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7所漢語國際教育新增招生院校名單及分析
引言
2021年漢碩新增加了招生院校47所,整個漢碩招生院校由149所增加到了196所,接近200所大關。
一次性增加接近三分之一的漢碩招生院校對于漢碩考生來說至少具有兩大意義:
最直接的利好是選擇的增多和專業(yè)整體報考難度的降低。即使新增院校不能全部在今年開始招生,也能帶來數(shù)量可觀的招生名額,這對于持續(xù)增加的考研大軍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更深層次的影響是專業(yè)未來確定性的增強。這個節(jié)點較大規(guī)模碩士點的設立對于擔憂這個方向的同學是一個定心丸。自特朗普以來,疫情疊加中美競爭帶來的中國與西方關系變化在過去一段時間對漢碩專業(yè)學生的外派和國家各個層面的對外交往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或多或少會帶來了一些心理上的沖擊,大量增設碩士點體現(xiàn)了國家對這個方向的支持,同時也能堅定我們的信心。
那么,這47所漢碩院校大體情況是怎樣的,對于我們今年或明年的考生有什么實際的價值呢,下面我們針對一些大家可能會比較關心的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數(shù)據(jù)分析
從數(shù)據(jù)的角度,我們主要關心兩個問題,一個是本次新增學校的區(qū)域分布,一個是新增院校的層次分布。
總的來看,這次新增院校分布在23個省/市,新增三所及以上的省/市有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河南省、陜西省、江西省和甘肅省,其中河南和江蘇是最大贏家,分別拿下5所。從分布規(guī)律看,人口大省或傳統(tǒng)的教育強省優(yōu)勢明顯,邊遠省份新增總體較少。

從新增院校的層次看,結合國家最主要的高等教育戰(zhàn)略計劃985、211和雙一流以及本科招生情況兩個關鍵參考,普通一本院校和普通二本院校占大頭,211和和雙一流院校(一流學科)數(shù)量也較為可觀,由于985高校已經(jīng)基本都有碩士點,擴容空間小,這次沒有985新增院校。
二、新增院校帶來的選擇價值
對于絕大部分漢碩考生來說,新增院校都是值得關注的。如果今年參加考試,目標院校已經(jīng)非常確定的考生,新增院校暫時沒有價值,但是假設初試不夠理想,需要調(diào)劑,新增院校可能會是一個可關注的調(diào)劑名額來源。
如果對地域比較看重,比如想去北京、上海、天津或者南京等熱門城市讀書,從現(xiàn)階段復習情況看,報考現(xiàn)在的目標院校把握很小,但是又希望去一所好學校,那么今年這些城市新增的211或者實力比較強的雙非一本值得重點關注。
新增院校作為報考選擇優(yōu)點和缺點同樣突出。
優(yōu)點是報錄性價比相對會比較高,尤其是一些層次較高的學校。丸子團隊對新增院校一直都有重點關注,在上一批新增的院校中,我們就重點關注過中央財經(jīng)大學、社會科學院大學和西南財經(jīng)大學等,其中中央財經(jīng)大學和社會科學院大學在第一年確實是最容易考上的一年,無論是題目難度還是報錄比都較低,但是從第二年開始就逐漸火了。西南財大在初試中給分較低,但是在復試中是給予了條件的放寬。
缺點是沒有歷史參照或內(nèi)部信息,對出題或者院校該專業(yè)的情況不了解,這會帶來在心理上的不確定性,未知總會帶來一定的擔憂。
如果本身基礎比較差,復習開始晚,同時又疊加了跨考或者在職這樣類似情況,希望以考上為核心目標的同學,新增院校中實力比較一般的無論是作為備考還是調(diào)劑的可能來源都是可以考慮的。
三、報考新增院校應該如何復習
雖然新增院校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并不妨礙一些同學會在第一年就積極報考,那么在做出選擇后,如何備考就是一個需要面臨的問題。
丸子的建議主要有兩點:
參考書層面。密切關注目標院校官網(wǎng)相關信息。一般來說,院校如果當年有招生計劃,還是會比較友好的,都會給出參考書目甚至考試大綱或樣卷,這些信息的發(fā)布時間大部分在7-9月。如果目標院校沒有公布上述信息,那么丸子建議將精力集中在各個院校最常使用的大綱書目上,確保黃廖現(xiàn)漢、劉珣引論、程版要略、徐葉語綱、孟版外史、王力古漢、胡/祖版跨文化七本參考書能吃透,有條件的同學可適當關注文學和教育心理學等相關常用書籍。(可以去官網(wǎng)搜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導師信息,也許也能發(fā)現(xiàn)一些端倪,比如如果有導師是邵敬敏的學生,那么邵版現(xiàn)漢可以關注下。)
另一個層面當然是做題練習。建議多刷全國真題,各個題型的真題都刷,確保遇到任何考點或者是題型都能淡定應對,這也是應對考題不確定性的最好方式。
以上兩點一句話概括就是基礎要牢!
另,提醒一下,目前這些學校只是獲得了招生資格,對這些學校有興趣的同學一定要跟蹤最新消息,以學校的具體簡章為準。
小伙伴們,你們對漢碩新增院校有什么觀點與困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一起分享討論喔。
附:47所新增院校全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