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為什么安全行業(yè)的思考者越來越少呢?
一個有些靈魂拷問意味的征文:1安全人員都在忙什么?2、為什么安全思考者越來越少了?看到后大家選擇了沉默了,有些同行可能會五味雜陳,是啊,我們都在忙什么呢?從事這個行業(yè)那么久了,你還有熱愛嗎?當一個行業(yè)中思考者越來越少的時候,意味著什么呢?以前筆者也寫過類似的文章,本來不想再寫了,但覺得那樣好像躺平了一樣,為了證明還沒有躺平,就把兩個問題一起寫點東西吧!
???一、安全人都在忙什么?
首先聲明一下,本文所指的安全人大多指生產(chǎn)企業(yè)的安全管理人員,因為大家的角色不同,忙的事情可能不一樣,比如評價公司等第三方、專業(yè)專家、以安全為業(yè)務的安全類公司,他們忙的事情可能和企業(yè)安全管理人員忙的肯定是不一樣的!
1、在安全檢查和隱患的整改中不停地循環(huán)
對于企業(yè)的安全管理人員來說幾乎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現(xiàn)在的安全檢查名目眾多:企業(yè)自查、互查、外部督查、幫扶檢查、專項檢查、四不兩直抽查等,前一段一朋友在群里說前五個月一共迎接安全檢查53次,平均每一個月10次以上!很多朋友以為這個數(shù)字一定會引起大家的驚訝,但沒想到都十分淡定,一個評價仿佛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平均水平!”想想看吧,每三天至少迎接一次安全檢查,每個檢查一天的話,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迎檢!但別忘了檢查結束并不意味著檢查結束了,而是工作的剛剛開始:每次檢查必定會提出一些所謂的隱患,并且很多檢查都有明確的隱患條數(shù)要求,筆者也參加過一些檢查,就被要求必須查出隱患,并且越多越好,有的甚至是以檢查出隱患的條數(shù)來評價專家的水平!因此提的隱患越來越奇葩、越來越離譜,有的隱患企業(yè)提出異議,專家會語重心長的說:安全工作就是要高標準,就高不就低!在這種導向的影響下,企業(yè)只能“高標準“的要求自己了,于是乎你會看到:所有的管道(包括自來水管子)都進行了靜電跨界、所有有孔的設備都掛上了”受限空間“的標識、很多的職工都在不停學習法律和標準………
不可否認安全檢查是安全管理中一項重要的手段和抓手,就像人的體檢一樣,是非常重要,但如果讓你每周去體檢一次,然后對不正常的指標進行治療、調整,你受得了嗎?身體會健康嗎?我們看到很多的“養(yǎng)生大師“天天講養(yǎng)生、天天自己養(yǎng)生,結果很多不到五六十歲就掛了,專業(yè)的養(yǎng)生都不行,專業(yè)體檢和治療能行嗎?是不是合適的頻次能有利于健康呢?
2、在文山會海中奮力劃水
信息時代的來臨讓開會和信息傳送變得容易起來,安全行業(yè)也當仁不讓的利用了起來,于是乎各種會議、文件、報表、承諾、方案、通知都接踵而至,每天從一上班很多安全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郵箱和通知,然后是回復各種文件、通知、填報、承諾等,有時候也奇怪,一個企業(yè)就那么點事情,怎么天天報呢?誰知道呢?這些報來報去的東西你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東西都是重復的,有時甚至改個日期可能又報上去了,也搞不清楚他們到底在干什么?難道是建立一個龐大的數(shù)據(jù)庫嗎?這么多天了,那個庫也該建成了吧?
參加會議和開會也是安全人員每天要做的事情,這里其實最苦的是主要負責人,幾乎所有的會都要求他參加,慢慢很多單位把主要負責人也算成了安全人了!這些會議雖然花樣繁多,但顛來顛去也就是幾件事情:一是形勢很嚴峻,總有企業(yè)不聽招呼的出事故,一家出事故,都要打吃解藥;二是領導很重視,要求很多,指示也不少;三是大家一定要重視安全,怎么重視都不為過;四是要搞活動,要認真組織,要認真檢查,要好好整改;五是解讀各種標準、文件、方案,要好好履職盡責;六,強調、強調、再強調。這些會議就像一部日常的電視劇一樣每天重復播報,安全人就在其中盡情的劃水,不劃怎么辦呢?
3、不由自主的被培訓
可能是安全人員水平太低的緣故,所以總有人給你安排了各種培訓,現(xiàn)在是信息時代,方便的很,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可以答題、網(wǎng)上開視頻、直播、視頻會、現(xiàn)場培訓、沉浸式體驗等等,并且很多的培訓都是盡可能是參與人數(shù)多、盡可能的時間長多一點,具體有沒有效果、你是不是需要、有沒有用不再考慮之列,也許您會說“藝多不壓身”嘛,但為什么一個個都學習的萎靡不振呢?學習如吃飯一樣,一個是要根據(jù)身體情況,一個人根據(jù)喜好,一個是根據(jù)能力,如果一味的往里塞,就像我們上學一樣,會不會倒了胃口,適得其反呢?
4、解讀和解釋標準規(guī)范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標準規(guī)范幾乎成了安全管理的全部,很多的大師、專家、高手都是以解讀標準規(guī)范為特長,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還是源于我們的檢查和隱患,慢慢的標準規(guī)范成了安全管理的全部,大家不再關注風險、不再關注安全管理的技術特性、不再安全管理的規(guī)律和特點,把解讀標準規(guī)范變成了主流,“管理”的特征越來越少了,沒有了PDCA、沒有了持續(xù)改進、沒有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安全管理如何持續(xù)提升呢?
5、其他
當然了,安全人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忙,比如開作業(yè)票、現(xiàn)場督察、信息化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二、安全管理人員需要思考嗎?
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安全管理人員其實是不需要去過多思考(當然這個思考是指跳出具體的工作對行業(yè)發(fā)展和企業(yè)提升方面的思考)的,你需要思考的是把安排的工作和被要求的工作落實、做細、做出花兒來就行了,頂多再加上一個漂亮的包裝和宣傳,讓外表光鮮就行了,反正也沒有多少人真正懂這玩意兒,你思考什么呢?大家都一樣,即使是光著身子(應該叫穿著不存在的新裝),你為什么要做那個說真話的孩子呢?
但真的不需要思考嗎?好了,筆者也不試圖多說了,大家自己考慮吧!
三、為什么安全行業(yè)的思考者越來越少呢?
1、沒時間思考
工作確實是很多的,很多安全人都處于超負荷的運轉中,每天的時間都被各種事情占據(jù)了,真的休息了也根本沒有力氣和心思思考了,甚至說能把手頭的工作應付好已經(jīng)很不錯了,還思考什么呢?何必給自己找事情做呢?
2、沒有心思思考
說真的,每天都去做那些事情挺讓人心力交瘁的,即使如此還會經(jīng)常被批評、通報和處罰,所以很多的安全人經(jīng)常會被抱怨和吐槽,在這種情況下,你很難指望大家去思考,我們知道人只要感興趣、心情愉悅、感興趣一件事情的時候才會去主動思考,如果每天都疲于應付,真的不想去思考了,甚至都會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還能思考什么呢?
3、思考也沒有用
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他的長篇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里寫道“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這句話用在安全行業(yè)中也差不多,你思考的再多,想法再多,可能會帶來幾種的后果:一是被嘲笑或者攻擊,大家都在唱誰也聽不懂的《本草綱目》,并以此顯得時尚,你非玩搖滾(怎么像二手玫瑰的歌詞呢)!很多時候會顯得曲高和寡、無人喝彩;二是很多東西恐怕也不好實現(xiàn),因為盤子里已經(jīng)放滿了東西,你還怎么放呢?你做了沒有被要求的工作,不但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還沒有可以對照的成績,怎么結算呢?三是如果你思考的和現(xiàn)在做的有矛盾沖突,如何取舍呢?丟掉規(guī)定動作直接搞自選動作是被判零分的!四是在實際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人并沒有多少話語權,不是你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要經(jīng)過審批的!比如貴州村超足球,如火如荼的開展著,突然有人說沒有經(jīng)過審批不合規(guī)!立即停掉了,可能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呢。
4、為什么還有人在思考呢?
筆者自己都覺得這是一個好問題!哈哈!因為畢竟還有很多人是真的愛這個行業(yè)的,他們總想把安全做好,總想去影響和改變企業(yè)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前文提到的何博士就是這樣的人,我們相信,這些思考慢慢會實現(xiàn)的,我們企業(yè)的安全管理也會更好的!
四、小結
? ? ? ? ?其實很難說那個階段是好、壞、對、錯,也許是必經(jīng)的階段吧,筆者在高中三年遇到了三位數(shù)學老師,每年一個,并且各具特色,高一時是一位剛畢業(yè)的年輕老師,他做題很厲害,什么題目都會,但是由于剛畢業(yè),講授可能存在問題,以至于班里數(shù)學成績不好;到了高二換了一位有軍人風格的老師,快人快語,上課講題講究步驟,講課也是慷慨激昂,每講完一道例題還會大喊一句“得得勁勁拿過來!”大家都很喜歡他,也喜歡跟著他的節(jié)奏來,最好大家一起高喊“得得勁勁拿過來!”課堂氣氛極好,班里的數(shù)學成績有了提高;到了高三又換了一個數(shù)學老師,這個老師有些桀驁不馴,上課先罵人,罵領導、罵看不慣的人,然后就是講幾道題,但他又是以引導和探討的方式為主,讓大家和他的思維一起走,最后班里的數(shù)學成績一下子名列前茅了。說真的,開始的時候大家對這些老師都不適應,因為風格迥異,后面兩個老師還會帶來很強的壓迫感,但結果不錯啊!
? ?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好好工作,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