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好的人生?。D悟)
花未全開月未圓,是一種極妙的境界。
古人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其實世間萬物莫不如此,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凡事留點空白,不求太圓滿,只求剛剛好。
剛剛好,是中國人的處世智慧。

?01?
飯,不可不飽,不可太飽
吃飯,要剛剛好。
不飽對不住美食,太飽對不住身體。
飽中略餓,餓中微飽,是養(yǎng)生之道、健康之本,少吃四成飯,多活二十年。
不能因為害怕肥胖超重,從而盲目減肥瘦身,一日三餐敷衍了事。
但也不能胡吃海喝無所顧忌,大魚大肉來者不拒,撐得肚皮圓鼓鼓,惹得“三高”上身。
胃有空間,心靈才有空間。做人,也是這個道理。
少點欲望,多點淡然;少點奢求,多點釋懷,才是健康之道。

?02?
酒,不可不醉,不可太醉
喝酒,要剛剛好。
不醉,品味不出酒的妙處,進入不了酒的佳境,難以人酒合一,水乳交融。
太醉,胡話連篇,丑態(tài)百出,失言失禮,傷己傷人,令人生厭。
正所謂:不可不醉酒中鬼才,不可太醉飲中君子。
古人云:“花看半開,酒飲微醺”
最好的人生狀態(tài)就好似飲酒,莫過于一半清醒一半醉。

?03?
節(jié),不可不傲,不可太傲
為人,要剛剛好。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驕傲顯于外,是傲氣;驕傲藏于內(nèi),才是傲骨。
做人要有骨氣,有個性,不能逆來順受,不能低三下四,不能生活在別人的影子里,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當然也不可太傲,要隨和、大度、寬容,于浩然正氣中透出溫情敦厚、質(zhì)樸無華。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這一生,低頭時要像竹,背脊挺直;抬頭時要像梅,自有芬芳。

?04?
事,不可不察,不可太察
處事,要剛剛好。
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不察,恐怕交上壞人;不察,可能做錯事情;不察,難免上當受騙被人利用。
但是,太過精明會沒有朋友,太過苛求會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太挑剔永遠無法快樂滿足。
太過清醒讓人覺得世態(tài)涼薄,太過糊涂又會讓人覺得淺薄迷離。
所以,人生要“難得糊涂”,該清醒時清醒,該糊涂時還得糊涂。

?05?
人,不可不防,不可太防
交友,要剛剛好。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身處復(fù)雜多變的環(huán)境,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防備之心不可無,否則便有可能受到威脅和傷害。
但若太防,在拒絕別人進入自己心靈世界的同時,也把自己硬生生地擋在外面,成為一名孤獨的行者。
趨利避害是人之天性,但總不能因噎廢食。
人生一世,總是需要陪伴與鼓勵,誰也不能活成一座孤島。

?06?
規(guī),不可不從,不可太從
立身,要剛剛好。
規(guī)章制度面前,必須不折不扣遵循。
但是,沒有主見地一味跟風,不加分辨地隨意茍同,沒有原則地隨波逐流,勢必喪失做人的起碼準則,淪為“太從”的奴隸。
只守規(guī)矩沒有主見的,那叫機器;只有主見不守規(guī)矩的,都在監(jiān)獄。
無論什么時候,都請不要放棄思考。因為,越思考,才越有思想。
有原則,有思想,才叫做“人”。

?07?
己,不可不圓,不可太圓
處世,要剛剛好。
古人說: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做人也是如此,不圓則方,方則棱角分明,冷面無情,傷人亦傷己。
太圓,則城府太深,使人不敢輕易接近,無異于自設(shè)柵欄,拒人于千里之外。
正所謂:做人三分傻,不可太圓滑。
外圓內(nèi)方,方圓有度,才是處世之道。

看過一首打油詩:
酒飲半酣正好,花開半吐偏妍。
帆張半扇免翻,馬放半韁穩(wěn)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
人生亦是如此,凡事皆需有度,以免過猶不及。
一如《半字歌》中所說: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聾半啞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賢。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人生,就在這一半一半之中,走過一半,剩下一半……
回首半生,終于懂得:不求太滿,方得圓滿。
剛剛好,才是最好的處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