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27P)小腸與水氣,后溪穴,養(yǎng)老穴,3個經(jīng)外奇穴
孩子小腸弱,下針俞穴比較不痛,下針榮穴比較痛,因為越靠近四肢末梢的越痛,神經(jīng)更多,這是人體正常生理結構,神經(jīng)多觸感好,四肢末梢穴道很敏感。
?
小腸在肚臍少腹位置,屬陽火,來自陰火的心臟,心臟產(chǎn)生的熱能進入小腸,由心臟下方的動脈血管進入小腸,進入的除了血還有熱,黃帝內(nèi)經(jīng)曰心臟移熱于小腸,心臟和小腸是表里。
?
小腸與水氣:小腸消化了食物后,剩余水和殘渣,殘渣進入大腸,水是回流到肺臟,就是口中唾液的來源,當我們肺里有許多津液時,肺和心,心主汗,心臟功能很正常時會流汗,身體一遇熱,毛孔就打開,汗水就蒸發(fā)掉,水分變少,小便就會變少,小便來源有兩個,一個是腎臟輸尿管來源,中醫(yī)認為三焦者水道出,這個三焦就是臟腑之間的油網(wǎng),三焦和膀胱也是連在一起的,當膀胱與小腸貼在一起時,尿液積累在膀胱里時,因為小腸很熱,這個水緊貼著火,水就被氣化了,氣化以后好的水就會讓膀胱膨脹起來,這時一流汗,膀胱會有小孔打開,干凈的氣化水就會從小孔出來,從小孔中氣化的水會回到肝臟,幫助肝臟清理肝臟,所以中醫(yī)叫做水生木。
如果這個小腸水冷掉了,這個膀胱水氣化就無法進入三焦系統(tǒng)了,黃帝內(nèi)經(jīng)會講的更詳細。
所以當你的肺臟收到外面的熱力壓力以后,心臟主火受熱,外面兩個火在相爭,這個時候肺里面的汗水就會排掉。肺里面的津液,如果說沒有隨汗水流失,肺里面的津液會慢慢累積,累積之后流入到腎臟,再從腎臟排到膀胱去,所以金生水,先生到陰水進入腎臟,腎臟再到膀胱,水到膀胱以后再經(jīng)過第二次的氣化,好的水分再回流到肝臟,濁水再排到體外去。
過去一直有過爭吵,說膀胱有上口,沒有下口,實際上膀胱有上口,只是上口看不到,所謂看不到就是三焦進入膀胱的地方,必須要活著的人體受熱于小腸時才可以看見,比如平時看得到的毛孔沒有流汗,但一運動就開始流汗了,所以汗水是可以滲透出來的,但是需要遇熱,尸體是看不到上口的。
?
?
?
?
小腸經(jīng)一共19個穴道:
少澤穴:小拇指甲靠外側角,井穴屬金,用來放血用
前谷穴:手指握拳,小拇指第三節(jié)橫紋位置,下針時壓一下肌肉再下,不要貼骨邊下針,下針技巧好的話不會痛,剛好在骨和肉之間
榮穴屬水,女性奶水不夠下針前谷穴,注意穴位帶溝、谷、山、陵的,下針多引導,也可以用于實癥,下午1點-3點精神不好,可以下針前谷穴,但是前谷穴下針比較痛,所以可以下針俞穴后溪穴。四肢末梢的穴道用的很多,而且效果很好很安全
?
后溪穴:手指握拳,小拇指第四節(jié)橫紋位置,俞穴屬木,因為小腸經(jīng)屬火,木生火,所以后溪穴是小腸經(jīng)母穴,主督脈,督脈是后溪穴管,任脈是列缺穴管,奇經(jīng)八脈介紹時會講每一個經(jīng)脈都有一個穴道管它。
因為是母穴所以當有病人說自己整個脊椎骨都痛,百會痛,下后溪穴,小腸經(jīng)酸痛,也下后溪穴。所以一個穴道可以治療很多癥狀,小腸經(jīng)走過肩膀,所以肩膀痛也下后溪穴。督脈沒有虛實,而小腸經(jīng)有虛實,注意患者病痛時間,超過一周為虛癥,在母穴后溪做補。
?
腕骨穴:小天星股和小拇指指掌骨交界的中間位置是腕骨穴,原穴(陽經(jīng)有原穴,陰經(jīng)沒有原穴)治療無所謂虛實寒熱之分,心主汗,心臟有問題的人出汗不正常,因為心臟沒有力量把汗發(fā)到表面上來,就完全沒有汗,給病人治療時,扎過一次針或者吃過藥后,病人會說我好久沒有出過汗了,流了一身汗好舒服,代表心臟功能恢復,所以病人的癥狀在進度還是退步,從主管的癥狀可以看出來。
?
陽谷穴:手腕握拳,手冊面大筋和骨之間下針,淺下1寸針即可,經(jīng)穴屬火,本穴,本穴治療法則以后講
?
養(yǎng)老穴:手朝上立起來才有養(yǎng)老穴,平放沒有養(yǎng)老穴,老年人視物不明、白內(nèi)障、近視眼等眼睛不好問題用這個穴,郄穴,養(yǎng)老穴透間使穴可以治療手肘不能擰毛巾問題,下養(yǎng)老穴有酸痛感引到氣后,透到心包經(jīng)的間使穴上,左右捻動平補平瀉,然后不留針直接拔出,不能擰毛巾問題就好了。這里倪師舉了一個過去醫(yī)療的例子,患者左右手肘都痛,右手已經(jīng)采用西醫(yī)手術,還在恢復中,于是中醫(yī)治療左手,連同右手消炎幾分鐘解決,只花了50美金,手術8000美金。
?
3個經(jīng)外奇穴:下針無所謂虛實
腸關穴:手腕骨上3寸,腹瀉,拉肚子止不住,可以按壓這個穴位減緩拉肚子,可以下針治療腹瀉、腸痙攣等腸問題。
肝關穴:腸關穴上3寸,可以下針治療肝病
心關穴:肝關穴上3寸,可以下針治療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