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風云 第三十二章 兄弟閻墻
劉宋在劉駿規(guī)劃好了的道路上走了下去。但是劉駿雖然在治國理政方面還有所成就,但要論起私生活來,可真是慘不忍睹。劉駿當上皇帝之后,便開始在宮中淫亂、尋花問柳了。劉駿在面對女人時可謂是從不挑肥揀瘦,絲毫不考慮與自己交媾的女子的親戚、尊卑關系。劉駿還特別自信,認為自己干的事情沒有人知道。
……早就流傳去到民間去了好吧。
可是劉駿對外嚴格要求,對內荒淫無度,這種劉宋馳名的“雙標”行為實在是讓許多人感到不爽。相比之下,劉駿的弟弟劉誕就好多了,他為人忠厚,又講禮節(jié),又討伐元兇劉劭、丞相劉義宣的功勞,實在比劉駿那個壞脾氣好得多。
于是很多人就私下里去結交他。
劉誕聚集了很多有才干的人士,并且還掌握著兵權。劉駿是個小心眼,對他趕到害怕與猜忌。劉駿生怕劉誕會在城里發(fā)動兵變把自己推翻,于是將他調到了京口。
后來劉駿覺得京口也不行,離建康還是太近。那就繼續(xù)貶,把他調任到長江對岸的廣陵。并且他還派專門的官員——南徐州刺史劉延孫去鎮(zhèn)守京口,同時也是防范劉誕。
?
劉誕在大明元年(457)被貶到廣陵,此年,魏軍入侵宋境。劉誕知道朝廷對他十分戒備,就借著邊關有警的借口積極加以備戰(zhàn)。他修筑城墻,疏通護城河,囤積糧食,準備武器,積極應對一切可能發(fā)生的狀況。
這行為簡直就是把“造反”兩個字寫臉上了。劉誕的記室參軍江智淵知道劉誕有二心,先行一步回到建康向皇帝告發(fā)。劉駿獎勵他的忠誠,任命他為中書侍郎。
劉誕造反的“密謀”如東風一般吹遍了劉宋的大街小巷,各路花邊消息大肆傳播。大家都說劉誕要造反了,接著就出來了各式各樣的人向劉駿告發(fā)。比如吳郡人劉成向劉駿上書,其中說道:“我兒子劉道龍從前侍奉劉誕,看到劉誕在石頭城修訂制造帝王坐車的法物,還在排演帝王出入的儀式。劉道龍趕到十分憂慮與恐懼,私下里和自己的朋友說起這件事。后來被劉誕發(fā)現(xiàn),就被殺害了……”
豫章人陳談之也緊接劉成的步伐,向劉駿告發(fā)說:“我弟弟陳泳之在劉誕左右,看見劉誕寫下陛下的生辰姓名,送到武試鄭師伶家詛咒。陳泳之秘密要向陛下告發(fā),劉誕便無線陳泳之在飲酒的時候責罵自己,把他殺掉了……”
劉駿看這么多人都在告發(fā)劉誕的罪行,于是下令官吏報告整理劉誕的罪行,交付給廷尉治罪。此舉不僅是劉駿在順應民意,更是滿足他自己除掉宗室勢力的一舉。接著,在四月十八日,劉駿下詔貶劉誕為侯爵,并召回建康治罪。
不過,劉駿對這套光明正大的程序不太感冒。在詔書頒發(fā)之前,他就先把羽林禁軍分配給兗州刺史垣閬,以前去赴任為名,與給事中戴明寶一起偷襲劉誕。
垣閬引兵到達廣陵的時候,劉誕沒有覺悟投降,反而繼續(xù)閉門堅守。戴明寶當夜通報了典簽蔣成,要他每天清晨作為內應打開城門,放官軍入城??墒鞘Y成連一個晚上都熬不住,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府舍人許宗之,許宗之如獲至寶,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劉誕。
劉誕一聽,事情壞了,現(xiàn)在必須得反了。他急忙從床上起來,呼叫左右侍從和以前所蓄養(yǎng)的數(shù)百心腹將士逮捕了蔣成。接著,他在城內征兵,想要自衛(wèi)。到了天剛亮的時候,垣閬與戴明寶率數(shù)百精兵殺到了城下,可是城門并沒有按預料的狀況打開,相反,城頭上軒軒嚷嚷,劉誕已經(jīng)在城樓上列兵了。
接著,在眾目睽睽之下,蔣成在城樓上被當眾處斬。
垣閬和戴明寶還沒有反應過來,劉誕就開門放兵出來,這些人都是城中因罪服勞役的人和坐牢的囚犯。結果垣閬還沒來得及組織抵抗,就被叛軍砍掉了腦袋。戴明寶跑得快,從小路逃回了建康。
劉駿獲悉劉誕叛亂之后,下令建康全面戒嚴。任命沈慶之擔任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兗州刺史,率兵討伐劉誕。四月二十七日,劉駿親自總領禁軍駐扎在宣武堂。
?
沈慶之領軍抵達城外,劉誕派沈慶之的同宗沈道憨宋書信游說沈慶之,想要借著老鄉(xiāng)的這層關系來策反沈慶之。但是沈慶之命令沈道憨回去,并不接受他的勸說。反而,他語重心長地向沈道憨數(shù)說劉誕的罪惡,希望劉誕能夠認清形式,盡早投降。
劉誕見策反無望,于是焚燒廣陵外城,把百姓全部驅趕進城內閉門自守。接著在城內大肆搜捕官員的親屬,羈押起來作為人質。再接著就是向這些親屬的做官的家人依次發(fā)去邀請信,要求他們率兵同自己一起叛亂。如果不從的話……那就把他的家屬全部殺掉。既然你不能為我所用,那就我只能對不起了……
劉誕又給劉駿寫了一封信,表達自己造反實在是被逼無奈才做出來的,信的內容很老套,我給大家翻譯出來聽聽:
“陛下你聽信讒言,居然派無名小人(指垣閬、戴明寶)前來偷襲,真是不講武德。我因為無法忍受你們對我的冤枉和殘酷對待,所以來起兵清君側。雀鼠尚且留戀生命,我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起兵,自然不聽你的命令。況且你還親自率領部隊,鎮(zhèn)壓徐州、兗州,逼我逼到了無路可退的地步。
以前我們是何等的有福氣,可以共同出生在帝王之家,現(xiàn)在我好似犯下了什么罪過,竟成了胡、越兩地一樣的陌生人?我們就是要交鋒,我是不會怕死的,只希望能夠盡早決定勝負!”
最狠的是最后兩句話:
——陛下在宮中干的丑事,你以為別人不知道嗎?!都知道了!
劉駿看到奏章后龍顏大怒。他下令把劉誕留在建康的左右,心腹,同籍,期親等全部抓起來殺掉,被誅殺的有上千人。有的人家人都死了,僅有自己僥幸從城里逃出來。
這是劉駿的第一次屠殺,但這絕對并非是最后一次。
?
這天,沈慶之到達城下。劉誕在城上挖苦他說:“沈公您已經(jīng)是白頭了,何苦來此受罪?”沈慶之予以反擊:“朝廷因為你太過于狂妄愚笨,所以才不必動用年輕人。”
說完,為了防止劉誕在兵敗之后逃奔北魏,沈慶之下令截斷廣陵城外的道路。接著,沈慶之將大軍的大營遷移到距離廣陵城十八里的白土,又向新亭進軍。
朝廷大軍沒有急著發(fā)動進攻,這更增長了劉誕的氣焰。他在城內大肆修繕防御措施,并且安慰大家說:“豫州刺史宗愨等人已經(jīng)接受了我的邀請,援軍不久將會抵達廣陵城下的!”
然而事實上,豫州刺史宗愨,徐州刺史劉道隆,兗州刺史沈僧之早已對朝廷表示了效忠。見沈慶之圍攻廣陵,都派自己的手下前來會合。做的更狠的是,宗愨每天到城下繞城巡視一圈,對著城頭上大喊:“我就是宗愨!”
這下劉誕可沒有什么好說的了,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其一,死守到底;其二,趁合圍還沒有形成趕快逃跑。劉誕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條路。他在一個深夜帶著數(shù)百步、騎兵及自己的親信打開了城門,說是要出去打仗。暗中卻留下了中兵參軍申靈守衛(wèi)廣陵,自己好脫身跑路。
看門的人很感動,沒想到我們的王爺還有這番氣概……可是誰打仗還帶著親信隨從的?。窟@不是逃跑還是什么?
于是“劉誕逃了”這個消息如同風一般傳遍了廣陵。就連沈慶之都知道了,因此他派龍驤將軍武念追擊。劉誕的海陵的小路上逃了幾十里之后,他的部下都不走了。他們提出抗議:當初我們在廣陵和您起事,不就是求一個榮華富貴嗎?而如今您未戰(zhàn)先逃,這怎么對我們交代!
劉誕沉思片刻,說:“我回去容易,但是,各位能為我盡力殺敵嗎?”
大家都同意。
劉誕借道兼程趕回廣陵。廣陵城內的人看到劉誕回來了,都高呼“萬歲”。劉誕在城內筑起祭壇,與大家歃血為盟。劉誕向大家保證:事成之后,凡是隨我起事的文武官吏都可以升官。
回城之后,劉誕一面加緊清除異己,比如主簿劉琨之,被劉誕任命為中兵參軍。劉坤之卻拒絕說:“忠孝不能并存,我的父親還在建康,我不敢接受命令?!眲⒄Q把他囚禁了十幾天之后殺掉了。另一面,劉誕加緊構建城防,一邊向官軍放出煙霧彈,比如派一百多人從北門出來給官軍送食物,迷惑官軍城內物資充足;他又寫了一封假降的信,想要沈慶之轉交給劉駿。
沈慶之沒有與他多廢話,只是把食物和信都燒了,并且向他發(fā)出了最后通牒:我奉皇帝之命來討伐你這個賊人,不能替你送信;你如果一定要回朝廷赴死,我也不攔著,你把門打開排除投降的使者看,由我替你護送。
?
六月、劉駿給沈慶之下達了攻城的死命令:在廣陵西南設立三個烽火臺,如果攻下外城,就點燃第一個烽火臺;攻克內城,就點燃第二個烽火臺;抓到劉誕,就點燃第三個烽火臺??墒橇顒ⅡE感到失望的是,從四月份開始圍城,到了七月份還是沒有平定。只見使者一個接一個地來到前線,但烽火臺始終沒有燃起。
其實沈慶之真的很努力了。他率兵焚燒廣陵城的東門,接著又填塞護城河,開辟進攻的道路,建起行樓,土山等攻城設備??墒抢咸鞝敳蛔髅溃焐掀拖铝舜笥?,大雨連續(xù)下了三個月,從四月到七月。這導致劉駿不得不耐心地等三個月。
劉駿急了。他指使御史中丞庾徽之彈劾沈慶之,隨即又下令不必要追究他的責任。這樣做的用意,無非是想要用激將法來刺激沈慶之。沈慶之耐心地等雨停下之后,再對廣陵城發(fā)動了進攻。但……還是戰(zhàn)事不利。
劉駿等不及了,他拍案而起,命令太史令翻一翻日歷,看看哪天適合打仗,他要親自渡過長江去打劉誕。太宰劉義恭堅持勸諫,劉駿這才放棄了親征的念頭。
而此時的廣陵內部,劉誕其實過得也并不舒心。先是自己的兵力在與沈慶之輪番交戰(zhàn)后,早已是折損了不少;其次,廣陵城內的文武百官對他也是面和心離,劉誕不得不防備。記室參軍賀弼認為劉誕已經(jīng)窮途末路,但自己并不想做背叛主公的事情,于是服毒而死。參軍何康之計劃打開城門迎接官軍,沒有成功,于是就殺掉了守關的人出城投降。劉誕于是就把何康之的母親囚禁在城樓上活活餓死,算是殺雞儆猴。
可是,還有什么“猴”可“儆”呢?種種跡象都表面,劉誕已經(jīng)到了窮途末路了。
沈慶之率軍再次向廣陵發(fā)動了進攻。他身先士卒,迎著射下的箭石進攻城池。七月乙巳,攻下廣陵外城,隨后他乘勝前進,又攻下了內城。沈慶之連舉兩峰,這讓劉駿終于欣喜起來。
劉誕聽聞官軍攻破廣陵,就跑到了后花園。隊率沈胤之等人追到劉誕,將他打傷了。劉誕負傷掉入水中,沈胤之將他從水里拉了上來殺了,劉誕的母親和妻子也都自殺了。
自此廣陵平定。
可是,“平定”真的代表了“平靜”嗎?并沒有。
劉駿下令貶劉誕的姓為“留”,從此,劉誕不叫“劉誕”,而是叫“留誕”,與劉駿劃清了關系。接著劉駿從宣陽門出發(fā),在建康游行一圈,并命令手下高呼“萬歲”。唯獨侍中蔡興宗不呼喊慶賀,劉駿問他:“你為什么不喊萬歲呢?”
蔡興宗直言答道:“陛下,今天的討伐本應當流淚,怎么可以讓大家高呼萬歲呢?”劉駿是劉義隆的第三子,劉誕是第六子,今日骨肉相殘,兄弟鬩墻之事,又有何值得高興的呢?
蔡興宗的擔心不無道理,劉駿的報復心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下令,廣陵城內的百姓因為協(xié)助劉誕守城,所以應無論官職高低、無論年齡大小,一并處死。沈慶之在劉駿面前拼死力諫,最后也是是得到五尺以下孩童免死,男子處死,女子賞賜給士兵的寬赦結果。
主持屠殺廣陵的是長水校尉宗越。宗越也是一個變態(tài)的人,他把擬處以死刑的人百般虐待。有的人先被挖開腸子再被挖出眼睛;有的人被鞭子笞打數(shù)百下之后用酸醋澆淋傷口,讓犯人在極度的痛苦中死去。而宗越面對著行刑的現(xiàn)場,居然面色如常,甚至有洋洋自得之態(tài)。
據(jù)事后統(tǒng)計,在廣陵大屠殺中,有三千多人遇難……
劉駿將他們的頭聚集在一起,在石頭城南岸建立頭骨做的京觀。殘忍至極!劉誕之死徹底暴露出了劉駿心中殘暴黑暗的一面。
不久之后,又有人造反了。
不出意外,這個人也是被逼的。
這次造反的,是雍州刺史,海陵王劉休茂。
劉休茂是劉駿之弟,在大明五年(461)時剛好十七歲。前面說了,劉駿為了防止藩王造反,在他們身邊都設置了典簽。劉休茂也不例外,因為他年紀還比較小,典簽戴雙和司馬庾深之就掌握了府中的一切權力。但是劉休茂畢竟也已經(jīng)十七歲了啊,他自己的權力欲本來就很大,再加上本身性情急躁,自己的提議常常被庾、戴二人一口否決,劉休茂因此對這兩人恨之入骨。
劉休茂身邊有一個寵臣叫張伯超,張伯超在襄陽干了許多壞事,也受到了典簽的多次責備。張伯超擔心如果再這樣的的話會被典簽害死,就跑到劉休茂那邊誣陷典簽說:“典簽一向秘密向我報告您的過失,他還要向皇帝報告,著恐怕會對您沒有好處!”
劉休茂立馬緊張了起來,他對張伯超說:“現(xiàn)在我應該怎么辦呢?”
張伯超在思考了一會兒說:“只有殺掉庾深之和典簽,率兵起義自衛(wèi),才能保全自己。我們這里(襄陽)距離京城有數(shù)千里遠,即使大事不成,你也可以投奔北魏,做個王爺?!?/span>
劉休茂為了保命,一聽有這樣一個保全的辦法,腦子沒動一下就同意了。
四月二十日晚,劉休茂和張伯超帶領親兵,在城內殺掉了典簽楊慶,又從金城出來,殺掉了庾深之與典簽戴雙。劉休茂誑稱典簽造反,在城中召集軍隊,樹立旗幟,向各地送去了檄文,并自稱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黃鉞。侍讀博士荀洗反對,劉休茂殺了荀洗;張伯超專攬軍政與生殺大權,左右侍從曹方期想要行刺劉休茂,被反殺。
劉休茂覺得大功告成了,于是就出城巡視自己的軍隊。這時詔議參軍沈暢之趁劉休茂前腳剛剛出門,馬上在城內反叛,關閉了城門,拒絕劉休茂入城。劉休茂一見事態(tài)不對,馬上往回跑??墒浅情T還是關上了,劉休茂進不去。
但是別急,我不是還有軍隊嗎?劉休茂手下將領,義成太守薛繼考為劉休茂猛攻襄陽城。不久之后城破,劉休茂二話不說干掉了沈暢之和他的幾十名同伙。劉休茂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打算計劃下一步行動。
令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不久之后,參軍尹玄慶又背叛了劉休茂,率兵攻擊他。劉休茂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居然……就這么被尹玄慶抓住殺掉了。劉休茂的母親與妻子見劉休茂死了,同樣自殺。張伯超等人也被拉出來殺掉。
劉休茂造反的鬧劇,居然只持續(xù)了一天就結束了。
這里還有一個尾聲。劉休茂被殺之后,眾人推舉劉恭之為行府州事,代管城內的事務。那個幫劉休茂攻城的義成太守薛繼考用軍隊威脅他,逼劉恭之向劉駿上書,說是“薛繼考”是殺掉劉休茂的“第一功臣”。在此之后,薛繼考居然厚著臉皮去建康領賞,擔任被中郎詔議參軍、封冠軍侯。
不久之后,薛繼考攻城的事情東窗事發(fā),劉駿在生氣之余給薛繼考換了個獎賞——處死。并且命真正的受賞者尹玄慶擔任射聲校尉。
以上兩事,體現(xiàn)了劉駿執(zhí)政期間藩王與朝廷的矛盾之大,還有南平王劉鑠被毒死,武昌王劉渾造反自殺兩事,更令人體會到劉駿對于宗室的冷酷心腸。
但是,看似這一生都在平叛的劉駿是英明神武至極??墒窃降胶髞恚瑒ⅡE的性情是越來越殘暴,越來越冷酷了。
畢竟,殺劉義宣,毒劉鑠,平劉休茂,屠廣陵……他還有什么事干不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