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賭癮一旦發(fā)作就很難收手? | 西安腦康心理咨詢師揭秘賭徒失控必經(jīng)的3個階段
自古以來,賭博成癮被視為一種不良習慣,許多文學作品更是將其描繪為罪惡之源。比如前段時間播出的《消失的愛人》中朱一龍飾演的就是一個賭徒角色,為了獲得巨額遺產(chǎn)走上謀劃殺妻的道路。

實際上,賭博成癮是一種心理疾病,尤其是那些身負債務、家庭破碎、妻離子散、甚至藐視生命的賭徒,更是患上了“病理性賭博癥”。這種癥狀表現(xiàn)為賭徒喪失對自己賭博行為的控制能力。1980年,美國心理學會正式將賭博成癮歸類為一種沖動控制行為障礙,并將其與其他成癮行為歸為同一類別。
西安腦康心理咨詢師表示,病理性賭博是一種不斷增長的行為障礙,一旦出現(xiàn)這種癥狀,賭博成癮的情況會逐漸加劇,最終導致賭徒失去自我控制能力。這種失控的演變過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贏錢階段

中國人所說的“輸錢皆因贏錢起”能夠很好表明這個時期賭徒的心理。有病態(tài)賭博傾向的人,剛開始賭博時與其他人一樣,是出于好奇和娛樂的心態(tài),而且他們始終堅信自己會贏。一般人贏了錢會覺得是自己運氣好,即便贏了錢也會及時收手,但是有病態(tài)賭博傾向的人會在贏錢后,產(chǎn)生強烈的滿足感, 他們沒有及時收手的覺悟,一有機會,就想再次體驗贏錢那一剎那間的感覺。時間越長,他們越會沉溺在這種情緒中,從而暫時缺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對于有病態(tài)賭博傾向的人來說,他們的快感不僅僅源于贏錢,贏的感受、旁人的贊賞和羨慕,都是他們接著賭下去的動力。在別人的贊賞中,他們失去了判斷能力,認為自己擅長賭博,幻想自己可以一夜暴富,賭得也就越來越大,賭博越來越頻繁,這種行為會持續(xù)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
第二階段:追逐階段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不能放手”。越想越覺得不值,贏了就加大注碼,希望把以前輸?shù)舻腻X贏回來;輸了就更加覺得不忿,認為“有賭未為輸”,只要有賭本,就終有一天會扭轉乾坤。賭博之人已經(jīng)徹底失去了理智,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償還債務,都要不斷向人借錢;欠債越多,就越想在賭局上贏回來。
第三階段:危機階段

在這一階段,賭博之人往往會出現(xiàn)暫時性的清醒,他們開始意識到發(fā)生了什么,債權人上門,家庭面臨破裂,甚至面臨起訴。在絕望中,有些人會把所有的錢和精力都投到最后一次賭博中,奢求賭贏這一次還清所有債務,可惜往往事與愿違。輸?shù)袅俗詈笠淮钨€博,他們無路可走,會變得極度沮喪,甚至有自殺的想法或行為。
許多賭博成癮者長期未能成功戒除賭癮,主要是因為他們持有一種頹廢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缺乏真正想要擺脫賭癮的決心,因此缺乏足夠的意志力來積極克服賭癮。
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在大腦中建立了“緊張—下注—贏錢— 愉快”的賭博思維模式,大腦會在受到相應刺激的時候釋放一種叫作內啡肽的物質,這種物質會使賭徒產(chǎn)生一種心理快感。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賭博成癮,想放棄卻無法控制自己,最終會導致“病態(tài)賭博”的悲劇。

西安腦康心理咨詢師認為,作為一個賭博成癮者,戒掉賭癮有三種方法。一是借助他人的幫助,將注意力轉移至其他事物,以減小或忘卻對賭博的興趣;二是積極配合他人的幫助,嘗試多種擺脫賭博成癮的方法;三是增強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戰(zhàn)勝賭癮,并尋找一些激勵自己的人或事物,讓他們成為自己的精神力量。在建立信心的過程中,心理影響生理,使生理向良性方向發(fā)展,而良性生理反過來又有助于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為了自己和家庭的幸福,西安腦康心理咨詢師建議,遠離賭博, 用健康的娛樂方式獲取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