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下有效預應力檢測,錨下預應力檢測機構
預應力施工是橋梁施工生命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錨下有效預應力作為橋梁施工中的關鍵控制指標,能直接反映出橋梁預應力張拉的實際效果。如錨下預應力過大,將導致梁體過大變形;如果錨下預應力過小,易導致梁體下?lián)?、垮塌,危及工程安全。目前有很多橋梁質量隱患來源于預應力張拉施工的質量控制不力。因此,對預應力構件進行錨下預應力檢測非常必要。
錨下有效預應力檢測方法:
橋梁建設中預應力施工需要控制的是預應力筋張拉錨固后,工作錨具錨口下預應力的留存力,即錨下有效預應力值,目前常用的檢測方法有應變法與反拉法等。應變法是在鋼絞線上安裝應變片或測力傳感器的檢測方法;反拉法則是在橋梁體外對已張拉的預應力筋再次施加載荷,進行有效預應力的檢測方法。因反拉法具有測量精度高、操作安全簡便、影響因素小,不損壞已張拉的預應力結構,可重復檢測等優(yōu)點,在橋梁建設檢測過程中被廣泛應用。
反拉法適用于后張法預應力施工構件錨下有效預應力檢測。根據(jù)標準T/CECS G:J51-01-2020《公路橋梁錨下有效預應力檢測技術規(guī)程》的相關規(guī)定,采用反拉法檢測的構件應滿足以下要求:
1、 張拉施工完成后24h內;
2、 未切割張拉預應力筋;
3、 孔道未壓漿。
選用反拉法進行錨下有效預應力檢測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采用編束穿孔、整束張拉施工工藝的預應力筋,宜采用整束反拉檢測;
2、 采用非編束穿孔、整束張拉施工工藝或單根張拉施工工藝的預應力筋,宜采用逐根反拉檢測。
錨下有效預應力現(xiàn)場檢測(反拉法)
相關技術指標:
標準T/CECS G:J51-01-2020《公路橋梁錨下有效預應力檢測技術規(guī)程》中規(guī)定,反拉加載設備公稱張力不小于最大加載力值的1.3倍,且不大于最大加載力值的2倍。反拉加載設備具備均勻加、卸載與穩(wěn)壓補償?shù)刃阅?。測力儀器示值誤差不大于±1%FS,穩(wěn)定工作溫度范圍為-10~+45℃。位移測量儀器誤差不大于±0.1%,位移測量儀器分辨率不大于0.01mm。
1、 現(xiàn)場清理
預應力筋、工具錨、夾片和限位板等現(xiàn)場檢測前應清理干凈。
2、 設備安裝與調試
安裝反拉加載設備,使力作用線與預應力筋(或束)的軸線重合,限位板應同夾片的外露量相適應。安裝完成后,對儀器進行檢查調試,確認各項正常,準備開展檢測工作。
3、 試驗檢測及數(shù)據(jù)采集
加、卸載應按0→初應力(0.1σcon~0.2σcon)→反拉終止應力σp→0 這樣的程序進行,反拉終止應力σp不大于σcon。
在加卸載過程中,應控制加載速率≤0.2σcon/min,控制卸載速率≤0.5σcon/min,穩(wěn)壓補償精度宜控制在±1%σcon 。初應力穩(wěn)定時間應不小于1min,穩(wěn)定時段內位移變化量不大于1mm時,測量并記錄初始應力值及初始位移量,否則應停止加載,并重新進行試驗。
當張拉達到反拉終止應力σp,且σp小于σcon時,測量并記錄反拉終止應力值及位移量。當張拉達到反拉終止應力σp,且σp等于σcon時,穩(wěn)壓≥1min;穩(wěn)定時段內位移變化量≤1mm時,測量并記錄反拉終止應力值及位移量,否則應繼續(xù)穩(wěn)壓至位移變化率小于0.1mm/min。在整個穩(wěn)壓期內記錄位移量不應少于3次。
注意:若在檢測過程中出現(xiàn)夾片破裂、錨具凹陷、預應力筋斷絲或滑移、混凝土開裂、異常響聲等現(xiàn)象時,應停止加載,查清原因采取措施后再進一步確定是否繼續(xù)。
4、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可根據(jù)標準中的公式計算預應力筋反拉段理論伸長量δ0及反拉補償應力△σ1,最終根據(jù)反拉力-位移曲線,由計算機自動研判得到錨下有效預應力。
錨下有效預應力作為評價預應力施加是否合格的關鍵技術指標,它的檢測和全面控制對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是極為重要的,其施工質量好壞直接關系著橋梁結構在施工和成橋過程中的受力狀態(tài),甚至影響服役安全。因此,在混凝土橋梁施工過程中,要開展錨下有效預應力的檢測,及時地了解和控制預應力張拉工程的施工質量,保證橋梁結構的質量和安全。中鋼國檢是一家專業(yè)的檢測機構,擁有近40年的檢測經驗,可以進行預應力橋梁錨下有效預應力的檢測,提供完善的檢測服務,如果您有相關方面的檢測需求,歡迎隨時咨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