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如何報復觀音菩薩,詳解《西游記》原著

西游記第26回,鎮(zhèn)元子讓孫悟空去找可以醫(yī)活人參果的方子。
孫悟空先去找了蓬萊島福祿壽三仙,福祿壽三仙都沒有醫(yī)活人參樹的方子,就答應去五莊觀勸說唐僧不要念孫悟空的緊箍咒。
再找了方丈山東華帝君和他的徒弟小童東方朔,道號曼倩。
東華帝君說:“我有一粒九轉(zhuǎn)太乙還丹,但能治世間生靈,卻不能醫(yī)樹。樹乃水土之靈,天滋地潤。若是凡間的果木,醫(yī)治還可;這萬壽山乃先天福地,五莊觀乃賀洲洞天,人參果又是天開地辟之靈根,如何可治?無方,無方!
孫悟空再去找了瀛洲島瀛洲九老,瀛洲九老也沒有醫(yī)治人參果樹的方子。
無奈孫悟空最后才去找觀音菩薩,那么問題來了:
孫悟空或許不知道觀音能醫(yī)活人參果樹。但是鎮(zhèn)元子讓孫悟空賠人參樹,孫悟空怎么說也能找觀音商量一下這個事該怎么處理吧?
畢竟取經(jīng)是觀音一手促成,并且是觀音開導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的啊。
可是孫悟空沒有,孫悟空去找了十洲三島仙翁。這又是為什么呢?
咱們看看孫悟空和觀音的對話是怎么樣的:
孫悟空說:“我已允了鎮(zhèn)元子與他醫(yī)樹。想方從海上來,卻才自海上求方,遍游三島,眾神仙都沒有本事。弟子因此志心朝禮,特拜告菩薩,伏望慈憫,俯賜一方,以救唐僧早早西去?!?/p>
菩薩道:“你怎么不早來見我,卻往島上去尋找?”
行者聞得此言,心中暗喜道:“造化了,造化了!菩薩一定有方也!”
菩薩道:“我這凈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樹靈苗?!?/p>
然后觀音菩薩就和孫悟空去了五莊觀醫(yī)活了人參樹。
咱們來說說孫悟空為啥先不去找觀音菩薩。
第一、咱們把西游世界對照進東亞地圖。
五壯觀在昆侖山之南,十洲三島在今天的日本,而觀音的道場大概在新加坡,去十洲三島好像比觀音那里近,而且可以從十洲三島直接從海上去見觀音。
第二、鎮(zhèn)元子是地仙之祖,而十洲三島仙翁是鎮(zhèn)元子曾經(jīng)的同事,也是五方五老之一。
而觀音和如來也分別在五方五老里面排第一和第二。
孫悟空先去找三島仙翁,看著是合情合理,實際上是阿Q精神在心里拆了觀音一回臺。
可是要知道,是觀音讓自己被緊箍咒套上失去了自由,是觀音一次次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
所以孫悟空想借這件事情在心里報復一下觀音,也讓觀音好沒理由找自己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