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百年前的香港 就已經(jīng)很是繁榮了

約1925年繁榮的香港西營盤正街。自1864年第一座街市建成后,正街漸發(fā)展成為西區(qū)主要的市集。

1920年代從皇后大道中西眺文咸東街,左端可見蘇杭街(舊稱乍畏街)。

1920年代的香港尖沙咀訊號山。山上的報時塔由天文臺于1907年興建,直到1933年,每天下午一時報時球由塔頂降下以作報時訊號。

約1920年香港尖沙咀水警總部前的報時塔。報時塔于1885年建成,每天下午一時報時球降下,供港內(nèi)船只作校時之用。至1907年,新報時塔建于訊號山,舊塔自此停用。

約1928年英軍設(shè)于深水埗的“南京”及“漢口”軍營,近中央處可見青山道。1925年爆發(fā)省港大罷工后,英政府增兵香港,軍方隨即征用深水埗的新填地作軍營。

約1920年香港九龍寨城外的農(nóng)田,后方可見一直伸延至白鶴山的寨城外墻。

約1920年馬頭涌附近的農(nóng)田,背景可見宋皇臺所在的圣山。

約1920年的宋皇臺大石。

約1920年宋皇臺入口處的牌坊。

1920年代的油麻地佐敦道。圖中的女子很可能以販賣淡水給附近的艇戶為生。

約1920年的上環(huán)干諾道中海旁。除商店外,附近一帶還開設(shè)了不少旅店,為往返香港的商旅提供住宿;右端可見先施公司。

1920年代從尖沙咀火車站眺望巴士站及九龍倉一帶。當時的巴士由貨車改裝而來,因而相當簡陋;左端可見天星碼頭。

約1925年從太平山俯瞰灣仔及銅鑼灣一帶。圖中可見灣仔正進行填海工程,該計劃自1921年展開,1930年完成。

約1925年從山頂盧吉道俯瞰海港及對岸的九龍。

1920年代的中環(huán)海旁。圖中的建筑物分別為︰舊匯豐銀行大廈(左一)、太子行(左二)、皇后行(左三)、圣佐治行(左四)、皇帝行(左五)、于仁行((左六)及郵政總局(左七);前方的碼頭分別為︰皇后碼頭(左一)、天星碼頭(左二,或稱九龍碼頭)及卜公碼頭(左三)。當年的香港,就已經(jīng)很是繁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