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日志觀的一些缺憾
舉三個例子,從游戲競技,廚藝,學校教育三個方面,方便涵蓋更多人,讓大家能夠理解。
我們說排名這兩個字的時候,往往都是根據(jù)同一水平線上的人進行比較。
拿游戲競技舉例,SKT,IG,F(xiàn)PX,都是拿過世界賽冠軍的LOL隊伍,我們說在這三個隊伍中,孰強孰弱,誰上誰下,是有意義的。但我們不會將村口組建的王家屯隊和這幾個隊伍進行比較,那是沒有意義的。SKT,IG,F(xiàn)PX這三個隊伍,各有各自的長處,各有各自的短處。這里的短處同樣值得考究,什么是短?沒有參照系的短是毫無意義的。我們討論IG的短處,是因為它有SKT和FPX這樣的參考系進行比較,相互比較之下,才有了短處。但若是和王家屯,李家梆隊比較,那便沒有短處。
拿廚藝來舉例,一頓飯做的好吃與否,也是建立在統(tǒng)一水平線上之后進行比較才有意義。若是將國宴大廚的菜拿出來,和另外一個國宴大廚,或者米其林頂級廚師進行比較。才能比較出各自的優(yōu)劣。若是將國宴大廚和只做家常菜的普通人進行比較,便毫無意義。一道菜做的好或者不好,同樣值得考究,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有人說我就喜歡自己父母的菜,大廚做的再好也覺得不好吃。這是因為偏袒,或者父母就是大廚(扮豬吃老虎,一考證就頂級廚師的那種)。
拿學校教育來舉例,每個學校都有百人榜,高中的百人榜第一名,可能數(shù)學140分,語文136分。第二名可能數(shù)學150分,語文125分。我們可以說,第一名語文更好一些,第二名數(shù)學更好一些。但有一個人A,A的數(shù)學只有99分,語文只有98分,沒有進百人榜。我們說孰優(yōu)孰劣有意義嗎?但如果我說的A是個初中生,滿分100分呢?仍然沒有意義,因為不在一個水平線上?;蛘哒f,不在一個頻道,不在一個次元。唯一相同的,只有“分數(shù)”這個概念而已。
只有相同水平,相同標準,相同概念的情況下,所比較出來的長短才有意義。
為什么說前面這三個例子。因為我希望能夠說一說《大理寺日志》的短處。
大理寺很好看,我也很希望看第二季,也希望漫畫里的RC老師不要再打麻將了,快去更新哈。
動漫有很多,好看的經(jīng)典數(shù)不勝數(shù),那么,各位覺得,和《大理寺日志》處于同一水平線的,同一標準的,同一概念范圍內(nèi)的動漫,是什么呢?-歡迎評論。
我個人以為,如同《古劍奇譚3》出現(xiàn)之后,很多人拿《巫師3狂獵》來對標一樣。很多人說古劍奇譚3不如巫師3狂獵怎么怎么樣。但這背后蘊含了一個意思,就是很多人下意識的認為,能夠和《古劍奇譚3》對標的游戲,已經(jīng)達到了“大師級”作品的行列。就像是百人榜第十名,和百人榜第一名相互比較一樣,他們之間的比較即使懸殊,但已經(jīng)具備了可比性。所以,我在看到有人說《古劍3》在什么什么地方,怎么怎么不如《巫師3》的時候,不止不難過,還很高興。因為這代表著,只要改進了做到了,那么《古劍》就是和《巫師》一樣的大師作品。反而是那些說“哎呀,燭龍那么辛苦,怎么能和國際廠商,那么大的資本的游戲公司比較呢?”這些人,他們打心眼兒里就沒將《古劍3》和《巫師3》放在一個范疇,他們雖然說著維護的話,但在他們看來,這兩個東西的比較,就是初中和高中的比較,沒有可比性。
所以,如果我將《大理寺日志》和《雷鋒的故事》相比較,我說,你們看啊,《大理寺日志》比《雷鋒的故事》好看多了。會有人感覺到有什么價值和意義嗎?完全沒有。
就像我說《復仇者聯(lián)盟3》比《逐夢演藝圈》好看多了,你會不會覺得我在侮辱《復聯(lián)》系列?若是我說,你一個全國散打冠軍,比一個3歲小孩兒強,你會不會覺得我在挑釁?
同樣的,若是沒有一個可以匹敵的對手,那么對于《大理寺日志》來說,是一種侮辱。
而我擅作主張,將同樣一集封神的《鬼滅之刃》作為《大理寺日志》的對手。都是新鮮的作品,都是大師級的作品,我個人覺得比較起來,是有意義的。
第一:時長與集數(shù)。總的來說,這算不上毛病,只是有些遺憾。由于各種原因也好,《大理寺日志》是急流勇退,在最巔峰的時刻陡然中止,讓第一季的情節(jié)顯得戛然。而鬼滅之刃選擇在19集爆發(fā),終止,讓人舒心,有始有終,隨后在20集以及到結尾拉伸鋪墊,為第二季做準備。而《大理寺日志》缺乏對此的野心。好作品,用心的作品,需要有野心。
第二:鋪墊與敘事。延續(xù)第二條,只有12集的第一季,需要大量的鋪墊,才能都達到后期抖開包袱的效果,但制作組已經(jīng)知道是這樣的情況(我不相信他們沒有這樣的考量),卻仍然堅持這么做。窮困潦倒中堅毅的精神值得大家的同情和鼓勵。但并不支持這樣做。通過一集斷案,展現(xiàn)大理寺中人物性格,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見仁見智。拖慢原本就慢的節(jié)奏??季康墓に?,建筑,文化,服飾。這些都是看得見的用心。但還是會“慢”,在十二集的敘事長度中,慢。如果這是一個24集,或者48集的連續(xù)劇,這一點是非常完美的。
第三:視角和人物。看過漫畫的都清楚,《大理寺日志》中的人物性格都是空穴來風(科普:有洞穴的地方,風就能透進來。原比喻出現(xiàn)的傳言都有一定原因或根據(jù);現(xiàn)多用來指傳言沒有根據(jù))也就是,“暗線”。那么B站上有人已經(jīng)用電影視角和運鏡手法吹了大理寺一波。而看完了這十二集后,想問各位,大理寺日志是以誰的視角為主?在鬼滅之刃中,可以明確的說,是以炭治郎的視角為主的。但《大理寺日志》呢?陳拾?貓爺?王七?群像?我估計意見會不統(tǒng)一。有人會說,因為《大理寺日志》本來就是一部群像劇,是個四格漫畫。但大理寺和《萬圣街》《非人哉》不同,他是主線故事劇,不是情景喜劇。而群像和主像的不分,或許是有意為之,卻加劇了“散”這個因素。彼之甘霖我之毒藥,與緊張的經(jīng)費和集數(shù)結合,再加上細細扣的敘事,讓這個毒素加劇了。當然了,和《雷鋒的故事》比,《大理寺》可以說沒有以上缺點?!?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purple-04">有意義嗎?】
第四:暗線太隱晦。可以在評論區(qū)中看見很多,說,“看了漫畫就知道刀了”?!昂竺嫒堑栋 ??!皠∏槭窃絹碓骄o湊的”之類的話,無非就是在說,在之后的情節(jié)中,暗線的爆發(fā),讓情節(jié)充滿了張力。可是在動畫中呢?好帥的丘將軍,武皇好反差萌,貓爺好可耐,陳拾真實在,之外呢?如果動畫中表現(xiàn)的好,何必需要下面一幫漫畫黨(包括我)在那里維護呢?我更喜歡看見“你慢往下看就知道了”“我不想透露任何一點信息”這樣的評論,而不是清一色的漫畫怎樣怎樣。因為這就下意識的表明了,動畫沒有張力。雖然第12集的打斗很帥,【我之前有過評論,加一些褲襠視角,和骨頭社學習一下?!?,仔細看第十二集,褲襠視角是不是很帥?當然,林魂大大是真牛皮,用嘴皮子說,和用實力做,永遠不會在一個評價范疇??瓤?,雖然很帥,但打斗的帥的張力和劇情的張力不是一回事。這也是很多評論說“清水節(jié)奏”“日常劇情”的重要原因。雖然作為漫畫黨知道,前期確實是這么一回事,但做成動畫后,希望它能更好,好過《鬼滅之刃》的好,明白嗎各位?不是好過《數(shù)鴨子》《雷鋒的故事》《學動畫三年》的那種好?!酒鋵崉赢嬋晗盗形乙恢痹僮罚车窳??!堪稻€太隱晦,讓人沒有追劇的欲望。
以上就是一些個人拙見,如有不足,還望見諒。
希望《大理寺日志 第二季》早日出爐。
2020年7月11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