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我寫了一首歌?不,這是一本小說

來點別的角度。
他從一開始就沒有選擇來去無蹤,因為命數(shù)已定,他不斷輪回從一開始就是為了練成這來去無蹤。
來去無蹤是一本下等武功,因為它不是用來提升能力的,從武功的角度說不定根本不入流。它是用來提升心境的,從心法的角度來說,應是上等。畢竟塞翁失馬,焉知吉兇呢。
所以來去無蹤是什么呢?是大逍遙。熙熙攘攘,為了出人頭地,為了留下蹤跡,為了封侯拜相,這不是逍遙。這是學了一身本事自以為長生逍遙的孫悟空開始尋求那些虛名。齊天大圣是孫悟空的狂,也是孫悟空的鎖。縱使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也被他的狂緊緊鎖住不得逍遙。
第一世的主角夏練三伏冬練三九,雖然勤奮卻也被金手指和主角光環(huán)鎖住。他以為是自己不懂人情事故,開始學會左右逢源,可這是逍遙么?自然不是。取經(jīng)路上的孫悟空學會了人情世故,就得逍遙了嗎?不,在這些推杯換盞中,只會迷失自己。不能嫉惡如仇,因為有些是神仙的坐騎;不能堅守原則,因為隨波逐流才是他人想看的。
為什么主角從來不能成為人中龍鳳?因為他要來去無蹤呀。不是不能,是不該。即使給他顯赫的家世,給他萬貫家財,給他卓越天賦,給他像各位一樣的帥氣,這些名、利、財、色也都會成為主角逍遙的絆腳石。并不是有錢有顏才得逍遙,反而這些會讓人迷失其中,身不由己。所以主角的被動技能其實就是一開始就讓自己在蕓蕓眾生的塵埃之中,便于悟道。
前三世的經(jīng)歷,讓主角焦躁了起來,不再心靜神寧,于是系統(tǒng)送了站如松坐如鐘來暗示他,幫助他將心沉下來。于是后來他就開始寄情山水,其實這也不算逍遙,但已經(jīng)開始摸著門檻了。來去無蹤并不是默默無聞,而是隨心而動,為無為之為,求無求之求,雁過無痕,但見清空。
最后系統(tǒng)與我合二為一,既是我成為了系統(tǒng),也是系統(tǒng)成為了我,或許系統(tǒng)本就是“我”。既得逍遙,又何必輪回。漸漸地,這輪回成為了我逍遙的枷鎖。于是我主動打破輪回,這次的大鬧天宮,不是為了“齊天”之名,也不是為了蟠桃會不受邀請的嗔惱,而是為了無來、無去、無蹤。
一覺醒來,我,已得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