng)下,和野豌豆嫩芽拌豆腐可以相提并論的是皮蛋拌豆腐。有的人不喜歡皮蛋的氣味,避之唯恐不及。有的人很愛吃。夏天的時候,一條條的黃瓜掛在藤蔓上,摘一條嫩的,切成片,與嫩豆腐一拌,吃起來很鮮嫩。

“碎豆腐”是我愛吃的,可以說是鄉(xiāng)土風味。怎么弄呢?買一塊老豆腐,洗一下,拿刀切成不規(guī)則的小塊,倒在炒鍋用辣菜籽油里略炒一下。接著,嗑進一個雞蛋,加很多碎蒜葉,再次翻來覆去地炒。炒好后,盛起來吃,很香。

炸豆腐又是一種美味。將老豆腐切成很多方塊,不能太薄。用筷子夾豆腐浸到雞蛋汁里,夾出來后,滾一身生粉,再放入油鍋炸。炸的時候,用筷子來回翻身,炸到兩面焦就好了。如法炮制,將全部的豆腐塊炸完,夾到干凈的盤子里,再淋上早就備好番茄汁等,喜歡吃甜食的可以放白糖。雖然里面還是豆腐,但味道提升了幾個檔次。武漢某飯店的劉老板,長年吃齋,平時教徒弟的十種菜品里,有一樣就是上述的炸豆腐?;蛟S因為他常年在武漢,推出的炸豆腐中有滿滿的漢(武漢簡稱)味。


03

沿街的早餐店,凡是下熱干面的地方,均有小缸擺在桌上,缸里是白白嫩嫩的豆腐。一邊吃著熱干面,一邊舀著豆腐(加了白砂糖)吃,非常愜意。有的人喝早酒,在火鍋里還要下幾塊豆腐,豆腐煮好了,就膨脹開來,又肥又大,表皮展開,像蜂窩一樣。夾一塊起來,在小碟子(其中有醬油、陳醋、豆瓣醬、辣椒油之類)里唰一唰,吃起來,很辣很軟嫩。

走進菜市場,可以見到鹵菜店里有“鹵豆腐、炸豆腐”售賣。鹵豆腐是烏黑顏色的,炸豆腐是金黃色的。到年底,還有豆腐丸子上市,買回去,丟在火鍋里,煮得透爛,吃起來香軟,也別有風味。

二零一二年夏,高先生在青島沿海某飯店宴請我。我記得在座的有商界的精英、多年未見的文友,還有我難以忘卻的一道“蠔油豆腐”。服務員端上來一個大盤子,上面鋪著切成薄片的嫩豆腐,緊挨著,圍成一圈,仿佛書頁一樣整齊端正。接著,服務員拿起瓶子,倒出滑溜溜、黃橙橙的蠔油,蠔油淋豆腐片上面,亮晶晶的,吃起來鮮香嫩滑。

江浙有一道名菜,或許吃過的人不多。它就是羅漢豆腐。過去的一些廚師,什么樣的菜品都肯學?,F(xiàn)在的一些學徒,只選擇手續(xù)簡單的菜品去做,因此羅漢豆腐漸漸不為人知了。至于做法,我問過一位老廚師,他告訴了我制作的方法。第一,把老豆腐捏成泥,再撒上加生粉增其黏性,最后捏成小餅狀,里面包一些炒好的餡料。第二,把全部包好的豆腐餅一個個下油鍋炸,炸好后,全部夾到碗里。第三,把鍋里的油倒在大碗里。再重新在鍋里加入水,撒上白鹽、雞精、醬油、白糖等用大火燒,等水開了,改用小火,倒入全部的豆腐餅,加蓋,燜到湯汁幾乎沒有了,就可以吃了。但為什么叫它羅漢豆腐,我至今還不知道原因。

在我們鄉(xiāng)下,臘月里的凍豆腐是最受歡迎的。下雪的時候,點起一口火鍋,鍋的凍豆腐片與苕粉、熬白菜(或酸菜)一起煮,香噴噴的。有人說,黑龍江省的凍豆腐最好吃,那里的水好、打出的豆腐好。我也承認這是真話。但南方的人,不可能為了一口豆腐,跑去冰天雪地的極北地區(qū)去買。我??吹嚼霞业钠牌诺鶅?,在傍晚的時候,各自端著白皮大碗,吃著用凍豆腐、粉絲、白菜燉成的大雜膾,吃起來唏里呼嚕,我知道他們吃得很快樂。

豆腐好吃,但不要輕視制作豆腐的人或者售賣豆腐的人。

(作者系中國散文協(xié)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協(xié)會會員、中國明史學會劉基分會會員、中國文字著作權協(xié)會會員。)


安頻:人間煙火中的微光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泰和县| 闻喜县| 平山县| 同德县| 宜宾县| 垣曲县| 法库县| 剑河县| 英超| 新竹市| 三台县| 基隆市| 赫章县| 南澳县| 汉阴县| 永登县| 甘肃省| 三原县| 林甸县| 鹿泉市| 岑溪市| 辽宁省| 彰化县| 封开县| 玉环县| 大姚县| 阿拉尔市| 沽源县| 呼伦贝尔市| 牡丹江市| 正蓝旗| 苏尼特右旗| 淳安县| 沁阳市| 于田县| 林州市| 固始县| 大余县| 天等县| 朝阳市| 英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