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詩教&詩仙白居易(節(jié)選洪老師講稿)
「文章合爲(wèi)時而著,歌詩合爲(wèi)事而作」 白居易
白居易有這樣的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文章何時而著?
得失合適,而做就是這個文章,它的時時興啊,其實(shí)會隨著時代有一些變遷,
那么歌詞啊,就一定會有某一個主題呀。才需要去做啊,
自然白居易主張也是洪老師的主張
寶島中學(xué)生練習(xí)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s4y1y7Gb/?pop_share=1
(2)四時讀書樂 寶島 中學(xué)生 演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X4y1b7ZX
【VLOG 深信合唱團(tuán)2018屆廣州展演全記錄】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x411o7ge/?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141041e06434ec0b78b63629532d2f76
(3)四時讀書樂 寶島小學(xué)生 練習(xí)
www.bilibili.com/video/BV1CP411B7uQ
洪老師講稿主題內(nèi)容節(jié)選:
關(guān)于白居易的文集中有幾個選錄的主題:
(策問類)八、風(fēng)行澆樸 由教不由時。九、今欲感人心於和平,致王化於樸厚,何思何念,得至於斯?
十七、興五福,銷六極。......
(其中一點(diǎn))念一知十,推己及人。
夫欲使王澤旁流,人心大感,則在陛下恕己及物而已。
夫恕已及物者無他,以心度心,以身觀身,推其所為,以及天下者也。故己欲安,則念人之重擾也;己欲壽,則念人之嘉生也;己欲逸,則念人之憚勞也;己欲富,則念人之惡貧也;己欲溫飽,則念人之凍餒也;己欲聲色,則念人之怨曠也。陛下念其重擾,則煩暴之吏退矣;念其嘉生,則苛虐之官黜矣;念其憚勞,則土木之役輕矣;念其惡貧,則服御之費(fèi)損矣;
念其凍餒,則布帛麥禾之稅輕矣;念其怨曠,則妓樂嬪嬙之?dāng)?shù)省矣。推而廣之,念一知十。蓋圣人之道也,始則恕已以及人,終則念人而及己。故恕之又恕之,則王澤不得不流矣,念之又念之,則人心不得不感矣。澤流心感,而天下不太平者,未之聞也。
以上總結(jié):
為政:,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補(bǔ)充: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yuǎn)離。”)
? ? ? ?問楊瓊 白居易
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聲。
欲說向君君不會,試將此語問楊瓊。
(古人唱歌的時候既唱出情感,如今的人只唱出聲音。
如果想向君表達(dá),君卻不理解,試著將這番話問問楊瓊。)